汉语查 成语 形容回家的成语

形容回家的成语


1解甲归田 [ jiě jiǎ guī tián ]

解释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出处 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2归心似箭 [ guī xīn sì jiàn ]

解释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3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4落叶归根 [ luò yè guī gēn ]

解释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出处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5叶落归根 [ yè luò huī gēn ]

解释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6归心如箭 [ guī xīn rú jiàn ]

解释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 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7乐而忘返 [ lè ér wàng fǎn ]

解释 返:回还。快乐得忘了回去。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 《晋书 符坚载记上》:“坚尝如邺,狩于西山,旬余,乐而忘返。”

8衣锦还乡 [ yī jǐn huán xiāng ]

解释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出处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9衣锦荣归 [ yī jǐn róng guī ]

解释 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友乡里炫耀。

出处 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如今衣锦荣归,见母亲走一遭去。”

10归去来兮 [ guī qù lái xī ]

解释 回去吧!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11临渊羡鱼 [ lín yuān xiàn yú ]

解释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2视死若归 [ shì sǐ ruò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13挂冠归去 [ guà guān guī qù ]

解释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出处 《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14告老还乡 [ gào lǎo huán xiāng ]

解释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15视死犹归 [ shì sǐ yóu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视死犹归,血刃之祸,于是将起。”

16入孝出悌 [ rù xiào chū tì ]

解释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出处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7乡书难寄 [ xiāng shū nán jì ]

解释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18入孝出弟 [ rù xiào chū dì ]

解释 见“入孝出悌”。

出处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19倦鸟知还 [ juàn niǎo zhī huán ]

解释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0无家可归 [ wú jiā kě guī ]

解释 归:返回。没有家可回。指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人。

出处 唐 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如无家可归者,量给田宅,使得存济。”

21看破红尘 [ kàn pò hóng chén ]

解释 红尘:佛家称人世间。看破人生事情;对一切持超脱态度。这是一种消极厌世态度。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22宾至如归 [ bīn zhì rú guī ]

解释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23望眼欲穿 [ wàng yǎn yù chuān ]

解释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欲:将要;穿:破。

出处 明 西湖居士《明月环 诘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24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25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6十万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释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27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解释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28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29喜气洋洋 [ xǐ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30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31回头是岸 [ huí tóu shì àn ]

解释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 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32满载而归 [ mǎn zài ér guī ]

解释 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

出处 宋 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33魂牵梦萦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解释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出处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34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5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36按捺不住 [ àn nà bù zhù ]

解释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37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38苦海无边 [ kǔ hǎi wú biān ]

解释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39杳如黄鹤 [ yǎo rú huáng hè ]

解释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出处 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0丹青妙手 [ dān qīng miào shǒu ]

解释 善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砂;后泛指绘画的颜色)。多指国画大师。

出处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41喜笑颜开 [ xǐ xiào yán kāi ]

解释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42迷而知返 [ mí ér zhī fǎn ]

解释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出处 《宋书 二凶传 元凶劭》:“所以淹霆缓电者,犹冀弟迷而知返耳。”

43片甲不回 [ piàn jiǎ bù huí ]

解释 一个士兵也没回来。形容全军覆没。

出处 《三国志平话》中卷:“张飞笑曰:‘吾用一计,使曹公片甲不回。’”

44打道回府 [ dǎ dào huí fǔ ]

解释 指回家。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45流连忘反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释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46本乡本土 [ běn xiāng běn tǔ ]

解释 土:乡土。本地或家乡。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47急不可待 [ jí bù kě dài ]

解释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48自寻短见 [ zì xún duǎn jiàn ]

解释 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49大事去矣 [ dà shì qù yǐ ]

解释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出处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50迷而知反 [ mí ér zhī fǎn ]

解释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51迷而不返 [ mí ér bù fǎn ]

解释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 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

52迷而不反 [ mí ér bù fǎn ]

解释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53迷途知反 [ mí tú zhī fǎn ]

解释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出处 《南史 陈伯之传》:“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54泥牛入海 [ ní niú rù hǎi ]

解释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55急不可耐 [ jí bù kě nài ]

解释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56泼水难收 [ pō shuǐ nán shōu ]

解释 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已装不卸,泼水难收怎奈何?”

57拂袖而归 [ fú xiù ér guī ]

解释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58废然而返 [ fèi rán ér fǎn ]

解释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原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指败兴而归。

出处 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59断线风筝 [ duàn xiàn fēng zhēng ]

解释 比喻一去不返的人或事物。

出处 清 骆绮兰《春闺》诗:“何处风筝吹断线,飘来落在杏花枝。”

60告老还家 [ gào lǎo huán jiā ]

解释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名唤王忠,曾做过宰辅,如今告老还家。”

61有国难投 [ yǒu guó nán tóu ]

解释 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

62百身莫赎 [ bǎi shēn mò shú ]

解释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出处 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63春风风人 [ chūn fēng fèng rén ]

解释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64望穿秋水 [ wàng chuān qiū shuǐ ]

解释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65有家难奔 [ yǒu jiā nán bēn ]

解释 由于种种原因,有家却不能回去。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

66冤家路狭 [ yuān jiā lù xiá ]

解释 见“冤家路窄”。

出处 《花城》1981年第1期:“啊!她不就是……天哪!这真是冤家路狭啊!”

67星行夜归 [ xīng xíng yè guī ]

解释 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

出处 《晋书·夏统传》:“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蚶蚏以资养。”

68无家可奔 [ wú jiā kě bēn ]

解释 见“无家可归”。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虽说腰间里都有几两盘缠,却一时无家可奔。”

69炼石补天 [ liàn shí bǔ tiān ]

解释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70百身何赎 [ bǎi shēn hé shú ]

解释 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

出处 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71白首空归 [ bái shǒu kōng guī ]

解释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献帝纪》:“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

72扶危持颠 [ fú wēi chí diān ]

解释 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出处 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

73十转九空 [ shí zhuǎn jiǔ kōng ]

解释 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74解甲投戈 [ jiě jiǎ tóu gē ]

解释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出处 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75近乡情怯 [ jìn xiāng qíng qiè ]

解释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出处 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76掷杖成龙 [ zhì zhàng chéng lóng ]

解释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出处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77一去不复返 [ yī qù bù fù fǎn ]

解释 复:重复。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8入宝山而空回 [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huí ]

解释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出处 《先拨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