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不聚集的成语

形容不聚集的成语


1三三两两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解释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2乱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释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3一盘散沙 [ yī pán sǎn shā ]

解释 一盘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出处 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

4七零八落 [ qī líng bā luò ]

解释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5四分五裂 [ sì fēn wǔ liè ]

解释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6寥寥无几 [ liáo liáo wú jǐ ]

解释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内篇》:“建安以后,五言日盛,晋宋齐间,七言歌行寥寥无几。”

7杂乱无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解释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8零零散散 [ líng líng sǎn sǎn ]

解释 分布得很稀,不多。

出处 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9漫山遍野 [ màn shān biàn yě ]

解释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10零零星星 [ líng líng xīng xīng ]

解释 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于大郊见杨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数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心中动了火,思想要谋他的。”

11五零二落 [ wǔ líng èr luò ]

解释 犹言七零八落。

出处 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12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3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14无计可施 [ wú jì kě shī ]

解释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 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15横七竖八 [ héng qī shù bā ]

解释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16横冲直撞 [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

解释 横的冲过去;直的撞过来。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撞或蛮不讲礼。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黑旋风李逵和鲍旭引着两个牌手,在城里横冲直撞,追杀南兵。”

17沧海一粟 [ cāng hǎi yī sù ]

解释 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8空前绝后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出处 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

19光彩夺目 [ guāng cǎi duó mù ]

解释 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20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21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22大庭广众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

解释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出处 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23屈指可数 [ qū zhǐ kě shǔ ]

解释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出处 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24支离破碎 [ zhī lí pò suì ]

解释 支离:分散。形容散乱不整;残缺不全。

出处 元 许谦《白云集》:“近代以文辞取士,而不考其实,惟务雕镌镂刻,破碎支离,波淫邪遁之辞,靡所不至。”

25星星点点 [ xīng xīng diǎn diǎn ]

解释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88回:“咱爷们要想就往大里想,星星点点算不了事情!”

26杯盘狼藉 [ bēi pán láng jí ]

解释 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27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解释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

出处 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28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解释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29万箭攒心 [ wàn jiàn cuán xīn ]

解释 像无数枝箭聚射心头。形容极度悲痛的心情。攒:聚集。

出处 唐 李沈《独异志》:“梁沈约,家藏书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

30不可多得 [ bù kě duō dé ]

解释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出处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31云兴霞蔚 [ yún xīng xiá wèi ]

解释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32云蒸霞蔚 [ yún zhēng xiá wèi ]

解释 蒸:升腾;蔚:聚集。像云霞涌聚。形容绚丽华美。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冯溥》:“且海内文人,云蒸霞蔚,鳞集京师,真千古盛事。”

33宾客如云 [ bīn kè rú yún ]

解释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34拔萃出群 [ bá cuì chū qún ]

解释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35有条有理 [ yǒu tiáo yǒu lǐ ]

解释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36绝无仅有 [ jué wú jǐn yǒu ]

解释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出处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37绿林好汉 [ lù lín hǎo hàn ]

解释 绿林:古代山名;在今湖北省大洪山一带。原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38臭味相投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解释 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

出处 宋 牟献《木兰花慢》:“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39苟且偷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解释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 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40荆棘丛生 [ jīng jí cóng shēng ]

解释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41趋炎附势 [ qū yán fù shì ]

解释 趋:趋向;迎合。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42七零八乱 [ qī líng bā luàn ]

解释 形容非常零乱不堪。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51章:“在金俊文被搬迁的七零八乱的家里,俊文和他的一家人都在哭鼻子。”

43九牛一毛 [ jiǔ niú yī máo ]

解释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44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释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出处 《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45四海一家 [ sì hǎi yī jiā ]

解释 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46集腋成裘 [ jí yè chéng qiú ]

解释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慎子 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47七颠八倒 [ qī diān bā dǎo ]

解释 形容十分凌乱。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1卷:“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48荟萃一堂 [ huì cuì yī táng ]

解释 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49万头攒动 [ wàn tóu cuán dòng ]

解释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时候虽早,那看榜的人,却也万头攒动。”

50不期而会 [ bù qī ér huì ]

解释 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

出处 《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51各奔东西 [ gè bēn dōng xī ]

解释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52寥若晨星 [ liáo ruò chén xīng ]

解释 寥:稀少或疏少;若:像。稀疏得像早晨的星星一样。形容非常稀少或罕见。

出处 唐 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53广庭大众 [ guǎng tíng dà zhòng ]

解释 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出处 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54悲喜交加 [ bēi xǐ jiāo jiā ]

解释 交加:聚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且说胡小记与艾虎认着表亲,悲喜交加。”

55欢聚一堂 [ huān jù yī táng ]

解释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56独来独往 [ dú lái dú wǎng ]

解释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出处 明 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57绿林大盗 [ lù lín dà dào ]

解释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58绿林豪客 [ lù lín háo kè ]

解释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出处 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59群蚁附膻 [ qún yǐ fù shān ]

解释 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60聚众滋事 [ jù zhòng zī shì ]

解释 聚集了一伙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动不动聚众滋事,挟制官长!”

61胜友如云 [ shèng yǒu rú yún ]

解释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62蔚然成风 [ wèi rán chéng fēng ]

解释 形容某件事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63鲍鱼之次 [ bào yú zhī cì ]

解释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出处 《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64七零八碎 [ qī líng bā suì ]

解释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65稀稀落落 [ xī xī luò luò ]

解释 稀疏冷落的样子。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6回:“一片白茫茫不辨人影,只有几个巡捕稀稀落落的在街上站着。”

66零七八碎 [ líng qī bā suì ]

解释 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今天买皮鞋,明天买白帽子,书钱花得不多,零七八碎差一点没叫我破产。”

67云合雾集 [ yún hé wù jí ]

解释 比喻聚集迅速。

出处 《史记·淮阴侯传》:“蒯通曰:‘……天下之士云合雾集。”《艺文类聚》卷八引南朝·宋·顾野王《虎丘山序》:“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

68云屯雨集 [ yún tún yǔ jí ]

解释 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

69众星拱月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

解释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出处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70呼群结党 [ hū qún jié dǎng ]

解释 谓招引同伙,聚集成帮。

出处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呼群结党,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知所事。”

71成团打块 [ chéng tuán dǎ kuài ]

解释 聚集成群。

出处 《水浒传》第四六回:“挨不过了,不免信步寻上来,只见一群老鸦成团打块在古墓上。”

72柳巷花街 [ liǔ xiàng huā jiē ]

解释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宋 黄庭坚《满庭芳 妓女》词:“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巷花街。”

73柳营花市 [ liǔ yíng huā shì ]

解释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元 汤式《小梁州 扬子江阻风》曲:“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74柳营花阵 [ liǔ yíng huā zhèn ]

解释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元 吴昌龄《端正好 美妓》套曲:“厮陪奉娇香腻粉,喜相逢柳营花阵。”

75柳街花巷 [ liǔ jiē huā xiòng ]

解释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同“柳巷花街”。

出处 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收藏,情随物赠,休掷在柳街花巷;更莫向人前夸示,卖弄轻狂。”

76柳衢花市 [ liǔ qú huā shì ]

解释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元 汤式《一枝花 劝妓女从良》套曲:“你毕罢了柳衢花市笙歌阵,我准备着凤枕鸳帏锦绣裀。”

77柳陌花丛 [ liǔ mò huā cóng ]

解释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宋 陆游《风流子》词:“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78柳陌花街 [ liǔ mò huā jiē ]

解释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元 朱庭玉《祆神急 闺思》套曲:“多应浪游年少客,千金将笑买,柳陌花街。”

79破碎支离 [ pò suì zhī lí ]

解释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出处 朱自清《比兴》:“一类可以说是毛、郑的影响,不过破碎支离,变本加厉。”

80花街柳市 [ huā jiē liǔ shì ]

解释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花街柳市,你恋着蜂蝶采。”

81花街柳陌 [ huā jiē liǔ mò ]

解释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 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那李秀才不离了花街柳陌,占场儿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

82花衢柳陌 [ huā qú liǔ mò ]

解释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 元 李邦祐《转调淘金令 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游冶。”

83花阶柳市 [ huā jiē liǔ shì ]

解释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 明 刘基《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遇恩录》:“你每小舍人年纪少,莫要花阶柳市去。”

84蚁聚蜂屯 [ yǐ jù fēng tún ]

解释 屯:聚集。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出处 清 吴伟业《雁门尚书行》:“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

85蜂屯乌合 [ fēng tún wū hé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絷缚。”

86蜂屯蚁杂 [ fēng tún yǐ zá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撞搪呼号以相和应;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87蜂屯蚁聚 [ fēng tún yǐ jù ]

解释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出处 《宋书 索虏传》:“首尾逼畏,蜂屯蚁聚,假息旦夕,岂复能超蹈长河,以当堂堂之阵哉。”

88蜂屯蚁附 [ fēng tún yǐ fù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宋 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札子》:“犬戎之众,蜂屯蚁附,渡壕临城,梯长如云,箭落如雨。”

89蜂拥蚁屯 [ fēng yōng yǐ tún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清 昭梿《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帆樯衔接,倏然蜂拥蚁屯者数千人。”

90蜂拥蚁聚 [ fēng yōng yǐ jù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罗振常《史可法别传》:“城下死者山积,攻者反藉叠尸以登,蜂拥蚁聚,城遂陷。”

91蜂攒蚁聚 [ fēng cuán yǐ jù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那跟随楚王人众,何止千人,一个个俱脱衣露甲,手执暗器,如蜂攒蚁聚,飞奔上坛。”

92蜂攒蚁集 [ fēng cuán yǐ jí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八卷:“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

93蝇攒蚁聚 [ yíng cuán yǐ jù ]

解释 比喻人众多杂沓,聚集一处。同“蝇飞蚁聚”。

出处 《天雨花》第十五回:“今据尔等言明白,不过为此些些小事情,本来都是良百姓,只为着心坚奉佛神,要杀教主一个人,是以蝇攒蚁聚这般行。”

94蝇营蚁聚 [ yíng yíng yǐ jù ]

解释 像苍蝇样往来飞逐,像蚂蚁般纷纷聚集。比喻不顾谦耻,趋炎附势,到处钻营。

出处 明 梅鼎祚《玉合记 卜居》:“朝列,蝇营蚁聚还竞扰,这余膻怎污颊,算自有峰头玉版,鼎中金屑。”

95蝇飞蚁聚 [ yíng fēi yǐ jù ]

解释 比喻人众多杂沓,聚集一处。

出处 《隋书 高祖纪上》:“申部残贼,充斥一隅,蝇飞蚁聚,攻州略地。”

96雾集云合 [ wù jí yún hé ]

解释 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出处 《晋书·舆服志序》:“张曜日之灵旄,骈罗列布,雾集云合者也。”

97云屯雾集 [ yún tún wù jí ]

解释 像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

98众星攒月 [ zhòng xīng cuán yuè ]

解释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出处 《五灯会元 清凉益禅师法嗣 黄山良匡禅师》:“问:‘众星攒月时如何?’师曰:‘唤甚么作月?’”

99众毛攒裘 [ zhòng máo cuán qiú ]

解释 攒:聚;裘:皮衣。聚集许多小块皮毛,能够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常言道:‘众毛攒裘。’”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