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草书
cǎoshū

草书


拼音 cǎo shū

词性 名词
繁体 草書
简拼 CS
五笔 AJNN


词语解释

草书[ cǎo shū ]

1.汉字六体中继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特点是笔画相连,书写时速度快

grass characters; calligraphy executed with strokes flowing together; 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cursive hand;


引证解释

1.汉字字体名。草书之称,为隶书通行后的草写体,取其书写便捷,故又名草隶。 汉章帝 好之, 汉 魏 间的章草,殆由此得名。后渐脱隶书笔意,用笔日趋圆转,笔划连属,并多省简,遂成今草。 晋 王羲之、献之 父子又创诸字上下相连的草体,至 唐 张旭、怀素,宋 米芾 等又发展为笔势恣纵、字字牵连、笔笔相通的狂草


国语辞典

1.书体名。为书写方便、快速而产生的字体,大约起于汉代。初创时称为“章草”。将隶书草率写成,简省点画,保存波势。其字个个分离不相连绵。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而笔势连缀,上下两字时时相连,形成“今草”,即后世通行的“草书”


网络解释

1.草书

草书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英语翻译 grass script; cursive script (Chinese calligraphic styl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草书造句

草书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