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士女
shì

士女


拼音 shì nǚ

简拼 SN


词语解释

士女[ shì nǚ ]

1.古代指已成年而未婚的男女,后泛指成年男女

young men and women;

2.同“仕女”

beauty;


引证解释

1.青年男女。有时指未婚的青年男女

《楚辞·招魂》:“吴歈蔡謳,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王逸 注:“言醉饱酣乐,合尊促席,男女杂坐,比肩齐膝,恣意调戏,乱而不分别也。”

《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

李善 注:“《越絶书》曰:‘范蠡其始居楚,之越,越王与言尽日。大夫石贾进曰:衒女不贞,衒士不信。’”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廡綺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其曲……有曰‘葱岭西’者,士女踏歌为队,其词大率言葱岭之士,乐河湟故也,归国而復为唐民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我扶轮屏息,偶然侧首看见阑旁士女,容色暇豫,言笑宴宴,始恍然知自己一身责任之重大。”

2.泛指人民、百姓

《后汉书·王畅传》:“郡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於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

唐 许尧佐 《柳氏传》:“天寳末,盗覆二京,士女奔骇。”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閭阎安堵,若忘锋鏑之惊;士女归心,共效壶浆之献。”

3.仕女。旧称贵族妇女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之二:“清明节近千山緑,轻盈士女腰如束。”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上元》:“然五夜笙歌,六街轿马,香车锦轡,争看士女游春;玉珮金貂,不禁王孙换酒。”

杨朔 《木棉花》:“轻细的縠纱已经披上士女高贵的躯体,而苦力们赤着脊梁……这使过路的士女们蹙紧眉,急急用洒满法兰西香水的手绢捂着她们的鼻子,要不然,她们准会晕过去!”

4.指以美女为题材的国画

宋 苏轼 《题<张子野诗集>后》:“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歟!”


国语辞典

1.泛指男女

《诗经·小雅·甫田》:“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2.以古代贵族妇女或美女为题材的国画。宋·苏轼〈题张子野诗集后〉:“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也作“仕女”


网络解释

1.士女

士女,汉语词汇。

拼音:shì nǚ/rǔ

旧指男女或未婚男女;泛指人民、百姓。

见《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士女造句

士女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