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六通
liùtōng

六通


拼音 liù tōng

简拼 LT


词语解释

六通[ liù tōng ]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3.谓通解六试题


引证解释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参见“六通四辟”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参阅《俱舍论·分别智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明 谢谠 《四喜记·诗礼趋庭》:“飞锡起金池,潦倒沙弥,六通五藴见□迷。”

3.谓通解六试题

《宋史·仁宗纪四》:“﹝至和二年九月﹞戊辰,詔:试医官须引《医经》《本草》以对,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

《宋史·选举志一》:“凡《三礼》、《三传》、《通礼》每十道义分经註六道,疏义四道,以六通为合格。”


网络解释

1.六通

六通:中国传统玩具

六通:佛教名词

六通:古代科举用语

六通:气功术语

2.六通 (佛教名词)

六通、佛教名词。亦作神通、六神通、指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灵力。具体指“天眼通”、“天耳通” 、“他心通” 、“宿命通”、“神境通” 、“漏尽通”,为六通。前五通谓之见在神通,可得也可失。只有得了第六通才称无漏神通,方可永在。《永嘉证道歌》:“八解六通心地印,” 即此六通

晋·许询《赠沙门竺法頵》:“丹崖栖奇逸,碧室禅六通。”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六通造句

六通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