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天人合一
tiānrén

天人合一



词语解释

天人合一[ tiān rén hé yī ]

1.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


引证解释

1.中国 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 战国 时 子思、孟子 首先明确提出这种理论, 汉 儒 董仲舒 继承此说,发展为“天人感应”论。参阅《礼记·中庸》、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国语辞典

1.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念。宋代理学家认为“仁”是所有德行的总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应汲于求仁,尽己之心性,存天理,去人欲,由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与天地合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网络解释

1.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英语翻译 oneness of heaven and humanity, the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天人合一造句

天人合一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