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弦诵
xiánsòng

弦诵


拼音 xián sòng

繁体 弦誦
简拼 XS


词语解释

弦诵[ xián sòng ]

1.弦歌和诵读,指学校教学

弦诵不辍。

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and chant;


引证解释

1.弦歌诵读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

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

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弦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

后亦以称诗礼教化或学校教育。 《晋书·儒林传序》:“虽尊儒劝学,亟降於纶言;东序西胶,未闻於弦诵。”

宋 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常叨孟母邻。”

明 顾绛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清 恽敬 《重建东湖书院记》:“于是深衣博带之士揖让弦诵于其中,而书院復兴。”

2.泛指吟哦诵读。参见“弦诵”

章炳麟 《文学说例》:“至韵文则復有特别者,盖其弦诵相授,素由耳治,久则音节谐熟,触激唇舌,不假思虑,而天纵其声。”

絃誦:古代授《诗》、学《诗》,配弦乐而歌者为弦歌,无乐而朗读者为诵,合称“絃诵”。后即用以泛指授业、诵读之事。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

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

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

《旧唐书·音乐志一》:“三五之代,世有厥官,故虞廷振干羽之容,周人立絃诵之教。”

宋 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陶家客,絃诵尝叨孟母邻。”

清 戴名世 《芥舟翁寿序》:“当戴氏之盛也,农服畎亩,士勤絃诵,恂恂礼让,而家皆饶裕。”

姚锡钧 《即事效湘绮楼体》:“絃诵喧中寂,河山刼后悲。”


国语辞典

1.语本指乐歌声与读书声,泛指学校的教学活动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

《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序》:“虽尊儒劝学亟降于纶言,东序西胶未闻于弦诵。”

宋·苏轼〈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网络解释

1.弦诵

弦诵,汉语词汇。

拼音:xián sòng

指弦歌和诵读,泛指授业、诵读之事。


英语翻译 Chord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弦诵造句

弦诵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