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拓本
běn

拓本


拼音 tà běn

简拼 TB


词语解释

拓本[ tà běn ]

1.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拓片装订成的本子)

book of rubbings;


引证解释

1.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传世拓本以 敦煌 石室所出之 唐 初拓《温泉铭》及《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为最早。都有影印本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上·临江戏鱼堂帖》:“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堂上,除去卷尾篆题,而增释文。故家所藏往年拓本,犹有典刑,近所拓者,字多刓缺,亦有补换新刻者矣。”

清 龚自珍 《跋<张司直从申元靖先生碑>》:“今日石亡,更为拓本增价矣。”

马南邨 《燕山夜话·米氏三园》:“好几位同志看了《宛平大小米》以后,颇感兴趣。有的很热心查访米氏故居和各种遗迹,有的还寄来了有关的文物拓本。”

2.指打拓文字或图形

宋 王安石 《和董伯懿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君曾西迁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宋 楼钥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国语辞典

1.指从石碑上拓印下来的纸本。拓印时先将纸张浸湿,敷在碑刻或金石文物上,用毛刷刷平,此时凹刻的字迹、图案处便会凹下去。等纸晾干后,再以毛包拍打碑面上墨,平坦的地方乌黑一片,有字迹的地方则是空白。墨干后将纸揭起,整平,即完成摹印的工作。如曹全碑拓本、玄秘塔碑拓本


网络解释

1.拓本 (术语)

拓本,凡摹拓金石、碑碣、印章之本,皆称为“拓本”,即用纸紧覆在碑碣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按用墨分,可分为墨拓本、朱拓本。按拓法分,可分 乌金拓、蝉翼拓。拓本实物最早见于唐代。拓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特点。唐拓存世稀少,仅有碑拓几篇。宋拓,拓工十分讲究,纸墨都十分精良。元拓,虽有拓本,但拓得不好,没有什么特色。明拓也比较讲究,一般均按宋拓的具体要求来捶拓。清沿袭明代的拓法,没有什么新的方法。


英语翻译 rubbing of inscription

法语翻译 estampage (empreinte sur papier d'une inscription lapidaire)​

德语翻译 (gebundene)​ Sammlung mit Steinabriebe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拓本造句

拓本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