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中朝
zhōngcháo

中朝


拼音 zhōng cháo

简拼 ZC


词语解释

中朝[ zhōng cháo ]

1.临朝之时

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朝廷;朝中

4.指朝廷官员

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南北朝时,亦称南朝为“中朝”

6.指中原

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


引证解释

1.临朝之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

2.汉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汉书·刘辅传》:“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将军辛庆忌,右将军……俱上书。”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3.朝廷;朝中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

唐 刘长卿 《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诗:“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

《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南交,自立为王,向中朝请封号。”

4.指朝廷官员

清 张际亮 《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唐宋中朝厌过岭,今代軺车喜驰骋。”

5.偏安 江 左的 东晋、南宋 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 西晋、北宋 为“中朝”。 南北朝 时,亦称 南朝 为“中朝”

《晋书·王隐传》:“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於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长秋寺》:“﹝寺﹞亦在延年里,即是晋中朝时金市处。”

宋 陆游 《观渡江诸人诗》:“中朝文有汉唐风,南渡诗人尚数公。”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引 张孝纯 挽 张叔夜 诗:“畴昔中朝士,簪绅仰令名。”

《北齐书·王琳传》:“梁故建寧公琳,洛滨餘胄,沂川旧族,立功代邸,効绩中朝。”

6.指中原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邕﹞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时亦指 中国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诗:“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契丹主曰:‘中朝党进者真驍将也。如进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进本虏族,中国无之。”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我中朝素严海禁,闭关自守,不勤远略。”


国语辞典

1.朝中

《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

《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今中朝半为党人,虽后来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

2.中原地区

《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传中·李邕传》:“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

《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国世家·南汉世家》:“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3.泛指中国

《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以其岁贡中朝,不敢发兵报怨。”

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使契丹虏主曰:『中朝党进者,真骁将也,如进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进本虏族,中国无之。』”


网络解释

1.中朝

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相对与“外朝”而言,“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


英语翻译 Sino-Korean, China and North Korea

法语翻译 sino-coréen, la Chine et la Corée du Nord

德语翻译 Sinokoreanisch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中朝造句

中朝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