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拥兵的意思 拥兵造句

拥兵造句


10字左右

  • 1、各省督军拥兵自重,踞地称雄。
  • 2、拥兵自重,不听调遣。
  • 3、却拥兵自重,跋扈一方。
  • 4、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
  • 5、等河南之地拥兵自固,谋生异图。
  • 6、党自己拥兵自重,依然留守宝鸡。
  • 7、亡何,马士英拥兵至。
  • 8、拥兵驱千余僧,招魂而去。
  • 9、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
  • 10、拥兵权,可救上者,只此一人。

20字左右

  • 1、军阀拥兵自重,各自为政,结果当然造成国家动荡不安。
  • 2、他们的上策是拥兵观望,下策是实打硬拼。
  • 3、壬戌,姚古坐拥兵逗遛,贬为节度副使、安置广州。
  • 4、这支武装力量后来与名门豪族里外勾结、拥兵自重。
  • 5、小窃虽多,未足为虑,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 6、封王的弟弟福王借兵,可惜福王拥兵自重。
  • 7、罗星汉等人凭自卫队武装拥兵自重,自立门户。
  • 8、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 9、何况拥兵自固,观望不出,恣纵羌贼,破一县,擒二将。
  • 10、由于位高权重,极易拥兵自重,危及王权。

30字左右

  • 1、袁术虽然拥兵自重,但在雄才大略的曹操看来,他不过是预搔待痒而已。
  • 2、吾主万岁,黄巢拥兵号称六十万,锋不可当,潼关只有饥卒万人,据守潼关下。
  •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裂,天下大乱,各路势力拥兵自重,画地为牢。
  • 4、文臣敛手无为,武将却拥兵自重,桀骜恣睢,一旦有警,辄逡巡退缩,即严旨屡颁,裒如充耳。
  • 5、嗣后拥兵自固,毫无进取,因此江北大营,远不及江南大营的威望。
  • 6、太祖死后,拥兵立次子耶律德光即位,并以“殉葬”礼仪迫胁太子耶律倍左右近臣从葬。
  • 7、今曹操拥兵二十余万,谋臣武将数十员,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
  • 8、国政混乱,权臣当道,郡臣多卖官鬻狱,贿赂公行,各地豪杰乘机拥兵割据,自相火拼。
  • 9、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
  • 10、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便一分为二,以雄镇关为分界线,分为福建和广东。

40字左右

  • 1、夏国拥兵自固,占据夏、银、甘、凉十数州,地接黄河、玉门,控大漠、萧关,与宋朝、契丹呈鼎足之势。
  • 2、再者,曹操继承权的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由于曹操新败,其手下拥兵一方者或许会自立门户。
  • 3、这些外放的带兵将领,势力大的都在拥兵自重,随时准备等他们两虎相斗,各自损伤之后,再取而代之。
  • 4、哈哈,文和尚欲欺我乎?黄巾之祸,实已断我大汉根基,各地士族、州牧、郡守皆拥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势。
  • 5、南郡人秦丰据黎丘,自称楚黎王,略十有二县;董讠斤起堵乡;许邯起杏;又,更始诸将各拥兵据南阳诸城。
  • 6、始皇帝拥兵百万,一统天下,沙场征战,战无不胜,而后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或许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他的幸福。
  • 7、秦桧在高宗皇帝默认的情况下,加紧了对岳飞的迫害,他先奏表说岳飞居功自傲,拥兵自重,有渎职之罪。
  • 8、公元8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但由于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绿林军起义,隗嚣、公孙述等拥兵自立。
  • 9、于成龙在治理罗城县时,发现豪强大户人家拥兵自卫,存在滥用私刑、藐视国法的现象,欲进行整治。
  • 10、秉常的皇族亲党、左右亲信和各地部族首领纷纷拥兵固守所属城池堡寨,与梁氏母党势力对抗。

50字左右

  • 1、另一方的长安,太尉杨彪、大司农朱俊暗奏献帝曰:今曹操拥兵二十余万,谋臣武将数十员,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
  • 2、如今各地起义军将领纷纷拥兵自重,表面上依旧奉张家三兄弟为首,实际上却各行其是,已经令张角心生警惕之心。
  • 3、末叶后来,功德无纪,时逢屯否,拥兵窃命,托云辅政,择立余孽,顽嚣支庶,先被推崇,睿哲英宗,密加夷戮,专权任己,逼令让位。
  • 4、陈友谅是元末的一位枭雄。手下拥兵几十万,但在几场战役中接连失利,最后鄱阳湖上的冲天火光烧光了他的一切。
  • 5、幻想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厮杀械斗,才子佳人,王者拥兵天下。因为它将每个人的不同面发挥到极至,使人从中得到慰借。
  • 6、如今骊弈暴虐,民间怨声载道,各处藩王更是拥兵自重,天下不久就会大乱,你我更是朝廷的眼中之钉,若不能用必然杀之。

60字左右

  • 1、目今赵祯小儿刚刚亲政,正想办出几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来,象珏儿这样拥兵自重,目无朝廷,又与襄阳、西山等地匪盗明来暗往,其用意自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2、这就对了,历史上的沈法兴任吴兴郡守,宇文化及弑杀了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之后便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
  • 3、原来烈士里边什么样的人都有,有拥兵自重、雄霸一方的大将军,有富甲一方的富二代,有满腹经纶、知识渊博的,有血气方刚、才华横溢的青年,也有工人和战士。
  • 4、比如东汉末年独霸一方的袁绍,拥兵百万,谋士成群,虽然在官渡之战中战败,但实力尚在。可是他却从此心灰意冷,斗志丧失,最终一蹶不振,成为历史的笑柄。
  • 5、婉约诗人李清照,慨叹项羽英年早逝,空降大好河山赐予奸贼刘邦,可物事人非,又能怪谁,怪只怪那项羽拥兵自重,尚未知天下,便莽然出山,枉送性命。
  • 6、西楚霸王项羽,显赫一时,拥兵四十万,关内关外无人不知,正值连战连捷,汉军势单力薄,大设鸿门宴,对酒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而沛公竟可平安归去。
  • 7、民国初成,将骄兵肆,人人自诩有功,拥兵自固,省城及附郭滋扰,日有所闻,官长禁止,兵辄曰:中华民国之湖南,吾兵等所造成也,官长何功焉?”。
  • 8、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拥兵四十万,占肥沃之地,得贤才之助,自封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大有一统天下之势,然而他最终失良臣,丧沃土,落得个乌江自刎。

70字左右

  • 1、一介布衣,自白手起家,靠一本基督小册子,硬是坐拥了大半个中国达十四年之久。从广西老家起兵时的两万人到现在的拥兵数百万,就这样在中外联合势力的绞杀下失败了。
  • 2、这个人便是刘备,当时袁绍拥兵二十万,直渡黄河,紧逼官渡,妄想一举消灭曹操,但刘备眼中的袁绍是一个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误战机的败将之才,而曹操雄才大略,多谋善断。
  • 3、倒是张浚和秦桧私下提醒高宗,若把淮西兵马归其节制,则岳飞手握南宋十五万精兵,倘若一旦有变,他军无一能制,慎应防其拥兵自重,尾大难掉,高宗顿悟,合兵事罢。

80字左右

  • 1、放眼中华上下文化五千年,历代历朝均以文化作为其立朝之根基,文化的真实,即充实的文化,促进了社会进步,从秦始皇自始,他开疆扩土,拥兵百万,但当基业已定时,最先考虑的就是国的文化。

90字左右

  • 1、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烽火戏诸侯;从齐桓公称霸,到荆轲刺秦王;从秦王统一全国,到黄巾起义;从袁绍拥兵自重,到梁武帝出家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华名族的艰苦奋斗,让我们为这一些历史感到骄傲。

100字左右

  • 1、怀着侥幸心理踏入伏击圈成功绞杀掉不少民点后却入了民兵圈套大败,在民村设立小型伏击点以此镇压但聪明能干的民兵们却暗自挖地道埋地雷一场轰轰烈烈的地道战及扫雷战就此拉开序幕但虽拥兵自重但毕竟进入敌人领地结果惨败只能慌忙逃回。
  • 2、我怔怔望着天空,问它:若银河中的星斗对应着地面的万千生灵,那这明月又是谁的代表呢?是谁能拥有如此魄力,光掩万星,独据中天呢?是那些叱咤江山、风流一世的君王吗?是那些拥兵千万、功高盖世的将相吗?是那些文领风骚、才冠古今的文豪吗?是……

词语解释

拥兵[ yōng bīng ]

1.掌握、聚集军队

拥兵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