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宋濂的意思 宋濂造句

宋濂造句


10字左右

  • 1、宋濂散文阳刚风格论
  • 2、及长,承学于宋濂,深受器重。
  • 3、宋濂是明初政治家、文学家。
  • 4、宋濂勤奋好学,着作甚丰。

20字左右

  • 1、宋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书龙盘凤舞,尊为“草圣”。
  • 2、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是成虹霓。宋濂
  • 3、九天之属,其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宋濂
  • 4、祠内另有宋濂手植树龄六百四十八年的龙柏九株。
  • 5、宋濂冒雪求学,寒窗苦读数十年,终于辅佐朱元璋开创新王朝。
  • 6、宋濂小时候便酷爱读书,但由于家贫便向人家借。
  • 7、我在书中看到:宋濂爱读书,因为没钱买,只好去借。
  • 8、明初有一位着名的文学家宋濂,从小家境贫寒,求学极艰。
  • 9、宋濂贫穷的家境致使他连一本完好的书都买不起。
  • 10、我们夜要像宋濂一样那样热爱读书,才不会成为庸俗的人。

30字左右

  • 1、宋濂幼时嗜学,好读书,家贫没有阻止他读书的脚步,总借书阅读。
  • 2、宋濂是我国明朝初年的着名文学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 3、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不慎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
  • 4、宋濂终成一位大儒,蔺相如留下将相和之佳话,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 5、好比宋濂,家中贫困,借书抄录,赴远求师,虽历尽艰辛,但勇于奋斗,终成天才。
  • 6、若宋濂屈服于家庭的贫寒,放弃读书,那恐怕名垂青史的又要少一人了。
  • 7、在宋濂的这篇赠序中就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艰辛的求学历程。
  • 8、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
  • 9、辗转六百多年,当今的社会条件与大学士宋濂那时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10、和善,很想让我们向他多问问题。面宋濂的老师态度太差,动不动就骂人,宋濂

40字左右

  • 1、从八月开始,杨名由遂宁先至,杨慎由新都继至,王元正由茂州后至,设馆于成都东面静居寺宋濂方孝孺祠。
  • 2、众人看完卦辞,或喜上眉梢,或茫然若失,这时候宋智孝对宋濂说道:“父亲,可否为世子和李内监课一卦。
  • 3、众人看完卦辞,或喜上眉梢,或茫然若失,这时候宋智孝对宋濂说道:父亲,可否为世子和李内监课一卦。
  • 4、宋濂幼时十分贫困,虽然买不起书看,但是去因为那颗赤忱爱着学习的心借书抄写来看。
  • 5、宋濂,明初文学家,被朱元璋称作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其当今文章第一,而他的这些成就更脱离不了他的努力。
  • 6、宋濂求学时,正是数九时节,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宋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到求学处时四肢僵劲不能动。
  • 7、如果没有宋濂少时借书抄书,向先达请教,隆冬徒步前往学舍,哪有后来的文学大儒宋濂
  • 8、一阵阵讲经声传入耳中,太子朱标坐在椅子上,细心听着老师宋濂为他讲解,他时不时点点头,为老师称赞。
  • 9、大冬天的,砚都结冰了,他的手指都不可以屈伸,但是宋濂都不敢怠慢,抄完就还回去,没有超过一点时间。
  • 10、明代文学家宋濂幼年时喜爱读书,经常向别人家借书,用手抄写,最后一路小跑讲书按约定的时间送还。

50字左右

  • 1、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警枕励志、范仲淹断齑画粥、宋濂冒雪访师的事迹千古传诵。
  • 2、想想孔子的韦编三绝,宋濂的寒日抄书,刘秀的手不释卷,李密的牛角挂书,好像是读书人编出来的故事一样,陌生而又遥远。
  • 3、很多人会去比较宋濂和我们之间的差别,他们说我们处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理应像宋濂、马君则一样有不错的成绩,有一肚子学问。
  • 4、我想,宋濂肯定是做到了这一点,做人不应该给自己留太多遗憾,也许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只要努力去做就好。
  • 5、就这样,宋濂获得了知识,可是,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他当时的环境那么艰苦,那么凄凉,为了求知,不顾一切,勇往直前,渴望求知。
  • 6、像他这样持之以恒,不变初心的学习很难做到吧,一腔热血只为学。宋濂向我们证明,除了自己本身,其他一切不努力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 7、宋濂,年少时家贫,却热爱读书,因此变向有书人家借书,一借到书便亲手抄录,寒冬酷暑,从没有困难能阻挡他学习的脚步。
  • 8、无需关注宋濂的家境贫寒,只领会他这种勤奋刻苦,诚实守信,尊敬师长,谦逊好问的精神,就够我们内心唏嘘并敬仰好久了。
  • 9、宋濂,明朝着名诗文家、政治家,官至宰相。年幼时家境贫寒,但勤勉苦学,终成一代文豪。是勤奋、是信念、是执着成就了他。
  • 10、我国明代宋濂,小时候爱读书,但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也都讲好朞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

60字左右

  • 1、李幼卿之后,唐、宋文人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等,相继出守滁州,修筑城池楼馆,开发山川名胜;王安石、曾巩、宋濂、文征明、王世贞等,也在琅琊山留下了名篇佳句。
  • 2、相比在那些太学中有着先生教书,有着浩瀚书海,在与宋濂有着截然相反的学习生活条件中,学子却不能用心以学,常有这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心理。
  • 3、临近文末,作者用一组饱含激情的排比,通过宋濂、褚时健、乔布斯的事例进一步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最后向读者发出号召:用行动去拥抱美好的未来吧!
  • 4、如史铁生,虽断脚却以文章闻名于世;又如宋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然得功成名就;又如华罗更,少年自学成才成为一代着名的数学家。
  • 5、宋濂是谁?也许学到现在我也不能像熟识李白杜甫那样认识他可他既然穿越千年留下来这么多足迹,那他一定是位德行具备的贤人。
  • 6、明代文学家宋濂,家中贫困,不能为他提供有利条件,但他为自己的梦想,选择向别人借书亲手抄录,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 7、宋濂长大后更是如此,一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有时甚至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他从来不介意,因为他懂得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该虚心求教。
  • 8、宋濂最终是一位成功者,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创造了一片辉煌成就。然而,若一个人言而无信,想必是没有好下场的。
  • 9、十余载的奔波,因为他把握信念,才迈入西天的殿堂!同样地,宋濂,对知识的渴望使他克服一切恶劣的自然环境,朴素的物质生活的精神食粮。
  • 10、明初的大文学家宋濂小时候酷爱读书,但是由于家里贫穷,只能向人家借书来用手抄录,他对待老师毕恭毕敬,他毫不畏惧求学路上的辛酸,生活环境的恶劣。

70字左右

  • 1、宋濂幼时嗜学,但因家贫,便借于藏书之家,每一次借来便用手抄写,并记录着归还日朞,天寒也不放松抄写,抄写完毕便跑着送还不敢稍有逾约。就是因为他的诚信,宋濂才得以遍观群书。
  • 2、读书声诵读着经典:宋濂不畏艰难求学,令我们深深赞叹;吕蒙终于醒悟读书,令我们刮目相看;花木兰勇于替父从军,令我们传唱不衰;口技人独自精彩的表演,令我们叹为观止。
  • 3、古有宋濂,虽居寒室,身处逆境,尚录书以观,趋百里以寻良师,今我辈同据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者,乃二十一世纪也;地利者,乃学之处所也;人和者,乃良师益友同伴而行也。
  • 4、宋濂小时候家境十分贫穷,家里的收入连一家人都养不活,更别提买书了,可他自幼就爱读书,怎么办呢?于是,他看见爱不释手的书就抄下来,然后及时归还给人家。
  • 5、明洪武年间的宋濂,幼年家境贫寒,没有钱来买书,就向有书人家借,并亲自用笔抄写,有时天气严寒,砚池中的墨水都结成了坚冰,仍在坚持,多少个春秋过来,日复如是。
  • 6、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现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周恩来按时还书;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我的,他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了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 7、经典,你是志向远大的少年,白天苦苦学习的是你,深夜奋笔疾书的也是你,你是凿壁借光的匡衡,为了读书你不惧黑暗,你是年少求学的宋濂,为了学习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8、虽然没有像宋濂那样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没有像匡衡那样凿壁借光;没有像孙康那样映雪读书但是,难道我们求学路上,真的是一路阳光,一首欢歌吗?难免也有几许艰辛、泪水。
  • 9、宋濂他与同舍的学生的生活条件差距很大,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但他却并没有应此而失去了目标、方向,而我们却泡在蜜罐里不知道了自己的目标,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1世纪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学习更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像宋濂那样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地学习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80字左右

  • 1、宋濂在寒冷的冬季,砚台里的墨水结冰,手指冻得伸不开,他不得不时得向手心呵一口热气,然后埋头抄写,一刻也不敢停留,抄完了还要赶快还给人家,然后在捧起自抄的小卷,细细品读,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
  • 2、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
  • 3、回眸历史,那一个成功者不是有坚强的信念,有远大的抱负。有车胤的囊萤映雪,宋濂的谦虚好学。他们一开始也和平常人一样,但他们付出的比平常人多百倍千倍。最终由量的变化转化成质的变化!
  • 4、不仅是当代有经历过磨难才能成功的人,古代的成功者也是如此,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也曾写出他求学读书之苦,在寒冷的冬天摘抄借来的书,只身前往百里外,只为向老师问一个问题,种种磨难造就了他。
  • 5、可怜了家境贫寒的宋濂了,不仅少不了公子哥阔少爷的讥讽,连追慕已久的名家大儒也是严声厉色,叱咄连连。但若宋濂刚毅不屈,满腹怒气拂袖而去而去的话,也不可能有跻身明初诗文三大家的成就了。
  • 6、如果他们安于现状,宋濂可能一辈子也只是碌碌无为;贝多芬也只能在遗憾和眼泪中了此残生。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让自己取得了成功。因此,成功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曾经的自己比较。
  • 7、古往今来,有许多讲诚信的人,我最欣赏的就是宋濂,关于他还有一个故事:宋濂小时候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什么办法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自己抄录,按预定的日朞归还。
  • 8、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再差,也无法与宋濂相比呀!像宋濂那样勤奋学习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如车觺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他们都是家境贫寒,学习条件极差,但都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 9、假如不去寻觅清香,宋濂难以在蔽衣陋食的环境下成就开国之业,爱迪生不可能在成千上万次失败过后依然执着地寻找灯丝这样的正能量不胜枚举,无一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苦难中寻觅清香。
  • 10、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朞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抄下来。

90字左右

  • 1、纵观古今,我不禁想到了明朝那位学识渊博的才子宋濂。他从小喜欢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困没有能力买书,就像别人借书,冬天里寒风刺骨,他仍然坚持用笔抄书本,最终成为了有名的文学家,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2、明初文学家宋濂,家境贫困,但依旧热衷与文学,常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向学识渊博的老师请教,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季,也丝毫不敢懈怠,对身边的荣华富贵从未放在心上,以读书为乐,只求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而已。
  • 3、本文虽是宋濂劝告马生的一篇文章,可我觉得更像是他写给我们的。宋濂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学习的艰苦。我们应该感知到宋濂当初学习的艰辛,更应该加倍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及优越学习环境的来之不易,认真学习,努力进取。
  • 4、求学之路上的叩问之难练就了宋濂虚心好学,耐心求解的学习态度,别人的冷嘲热讽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但这些挫折与失败更加坚定了宋濂一心求学,力争上游的决心,造就了宋濂成功与光明的前途,昔日的失败只是过眼云烟。
  • 5、现在的学生们都比吃比穿,吃要吃出花,穿要穿名牌,还要时不时得装装纯,耍耍帅,想想,有甚用?成绩好了,学习棒了?恰好相反吧!摆正心态,像宋濂有一个好的信仰,你有一百万是你,你没有一百万也是你,不能改变一丁点。
  • 6、你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爱好学习,还有不放弃的精神,现在的人做事大都半途而废,这样是不好的,既浪费了精力,又没有得到成果,应该学学宋濂先生您的品质,一件事不管有没有意义,都应该做到底,这样,才会有一种特别激动地满足感。
  • 7、也是同样的缘由,不满足于光照的匮乏,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出此下策;就好比那借书并手自笔录的宋濂,天大寒,他手指早已无法伸缩自如,可他也不满足于仅能看书一遍的乐趣,仍不辞辛劳地拓了副本,乐呵呵地将书再还回去……
  • 8、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
  • 9、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宋濂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文章先叙作者青少年求学时的种种艰辛,再说马生同辈青年求学的优越条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激励后生。这篇文章很值我们现代青年人反思,以此来勉励自己。
  • 10、我国明代的大学问家宋濂,自小好学,却因家境贫寒只得借书自习,为了能保留好书并如朞归还,哪怕是三九寒冬他也会连夜抄记,为了遵守与老师的约定,即使是鹅毛大雪,他也会奔走上路,只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

100字左右

  • 1、明朝着名文学大家宋濂,儿时家中贫寒,为了获得书籍,他四处辗转,借书抄书,酷暑,汗水不止的从他身上、头上沁出,聚成豆大的汗珠,他无暇顾及,手中的笔没有停下;严寒,砚中的墨结成坚硬的冰,握笔的手僵硬的失去了知觉,手中的笔依旧没有停下。
  • 2、拥有诚信真好啊!有了诚信,宋濂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从而借阅了许多好书,成为一代名豪;有了诚信杨利伟完美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有了诚信,郑培民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有了诚信,许多人的一生因此美丽而又灿烂!

词语解释

宋濂[ sòng lián ]

1.明初大臣。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1360年与刘基等人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先生。洪武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掌起草诏令)。后因长孙宋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被流放,中途病死。生平著作甚多,为明初一代文宗,有《宋学士文集》等

宋濂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