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民风好的成语

形容民风好的成语


1人面桃花 [ rén miàn táo huā ]

解释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出处 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井井有条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释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3貊乡鼠壤 [ mò xiāng shǔ rǎng ]

解释 见“貊乡鼠攘”。

4不识不知 [ bù shí bù zhī ]

解释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5敦风厉俗 [ dūn fēng lì sú ]

解释 使民风纯朴敦厚。

出处 《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6民淳俗厚 [ mín chún sú hòu ]

解释 民风质朴敦厚。

出处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7移风易俗 [ yí fēng yì sú ]

解释 移、易:改变;俗:长期积累、沿袭下来的民俗习惯等的总和。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8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释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处 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9世外桃源 [ shì wài táo yuán ]

解释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10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解释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 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11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12苦尽甘来 [ kǔ jìn gān lái ]

解释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13积重难返 [ jī zhòng nán fǎn ]

解释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

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0卷:“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

14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解释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15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 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16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解释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17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解释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8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释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9否极泰来 [ pǐ jí tài lái ]

解释 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20情不自禁 [ qíng bù zì jīn ]

解释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21寻欢作乐 [ xún huān zuò lè ]

解释 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出处 清 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22伤风败俗 [ shāng fēng bài sú ]

解释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出处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23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释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24望风披靡 [ wàng fēng pī mǐ ]

解释 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交锋就溃散了。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25应有尽有 [ yīng yǒu jìn yǒu ]

解释 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出处 《宋书 江智渊传》:“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26安之若素 [ ān zhī ruò sù ]

解释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来。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毫不介意。②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27云淡风轻 [ yún dàn fēng qīng ]

解释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 宋 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28世风日下 [ shì fēng rì xià ]

解释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出处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29涉笔成趣 [ shè bǐ chéng qù ]

解释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30风土人情 [ fēng tú rén qíng ]

解释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处 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31出乎意料 [ chū hū yì liào ]

解释 指出人意料。

出处 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32风信年华 [ fēng xìn nián huá ]

解释 指女子二十四岁时。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那轿中走出来一个风信年华的丽人,便是年羹尧的爱妾。”

33林下风范 [ lín xià fēng fàn ]

解释 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八回:“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就是这样吗?”

34月晕而风 [ yuè yùn ér fēng ]

解释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35柔情似水 [ róu qíng sì shuǐ ]

解释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出处 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36掀风鼓浪 [ xiān fēng gǔ làng ]

解释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出处 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掀风鼓浪,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

37流水无情 [ liú shuǐ wú qíng ]

解释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出处 唐 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诗:“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38风鬟雾鬓 [ fēng huán wù bìn ]

解释 形容女子头发美丽或头发蓬松散乱。

出处 宋 李清照《永遇乐》词:“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39日暖风和 [ rì nuǎn fēng hé ]

解释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出处 宋 刘斧《青琐高义 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40卧冰求鲤 [ wò bīng qiú lǐ ]

解释 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41矫世励俗 [ jiǎo shì lì sú ]

解释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出处 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42林下风致 [ lín xià fēng zhì ]

解释 同“林下风气”。

出处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43貊乡鼠攘 [ mò xiāng shǔ rǎng ]

解释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出处 清·龚自珍《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44宿水餐风 [ xiǔ shuǐ cān fēng ]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

45厚积薄发 [ hòu jī bó fā ]

解释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46风景不殊 [ fēng jǐng bù shū ]

解释 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王导传》:“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47百里异习 [ bǎi lǐ yì xí ]

解释 异:不相同;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

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48云散风流 [ yún sàn fēng liú ]

解释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出处 清·龚萼《答姜云标》:“乃云散风流,各为饥寒所迫,敛眉就食,俯首觅衣。”

49靡然乡风 [ mí rán xiāng fēng ]

解释 见“靡然向风”。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下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50韬光养晦 [ tāo guāng yǎng huì ]

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51一轨同风 [ yī guǐ tóng fēng ]

解释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出处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52础润而雨 [ chǔ rùn ér yǔ ]

解释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53止谈风月 [ zhǐ tán fēng yuè ]

解释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出处 《南史·徐勉传》:“今昔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54桃花人面 [ táo huā rén miàn ]

解释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出处 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55捉风捕月 [ zhuō fēng bǔ yuè ]

解释 见“捉影捕风”。

出处 清·钮琇《觚剩续编·律例》:“自风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风捕月,自诩五言之城。”

56扬威曜武 [ yáng wēi yào wǔ ]

解释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出处 《魏书·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传论》:“是故魏氏祖宗扬威曜武,驱其畜产,收其部落。”

57时殊风异 [ shí shū fēng yì ]

解释 时:时代。风:风俗。殊、异:不同。时代不同,风俗也不同。

58同舟遇风 [ tóng zhōu yù fēng ]

解释 比喻同遭逆境。

出处 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59口角风情 [ kǒu jiǎo fēng qíng ]

解释 口头表示的情爱。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60飘籓坠溷 [ piāo fān zhuì hùn ]

解释 同“飘茵堕溷”。

61千里同风 [ qiān lǐ tóng fēng ]

解释 比喻天下太平。

出处 汉·王充《论衡·雷虚》:“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62抱素怀朴 [ bào sù huái pǔ ]

解释 抱:胸怀;素:质朴;朴:敦厚。指风俗敦厚,人心质朴。

出处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63心醇气和 [ xīn chún qì hé ]

解释 醇:纯厚;气:气息。心地纯厚,性情温和。

出处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64风情月债 [ fēng qíng yuè zhài ]

解释 比喻男女恋爱的事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65厚德载物 [ hòu dé zài wù ]

解释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 《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6古肥今瘠 [ gǔ féi jīn shòu ]

解释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出处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67天有不测风云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

解释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