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不合理的成语

形容不合理的成语


1格格不入 [ gé gé bù rù ]

解释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出处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2厚此薄彼 [ hòu cǐ bó bǐ ]

解释 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这一方;轻视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

出处 明 袁宏道《广庄 养生主》:“皆吾生即皆吾养,不宜厚此薄彼。”

3荒诞不经 [ huāng dàn bù jīng ]

解释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出处 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

4畸轻畸重 [ jī qīng jī zhòng ]

解释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出处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5荒谬绝伦 [ huāng miù jué lún ]

解释 荒谬:非常不合情理;伦:类;绝伦:没有可以跟它类比的。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龚自珍《语录》:“此等依托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谬绝伦之作,作者可醢也。”

6乘人之危 [ chéng rén zhī wēi ]

解释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7劳而无功 [ láo ér wú gōng ]

解释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8华而不实 [ huá ér bù shí ]

解释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9庞然大物 [ páng rán dà wù ]

解释 庞然:高且大的样子。形容外表强大;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第19卷:“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10无稽之谈 [ wú jī zhī tán ]

解释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处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11纸上谈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释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12不义之财 [ bù yì zhī cái ]

解释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13不合时宜 [ bù hé shí yí ]

解释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14不平则鸣 [ bù píng zé míng ]

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15势不两立 [ shì bù liǎng lì ]

解释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16大而无当 [ dà ér wú dàng ]

解释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17欺软怕硬 [ qī ruǎn pà yìng ]

解释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18画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释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9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20见死不救 [ jiàn sǐ bù jiù ]

解释 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21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22铸成大错 [ zhù chéng dà cuò ]

解释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23陈词滥调 [ chén cí làn diào ]

解释 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

出处 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24不以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释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 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25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解释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26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解释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27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28史无前例 [ shǐ wú qián lì ]

解释 前例:以前的事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出处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29好高骛远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30小巧玲珑 [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

解释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小巧:细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

出处 宋 辛弃疾《临江山 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莫笑吾家苍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31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解释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32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解释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出处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33治病救人 [ zhì bìng jiù rén ]

解释 治疗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缺点。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34短小精悍 [ duǎn xiǎo jīng hàn ]

解释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炼简短而有力。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35神通广大 [ shén tōng guǎng dà ]

解释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36空穴来风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解释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37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解释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38蛮横无理 [ mán hèng wú lǐ ]

解释 野蛮横暴;不讲道理。

出处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39趁火打劫 [ chèn huǒ dǎ jié ]

解释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出处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40不知深浅 [ bù zhī shēn qiǎn ]

解释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41小题大作 [ xiǎo tí dà zuò ]

解释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出处 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42兵临城下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解释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出处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43大错特错 [ dà cuò tè cuò ]

解释 完全错了。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44奇谈怪论 [ qí tán guài lùn ]

解释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谈论、文章。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春旧 仲子教授》:“乾隆戊申岁,余往汴梁,遇华秋帆中丞幕中,两眼若漆,奇谈怪论,咸视异物,无一人与言者。”

45娇小玲珑 [ jiāo xiǎo líng lóng ]

解释 娇小:娇媚小巧;玲珑:精巧透明的样子。形容体态窈窕;小巧灵活;多指女子的身材。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头倚绣枕,身裹锦衾,衾里面,紧贴身朝外睡着个娇小玲珑的妙人儿。”

46明哲保身 [ míng zhé bǎo shēn ]

解释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47浑水摸鱼 [ hún shuǐ mō yú ]

解释 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48硕大无朋 [ shuò dà wú péng ]

解释 硕: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来形容非常大;无与伦比。

出处 《诗经 唐风 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49荒诞无稽 [ huāng dàn wú jī ]

解释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稽;考查。指荒唐错误没法考查。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着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荒诞无稽的谬说,那里还能立足呢?”

50一误再误 [ yī wù zài wù ]

解释 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出处 《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51丝丝入扣 [ sī sī rù kòu ]

解释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52举案齐眉 [ jǔ àn qí méi ]

解释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53偏听偏信 [ piān tīng piān xìn ]

解释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54恶贯满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解释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 《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55钩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释 钩:牵结。心:宫室的中心。斗:结合。角:檐角。原指建筑结构的交错、精巧;后指各用心计;互相斗争。

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56男尊女卑 [ nán zūn nǚ bēi ]

解释 尊:尊贵;卑:卑下。男的尊贵;女的卑下。旧社会以男子为中心;认为男子地位高贵;妇女地位低下。一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

57至理名言 [ zhì lǐ míng yán ]

解释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58不易之论 [ bù yì zhī lùn ]

解释 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59城下之盟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解释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60将错就错 [ jiāng cuò jiù cuò ]

解释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出处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61海外奇谈 [ hǎi wài qí tán ]

解释 海外:指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山海经》中有部分内容记叙海外各国的异人怪物;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后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说法或外国的奇异小说。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荻编补遗 台疏讥谑》:“宇淳批其牍尾曰:‘海外奇谈’。”

62清规戒律 [ qīng guī jiè lǜ ]

解释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出处 《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63不刊之论 [ bù kān zhī lùn ]

解释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出处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64分而治之 [ fēn ér zhì zhī ]

解释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出处 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65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66贻人口实 [ yí rén kǒu shí ]

解释 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人利用的口实。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

出处 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

67陈规陋习 [ chén guī lòu xí ]

解释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68不教而杀 [ bù jiào ér shā ]

解释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69民脂民膏 [ mín zhī mín gāo ]

解释 脂、膏:动植物体内的油质。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

出处 五代 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70一差二错 [ yī chà èr cuò ]

解释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71不经之谈 [ bù jīng zhī tán ]

解释 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出处 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72功同赏异 [ gōng tóng shǎng yì ]

解释 功:功劳;赏:赏赐。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

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73千虑一失 [ qiān lǜ yī shī ]

解释 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74夫贵妻荣 [ fū guì qī róng ]

解释 见“夫荣妻贵”。

出处 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75老蚌生珠 [ lǎo bàng shēng zhū ]

解释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76北辕适楚 [ běi yuán shì chǔ ]

解释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出处 汉 荀悦《申鉴 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77不为已甚 [ bù wéi yǐ shèn ]

解释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78不服水土 [ bù fú shuǐ tǔ ]

解释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79具体而微 [ jù tǐ ér wēi ]

解释 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80切合实际 [ qiē hé shí jì ]

解释 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

出处 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

81后车之戒 [ hòu chē zhī jiè ]

解释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出处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

82坐地分赃 [ zuò dì fēn zāng ]

解释 赃:赃物。就地瓜分赃物。头目坐地分取赃物。

出处 《品花宝鉴》第23回:“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83怪诞不经 [ guài dàn bù jīng ]

解释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出处 明 凌濛初《拍案惊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84持之有故 [ chí zhī yǒu gù ]

解释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出处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85白天见鬼 [ bái tiān jiàn guǐ ]

解释 比喻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同“白日见鬼”。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二九:“他太注意老二的无聊了,而始终以为老二的不敢到学校去是白天见鬼。”

86秋行夏令 [ qiū xíng xià líng ]

解释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出处 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87名声籍甚 [ míng shēng jí shèn ]

解释 比喻名声极大。

出处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88差三错四 [ chā sān cuò sì ]

解释 颠倒错乱。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89方枘圆凿 [ fāng ruì yuán záo ]

解释 枘:榫头;圆凿:圆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90措置有方 [ cuò zhì yǒu fāng ]

解释 措置:安排;方:条理。处理事务错落有致,井井有条。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女子见他措置有方,只道投著好人,亦且此身无主,放心随他去。”

91不经之语 [ bù jīng zhī yǔ ]

解释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92千差万错 [ qiān chà wàn cuò ]

解释 指差错很多或很大。

出处 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定宇语录》:“学问从身上寻求,纵千差万错,走来走去,及至水穷山尽,终要到这路上来。”

93寸长尺短 [ cùn cháng chǐ duǎn ]

解释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出处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94欺贫重富 [ qī pín zhòng fù ]

解释 欺:欺负。欺负贫穷的人,尊重富有的人。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又有一诗,说欺贫重富,世情皆然,不止一买臣之妻也。”

95畸重畸轻 [ jī zhòng jī qīng ]

解释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出处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重畸轻之弊。”

96疗疮剜肉 [ liáo chuāng wān ròu ]

解释 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考虑后果。

出处 清 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97能不称官 [ néng bù chèn guān ]

解释 才能跟职位不相称。

出处 《汉书·刑法志》:“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98舍近谋远 [ shě jìn móu yuǎn ]

解释 舍:放弃;谋:营求;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99荒渺不经 [ huāng miǎo bù jīng ]

解释 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上古世远人湮,所传之事,如共工触山、女娲补天,俱荒渺不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