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放弃一件事的成语

形容放弃一件事的成语


1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解释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2善始善终 [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

解释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3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解释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出处 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功亏一篑 [ gōng kuī yī kuì ]

解释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出处 《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7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释 浅:初步;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

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8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释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9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解释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出处 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10有始无终 [ yǒu shǐ wú zhōng ]

解释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11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12不舍昼夜 [ bù shě zhòu yè ]

解释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删华就素 [ shān huá jiù sù ]

解释 放弃荣华富贵而过简朴生活。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陈子仲妻》:“孟光桓少君得同心为匹,皆能删华就素,遂夫之高。”

14绝仁弃义 [ jué rén qì yì ]

解释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15振衣濯足 [ zhèn yī zhuó zú ]

解释 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出处 晋·左思《咏史》诗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16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释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17无所适从 [ wú suǒ shì cóng ]

解释 适:往;从:听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宋 姚宽《西溪丛语》:“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18有始有终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解释 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一网打尽 [ yī wǎng dǎ jìn ]

解释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20原形毕露 [ yuán xíng bì lòu ]

解释 原形:本来面目;毕露:完全暴露。本相完全暴露了。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狐女曰)将衣求印,原冀升天,讵意被其一火,原形毕露,骨肉仅存,死期将至。”

21另起炉灶 [ lìng qǐ lú zào ]

解释 另:另外。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羹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22土崩瓦解 [ tǔ bēng wǎ jiě ]

解释 像土块散开;瓦片破碎一样。形容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出处 东汉 班固《秦纪论》:“秦之积弱,天下土崩瓦解。”

23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释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24始终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解释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25始终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解释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26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7快马加鞭 [ kuài mǎ jiā biān ]

解释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28拖泥带水 [ tuō ní dài shuǐ ]

解释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29无济于事 [ wú jì yú shì ]

解释 济:有益。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30本来面目 [ běn lái miàn mù ]

解释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出处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31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32知难而退 [ zhī nán ér tuì ]

解释 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33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解释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4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5除恶务尽 [ chú è wù jìn ]

解释 除:去除;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出处 《尚书 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36随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解释 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37一干二净 [ yī gān èr jìng ]

解释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38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39功败垂成 [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

解释 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出处 《晋书 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40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解释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41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释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出处 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42大彻大悟 [ dà chè dà wù ]

解释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出处 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43扬汤止沸 [ yáng tāng zhǐ fèi ]

解释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44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45改天换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解释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46畏首畏尾 [ wèi shǒu wèi wěi ]

解释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47真相大白 [ zhēn xiàng dà bái ]

解释 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出处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48再接再厉 [ zài jiē zài lì ]

解释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出处 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49坚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0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51横扫千军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解释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出处 毛泽东《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52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53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54艰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55起早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56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57死不瞑目 [ sǐ bù míng mù ]

解释 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58直捣黄龙 [ zhí dǎo huáng lóng ]

解释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出处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59走马看花 [ zǒu mǎ kàn huā ]

解释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0冰消瓦解 [ bīng xiāo wǎ jiě ]

解释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 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61一扫而空 [ yī sǎo ér kōng ]

解释 一下子便扫除干净;全部没有了。

出处 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62不上不下 [ bù shàng bù xià ]

解释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63不留余地 [ bù liú yú dì ]

解释 说话、办事走极端;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64打退堂鼓 [ dǎ tuì táng gǔ ]

解释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65翻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释 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彻底地转变。形容彻底觉悟过来;思想大转变。

出处 宋 朱熹《答袁机仲书》:“若能于此翻然悔悟,先取旧图分明改正。”

66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释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67干净利索 [ gàn jìng lì suǒ ]

解释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蓝布大褂,干净利索,标致好看。”

68杜绝后患 [ dù jué hòu huàn ]

解释 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

69洞幽察微 [ dòng yōu chá wēi ]

解释 彻底地看到幽深微妙处。

70游山玩水 [ yóu shān wán shuǐ ]

解释 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71焚膏继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释 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72翻箱倒柜 [ fān xiāng dǎo guì ]

解释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73荣华富贵 [ róng huá fù guì ]

解释 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

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

74绝薪止火 [ jué xīn zhǐ huǒ ]

解释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 《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75功成身退 [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

解释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76掠影浮光 [ lüè yǐng fú guāng ]

解释 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出处 《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77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解释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78豁然大悟 [ huō rán dà wù ]

解释 形容彻底晓悟。

出处 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79卖刀买犊 [ mài dāo mǎi dú ]

解释 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 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80弃文就武 [ qì wén jiù wǔ ]

解释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出处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81连日继夜 [ lián rì jì yè ]

解释 谓日夜不停。

出处 《后汉书·班固传下》:“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82痛自创艾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解释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出处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83黄龙痛饮 [ huáng lóng tòng yǐn ]

解释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出处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龚振黄《青岛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门学界,纠合学界同志,连络全国人民,黄龙痛饮,岳武穆之是法;马革裹尸,汉伏波之未死。”

84一改故辙 [ yī gǎi gù zhé ]

解释 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85人生如梦 [ rén shēng rú mèng ]

解释 人生就好象一场梦。比喻世事无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梦”。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6寸利必得 [ cùn lì bì dé ]

解释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出处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

87幡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释 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

88扫地俱尽 [ sǎo dì jù jìn ]

解释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 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出处 《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

89无为而治 [ wú wéi ér zhì ]

解释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90日以继夜 [ rì yǐ jì yè ]

解释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 《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91日夜兼程 [ rì yè jiān chéng ]

解释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92有来无回 [ yǒu lái wú huí ]

解释 只要来了,就回不去。谓彻底被消灭。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有这玩艺儿,慢说他‘种殃军’,他洋爸爸鬼子来,也给他有来无回。”

93没日没夜 [ méi rì méi yè ]

解释 犹言不分白天夜晚。

出处 冰心《姑姑》:“我希望她遇见一位煞神般的婆婆,没日没夜的支使欺负她,才给我出这口气!”

94痛悔前非 [ tòng huǐ qián fēi ]

解释 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

出处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前非。”

95翻箱倒箧 [ fān xiāng dǎo qiè ]

解释 翻:倒,反转;箧: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

96败于垂成 [ bài yú chuí chéng ]

解释 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出处 宋 无名氏《释常谈 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97俾昼作夜 [ bǐ zhòu zuò yè ]

解释 俾:使。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出处 《诗经 大雅 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98翦草除根 [ jiǎn cǎo chú gēn ]

解释 翦:“剪”的异体字;割断;翦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也作“剪草除根”。

出处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99掀天揭地 [ xiān tiān jiē dì ]

解释 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出处 宋 辛斆《后序》:“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