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饱了的成语

形容饱了的成语


1丰衣足食 [ fēng yī zú shí ]

解释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出处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2大吃大喝 [ dà chī dà hē ]

解释 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计划地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七回:“蒋爷苦劝,自己端起酒杯,大吃大喝,连说带笑。”

3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解释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4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5饱食暖衣 [ bǎo shí nuǎn yī ]

解释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6饱餐一顿 [ bǎo cān yī dùn ]

解释 指大吃一顿。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7酒醉饭饱 [ jiǔ zuì fàn bǎo ]

解释 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出处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8酒足饭饱 [ jiǔ zú fàn bǎo ]

解释 酒喝个足;饭吃个饱。

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9撑肠拄腹 [ chēng cháng zhǔ fù ]

解释 比喻容受很多。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

出处 宋 苏轼《试院煎茶》诗:“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10盛食厉兵 [ shèng shí lì bīng ]

解释 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出处 《商君书·兵守》:“壮男之军,使励食厉兵,陈而待敌。”

11饫甘餍肥 [ yù gān yàn féi ]

解释 饫:饱食;餍:吃饱。饱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12鼓腹含和 [ gǔ fù hán hé ]

解释 吃饱肚子,和乐相处。形容太平欢乐。

出处 严复《主客平议》:“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13贪得无厌 [ tān dé wú yàn ]

解释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14远走高飞 [ yuǎn zǒu gāo fēi ]

解释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15别开生面 [ bié kāi shēng miàn ]

解释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16饥不择食 [ jī bù zé shí ]

解释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17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18脑满肠肥 [ nǎo mǎn cháng féi ]

解释 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19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20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21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解释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22赏心悦目 [ sh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释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23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24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解释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出处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25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26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27山珍海味 [ shān zhēn hǎi wèi ]

解释 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28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出处 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29酒囊饭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释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出处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30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31细嚼慢咽 [ xì jiáo màn yàn ]

解释 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那匹刚刚病好的骡子,胃口准是还不开,看它那种细嚼慢咽的样子。”

32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33家给人足 [ jiā jǐ rén zú ]

解释 给:丰足、富裕。家家富裕;人人饱暖。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34茶余饭后 [ chá yú fàn hòu ]

解释 品茶、吃饭之后的一段闲暇时间。多指傍晚一段时间。

出处 元 关汉卿《斗鹌鹑 女校尉》套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35饱经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36饱经沧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释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37食前方丈 [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

解释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38饱经忧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39饱学之士 [ bǎo xué zhī shì ]

解释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40民穷财尽 [ mín qióng cái jìn ]

解释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餐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41暖衣饱食 [ nuǎn yī bǎo shí ]

解释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出处 先秦 墨翟《墨子 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42士饱马腾 [ shì bǎo mǎ téng ]

解释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43中饱私囊 [ zhōng bǎo sī náng ]

解释 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44痛痛快快 [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

解释 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45腹饱万言 [ fù bǎo wàn yán ]

解释 指学识渊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46饥附饱飏 [ jī fù bǎo yáng ]

解释 附:依附,归附;扬:飞扬。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47饱经风雨 [ bǎo jīng fēng yǔ ]

解释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出处 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48饱飨老拳 [ bǎo xiǎng lǎo quán ]

解释 指挨一顿痛打。参见“饱以老拳”。

出处 《歧路灯》第六七回:“[杜氏]怒将起来,几乎要打,这张类村只得学刘寄如饱飨老拳的本领。”

49风卷残云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解释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出处 唐 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50食不暇饱 [ shí bù xiá bǎo ]

解释 暇:空闲。没有空好好吃饭。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出处 宋·司马光《进五规状·保业》:“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51饱练世故 [ bǎo liàn shì gù ]

解释 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同“饱谙世故”。

出处 宋 叶适《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

52饱经世故 [ bǎo jīng shì gù ]

解释 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出处 宋 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53饱经世变 [ bǎo jīng shì biàn ]

解释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

54许许多多 [ xǔ xǔ duō duō ]

解释 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出处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55世态人情 [ shì tài rén qíng ]

解释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出处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56学识渊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解释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 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57笔酣墨饱 [ bǐ hān mò bǎo ]

解释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58家给民足 [ jiā jǐ mín zú ]

解释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59沟满壕平 [ gōu mǎn háo píng ]

解释 形容饱满。

出处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60眼馋肚饱 [ yǎn chán dù bǎo ]

解释 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往苏州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点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61八珍玉食 [ bā zhēn yù shí ]

解释 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62食不下咽 [ shí bù xià yàn ]

解释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处 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63一饥两饱 [ yī jī liǎng bǎo ]

解释 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钱兴日逐做些小经纪供给家主,每每不敷,一饥两饱。”

64谢馆秦楼 [ xiè guǎn qín lóu ]

解释 指妓院。

出处 元·关汉卿《斗鹌鹑·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65半饥半饱 [ bàn jī bàn bǎo ]

解释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66散闷消愁 [ sàn mèn xiāo chóu ]

解释 散:排遣。排遣郁闷,解除忧愁

出处 元·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待去歌楼作乐,散闷消愁,倦游柳陌烟花。”

67饥饱劳役 [ jī bǎo láo yì ]

解释 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饿耽饥,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常言道饥饱劳役。”

68饔飧不饱 [ yōng sūn bù bǎo ]

解释 饔:早饭。飧:晚饭。终天吃不饱。形容生活十分贫困。《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亦作“饔飧不继”、“饔飧不给”。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69食指大动 [ shí zhǐ dà dòng ]

解释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70茶余饭饱 [ chá yú fàn bǎo ]

解释 泛指闲暇之时。也作“茶余饭后”。

出处 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71饱以老拳 [ bǎo yǐ lǎo quán ]

解释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出处 《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72食不充口 [ shí bù chōng kǒu ]

解释 见“食不餬口”。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73饔飧不继 [ yōng sūn bù jì ]

解释 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出处 清 朱用纯《治家格言》:“虽饔飧不继,犹有余欢。”

74饔飧不给 [ yōng sūn bù gěi ]

解释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又参见“饔飧不饱”、“饔飧不继”。

出处 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

75笔饱墨酣 [ bǐ bǎo mò hān ]

解释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诗话》第六卷:“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阙,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

76含哺鼓腹 [ hán bǔ gǔ fù ]

解释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出处 庄周《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77饱谙世故 [ bǎo ān shì gù ]

解释 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出处 宋 楼钥《吴参议达观斋》诗:“吴侯晚到东海滨,饱谙世故无戚欣。”

78盗食致饱 [ dào shí zhì bǎo ]

解释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79三饥两饱 [ sān jī liǎng bǎo ]

解释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出处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野夫长短句》:“跛子一生别无路,展手教,化三饥两饱。回视云汉,聊以自诳元神。”

80风尘之会 [ fēng chén zhī huì ]

解释 风尘:比喻战乱;会:时机。指战乱发生之际。

出处 东汉 班固《答宾戏》:“彼皆蹑风尘之会,履颠沛之势。”

81醉酒饱德 [ zuì jiǔ bǎo dé ]

解释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出处 《诗经 大雅 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82饱暖思淫欲 [ bǎo nuǎn sī yín yù ]

解释 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自古道‘饱暖思淫欲’,王禄手头饶裕,又见财物易得,便思量淫荡起来。”

83饱暖生淫欲 [ bǎo nuǎn shēng yín yù ]

解释 指生活安逸,易起淫念。

出处 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正旦唱]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似水如鱼。”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