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鸟类活动的成语

形容鸟类活动的成语


1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2笨鸟先飞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解释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也作“夯鸟先飞”。

出处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3鸟尽弓藏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解释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4笼中之鸟 [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

解释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 《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5乌飞兔走 [ wū fēi tù zǒu ]

解释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出处 元 不忽木《点绛唇 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6莺声燕语 [ yīng shēng yàn yǔ ]

解释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 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7牝鸡司晨 [ pìn jī sī chén ]

解释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出处 《尚书 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8乌鸟私情 [ wū niǎo sī qíng ]

解释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9坌鸟先飞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解释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多用作谦词。同“笨鸟先飞”。

出处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鸟先飞。”

10雁去鱼来 [ yàn qù yú lái ]

解释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出处 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11鸟集鳞萃 [ niǎo jí lín cuì ]

解释 鳞:鱼;萃:聚集。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瓌货方至,鸟集鳞萃。”

12鸾翔凤集 [ luán xiáng fèng jí ]

解释 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出处 晋 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13一箭双雕 [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解释 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 《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14流离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解释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出处 《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15鹏程万里 [ péng chéng wàn lǐ ]

解释 鹏:指传说中的大鸟;能飞行万里;程:里程。大鸟飞行的路程万里之遥。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6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17鸡飞蛋打 [ jī fēi dàn dǎ ]

解释 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出处 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18形影不离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释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19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20大祸临头 [ dà huò lín tóu ]

解释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21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

解释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22穿凿附会 [ chuān záo fù huì ]

解释 穿凿: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强生硬解释;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种意义。

出处 宋 洪迈《容斋续笔》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23吵吵闹闹 [ chǎo chǎo nào nào ]

解释 故意发出各种争吵声的情况。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若是那些小人知道,来这门首吵吵闹闹,却怎么了?”

24双宿双飞 [ shuāng sù shuāng fēi ]

解释 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出处 无名氏《杂词》:“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25兔起鹘落 [ tù qǐ gǔ luò ]

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26鸡飞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解释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27鸿鹄之志 [ hóng hú zhī zhì ]

解释 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8羽毛未丰 [ yǔ máo wèi fēng ]

解释 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丰:丰满)。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29老牛舐犊 [ lǎo niú shì dú ]

解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30超群出众 [ chāo qún chū zhòng ]

解释 指超出众人。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31小鸟依人 [ xiǎo niǎo yī rén ]

解释 指像小鸟一样亲近人。多形容少女或小孩的娇柔可爱。依:依偎。

出处 《旧唐书 长孙无忌传》:“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32鹑衣百结 [ chún yī bǎi jié ]

解释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33趋之若鹜 [ qū zhī ruò wù ]

解释 趋:奔赴;旧附快走。鹜:鸭子。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急着赶去。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34坐享其成 [ zuò xiǎng qí chéng ]

解释 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

出处 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

35闲云野鹤 [ xián yún yě hè ]

解释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出处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36前程远大 [ qián chéng yuǎn dà ]

解释 前程:前途。比喻前途远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先生前程远大,宜择高枝栖止,以图上进。”

37燕雀处堂 [ yàn què chǔ táng ]

解释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出处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38百鸟朝凤 [ bǎi niǎo cháo fèng ]

解释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39鸟得弓藏 [ niǎo dé gōng cáng ]

解释 见“鸟尽弓藏”。

出处 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40鸠占鹊巢 [ jiū zhàn què cháo ]

解释 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占居鹊所成之巢。

出处 《诗经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41群英荟萃 [ qún yīng huì cuì ]

解释 英:才能出众的人;荟萃:聚集。许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

42鸟穷则啄 [ niǎo qióng zé zhuó ]

解释 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出处 《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43惊弦之鸟 [ jīng xián zhī niǎo ]

解释 见“惊弓之鸟”。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44鸟骇鼠窜 [ niǎo hài shǔ cuàn ]

解释 形容惊恐逃窜。

出处 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45鸟覆危巢 [ niǎo fù wēi cháo ]

解释 鸟巢因建于弱枝而倾覆。比喻处境极端危险。

出处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46鸟入樊笼 [ niǎo rù fán lóng ]

解释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出处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恰便似鱼钻入丝网,鸟扑入樊笼。”

47鹄形鸟面 [ hú xíng niǎo miàn ]

解释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出处 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

48只鸡絮酒 [ zhī jī xù jiǔ ]

解释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出处 《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49郢书燕说 [ yǐng shū yàn yuè ]

解释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50鸮鸟生翼 [ qīng niǎo shēng yì ]

解释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今老幼皆以温饱,遂如鸮鸟生翼,欲啄母睛邪!”

51鸢飞鱼跃 [ yuān fēi yú yuè ]

解释 鸢:老鹰。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

出处 《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52凤凰于飞 [ fèng huáng yú fēi ]

解释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出处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53兽聚鸟散 [ shòu jù niǎo sàn ]

解释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54鹪鹩一枝 [ jiāo liáo yī zhī ]

解释 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出处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55禽息鸟视 [ qín xī niǎo shì ]

解释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56鸟面鹄形 [ niǎo miàn hú xíng ]

解释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57莺啼燕语 [ yīng tí yàn yǔ ]

解释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 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58慈乌反哺 [ cí wū fǎn bǔ ]

解释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反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59鸟惊鱼骇 [ niǎo jīng yú hài ]

解释 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

出处 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60鸟声兽心 [ niǎo shēng shòu xīn ]

解释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战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

61鸟啼花落 [ niǎo tí huā luò ]

解释 形容凄凉的情景。

出处 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惜鸾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62鸟啼花怨 [ niǎo tí huā yuàn ]

解释 形容悲伤怨恨。

出处 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63鸟哭猿啼 [ niǎo kū yuán tí ]

解释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 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64轻徙鸟举 [ qīng xǐ niǎo jǔ ]

解释 轻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

出处 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轻徙鸟举不可制。”

65象耕鸟耘 [ xiàng gēng niǎo yún ]

解释 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出处 《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66穷鸟触笼 [ qióng niǎo chù lóng ]

解释 穷:窘困。比喻处境窘迫而挣扎不脱。

出处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