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雨一直下的成语

形容雨一直下的成语


1暴风骤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2雨过天晴 [ yǔ guò tiān qíng ]

解释 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情况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

出处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3倾盆大雨 [ qīng pén dà yǔ ]

解释 倾:全部倒出。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出处 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4滂沱大雨 [ páng tuó dà yǔ ]

解释 滂沱:大雨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出处 《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5瓢泼大雨 [ piáo pō dà yǔ ]

解释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6大雨倾盆 [ dà yǔ qīng pén ]

解释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出处 唐 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7大雨滂沱 [ dà yǔ páng tuó ]

解释 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

8大雨如注 [ dà yǔ rú zhù ]

解释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9密云不雨 [ mì yún bù yǔ ]

解释 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出处 《周易 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10础润而雨 [ chǔ rùn ér yǔ ]

解释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11云飞雨散 [ yún fēi yǔ sàn ]

解释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出处 隋·张公礼《龙藏寺碑》:“金编宝字,玉牒纶言,满封盈函,云飞雨散。”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二:“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

12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3叱咤风云 [ chì zhà fēng yún ]

解释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出处 《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14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5和风细雨 [ hé fēng xì yǔ ]

解释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出处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16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释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7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释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18雨后春笋 [ yǔ hòu chūn sǔn ]

解释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出处 宋 张耒《柯山集 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19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解释 把大江大海都翻转过来;形容水势很大;现在多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乱不堪破坏极甚的情况。

出处 唐 李筌《太自阴经》:“东温而层冰澌散,西烈则百卉摧残,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

20牛毛细雨 [ niú máo xì yǔ ]

解释 指极细的小雨。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21风雨凄凄 [ fēng yǔ qī qī ]

解释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出处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22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释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23斜风细雨 [ xié fēng xì yǔ ]

解释 形容小的风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

出处 唐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4淅淅沥沥 [ xī xī lì lì ]

解释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25朝云暮雨 [ zhāo yún mù yǔ ]

解释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6狂风骤雨 [ kuáng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我是龙身,去处有狂风骤雨。”

27瘴雨蛮烟 [ zhàng yǔ mán yān ]

解释 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

出处 宋 辛弃疾《满江红 送汤朝美自便归》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

28风雨无阻 [ fēng yǔ wú zǔ ]

解释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29春雨如油 [ chūn yǔ rú yóu ]

解释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春雨一滴滑如油。”

30暮雨朝云 [ mù yǔ cháo yún ]

解释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31旱苗得雨 [ hàn miáo dé yǔ ]

解释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旱苗得雨。”

32沛雨甘霖 [ pèi yǔ gān lín ]

解释 充足而甘美的雨水。比喻恩泽深厚。

出处 明 无名氏《四贤记》第二十八出:“情浓意长,情浓意长,沛雨甘霖,憔悴生香。”

33毒泷恶雾 [ dú lóng è wù ]

解释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出处 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34云期雨信 [ yún qī yǔ xìn ]

解释 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出处 宋·欧阳修《品令》词:“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

35携云握雨 [ xié yún wò yǔ ]

解释 谓男女欢合。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

36云期雨约 [ yún qī yǔ yuē ]

解释 见“云期雨信”。

出处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但则要捉对儿云期雨约,便是俺师徒每全真了道。”

37蛮烟瘴雾 [ mán yān zhàng wù ]

解释 指南方的烟雨瘴气。借指荒凉地区。

出处 宋 欧阳修《再和公仪赠白鹇》:“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38兴云致雨 [ xīng yún zhì yǔ ]

解释 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出处 唐·皇甫氏《原化记·陆生》:“道成者能兴云致雨,坐在立亡。”

39随车夏雨 [ suí chē xià yǔ ]

解释 见“随车致雨”。

出处 清·钱谦益《陕西道监察史……加赠奉直大夫制》:“赈凶灾则随车夏雨,诚感人穷。”

40随车甘雨 [ suí chē gān yǔ ]

解释 见“随车致雨”。

出处 清·杨潮观《东莱郡暮夜却金》:“揽辔清风,随车甘雨,免他供顿徒劳。”

41随车致雨 [ suí chē zhì yǔ ]

解释 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

出处 《后汉书·郑弘传》:“政有仁惠,民称苏息”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

42雨收云散 [ yǔ shōu yún sàn ]

解释 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出处 宋·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

43雨散云收 [ yǔ sàn yún shōu ]

解释 ①指雨后转晴。②比喻亲朋离散。③指男女欢会已毕。

出处 唐·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诗:“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收二十年。”唐·慎氏《感夫诗》:“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收一饷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44雨笠烟蓑 [ yǔ lì yān suō ]

解释 同“雨蓑烟笠”。

出处 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45雨蓑烟笠 [ yǔ suō yān lì ]

解释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出处 唐·翁洮《渔者》诗:“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46雨踪云迹 [ yǔ zōng yún jì ]

解释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出处 宋·曾觌《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忆忆忆。”

47弹雨枪林 [ dàn yǔ qiāng lín ]

解释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48拨云撩雨 [ bō yún liáo yǔ ]

解释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出处 元 刘致《一枝花 罗帕传情》套曲:“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

49云布雨施 [ yún bù yǔ shī ]

解释 比喻遍布。

出处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缘陵流泽,云布雨施。”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

50蚁封穴雨 [ yǐ fēng xué yǔ ]

解释 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51雨迹云踪 [ yǔ jì yún zōng ]

解释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出处 宋 柳永《雪梅香》:“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52硝云弹雨 [ xiāo yún dàn yǔ ]

解释 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出处 梁启超《论自治》:“然则岂待与西人相遇于硝云弹雨之中,而后知其胜败之数也?”

53五风十雨 [ wǔ fēng shí yǔ ]

解释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54风雨如磐 [ fēng yǔ rú pán ]

解释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出处 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55夜雨对床 [ yè yǔ duì chuáng ]

解释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出处 唐 郑谷《思图昉上人》:“每思闻净话,夜雨对绳床。”

56对床夜雨 [ duì chuáng yè yǔ ]

解释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出处 唐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57拨雨撩云 [ bō yǔ liáo yún ]

解释 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出处 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 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58尤云殢雨 [ yóu yún zhì yǔ ]

解释 喻缠绵于男女欢爱。

出处 宋·杜安世《剔银灯》词:“尤云殢雨,正缱绻朝朝暮暮。”

59楚梦云雨 [ chǔ mèng yún yǔ ]

解释 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60殢云尤雨 [ yóu yún yóu yǔ ]

解释 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出处 北宋·柳永《浪淘沙慢》词:“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61殢雨尤云 [ jiù yǔ yóu yún ]

解释 见“殢云尤雨”。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枉蠢了他梳云掠月,枉羞了他惜玉怜香,枉村了他殢雨尤云。”

62旧雨新知 [ jiù yǔ xīn zhī ]

解释 旧相识和新朋友。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追求她的,关心她的,旧雨新知使老房子,他们家原来居住的那套四合院,电铃整天响个不停。”

63云情雨意 [ yún qíng yǔ yì ]

解释 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出处 宋·袁去华《浣溪沙》词:“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

64震风陵雨 [ zhèn fēng líng yǔ ]

解释 指疾风暴雨。

出处 汉·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

65雨条烟叶 [ yǔ tiáo yān yè ]

解释 ①雨中的柳条,烟雾中的柳叶。形容凄迷的景色。②喻情意的缠绵。

出处 宋·晏殊《浣溪沙》词:“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宋·晏几道《浪淘沙·丽曲醉思仙》词:“秾蛾叠柳脸红莲。多少雨条烟叶恨,红泪离筵。”

66雨愁烟恨 [ yǔ chóu yān hèn ]

解释 烟雨所引起的人的惆怅哀愁。

出处 宋·史达祖《隔浦莲·荷花》词:“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

67雨恨云愁 [ yǔ hèn yún chóu ]

解释 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

出处 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68云愁雨怨 [ yún chóu yǔ yuàn ]

解释 喻指离情别愁。

出处 宋·孙光宪《何满子》词:“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69烟霏雨散 [ yān fēi yǔ sàn ]

解释 形容众多。

出处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络绎纵横,烟霏雨散。”李善注:“烟霏雨散,众多也。”

70础泣而雨 [ chǔ qì ér yǔ ]

解释 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71袂云汗雨 [ mèi yún hàn yǔ ]

解释 形容行人之多。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72涕泗滂沲 [ tì sì pāng duò ]

解释 见“涕泗滂沱”。

出处 《南齐书·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之怀,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吉日于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

73雨露之恩 [ yǔ lù zhī ēn ]

解释 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比喻恩泽、恩情。

出处 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74雨鬣霜蹄 [ yǔ liè shuāng tí ]

解释 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状如飘雨,四蹄飞翻,色白如霜。

出处 元·吴澄《八骏图》诗:“阴山铁骑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75读书三余 [ dú shū sān yú ]

解释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76云布雨润 [ yún bù yǔ rùn ]

解释 比喻教化远播。

出处 《宋书·夷蛮传·诃罗驼国》:“敷演正法,云布雨润。”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