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无素质的人的成语

形容无素质的人的成语


1不学无术 [ bù xué wú shù ]

解释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2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解释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3孤陋寡闻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释 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夜郎自大 [ yè láng zì dà ]

解释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5好为人师 [ hào wéi rén shī ]

解释 好:喜欢;为:做;当。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6胸无点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解释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7不懂装懂 [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

解释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8趾高气扬 [ zhǐ gāo qì yáng ]

解释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9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10专横跋扈 [ zhuān hèng bá hù ]

解释 专断横行;蛮不讲理(跋扈:霸道;不讲道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11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释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12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释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13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解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14唯我独尊 [ wéi wǒ dú zūn ]

解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出处 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15助纣为虐 [ zhù zhòu wéi nüè ]

解释 帮助坏人干坏事(纣: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纣王;虐:暴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16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7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8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19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解释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20愚不可及 [ yú bù kě jí ]

解释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1肆无忌惮 [ sì wú jì dàn ]

解释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22欺上瞒下 [ qī shàng mán xià ]

解释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 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23没上没下 [ méi shàng méi xià ]

解释 不分尊卑长幼,没有礼貌。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24不肖子孙 [ bù xiào zǐ sūn ]

解释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出处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25蛮不讲理 [ mán bù jiǎng lǐ ]

解释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26阿谀奉承 [ ē yú fèng chéng ]

解释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27目无尊长 [ mù wú zūn zhǎng ]

解释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出处 巴金《家》:“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实行逃婚的手段。”

28爱答不理 [ ài dā bù lǐ ]

解释 不爱答理。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8章:“焦庆媳妇爱答不理地说:‘管他哪一伙,谁给我办好事儿,我就向着谁!’”

29浅见寡识 [ qiǎn jiàn guǎ shí ]

解释 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出处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

30污言秽语 [ wū yán huì yǔ ]

解释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污言秽语嘲骂不说,甚至大轿子抬过街上,冷不丁就会有一块石头投掷过来。”

31傻头傻脑 [ shǎ tóu shǎ nǎo ]

解释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32无所顾忌 [ wú suǒ gù jì ]

解释 顾忌:因有顾虑而不敢说或做。没有什么顾虑。

出处 《魏书 张彝传》:“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33愚昧无知 [ yú mèi wú zhī ]

解释 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34爱理不理 [ ài lǐ bù lǐ ]

解释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35少条失教 [ shǎo tiáo shī jiào ]

解释 谓没规矩,无教养。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好大胆的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36摆老资格 [ bǎi lǎo zī gé ]

解释 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

出处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37市井无赖 [ shì jǐng wú lài ]

解释 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出处 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38放饭流歠 [ fàng fàn liú chuò ]

解释 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39白眼相看 [ bái yǎn xiāng kàn ]

解释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出处 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40进种善群 [ jìn zhǒng shàn qún ]

解释 谓提高民族素质。

出处 清·张鹤龄《法人篇》:“且变法之后,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此进种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决也。”

41事急无君子 [ shì jí wú jūn zǐ ]

解释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