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江湖的成语

形容江湖的成语


1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释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2身不由己 [ shēn bù yóu jǐ ]

解释 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出处 《宋元戏文辑佚 陈巡检梅岭失妻》:“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3刀光剑影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解释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出处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4烟波浩渺 [ yān bō hào miǎo ]

解释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浩渺:广阔无边。水波渺茫;一望无边。形容水域宽广。也作“烟波浩淼”。

出处 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5闯荡江湖 [ chuǎng dàng jiāng hú ]

解释 指奔走四方,在外谋生。

出处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60回:“老英雄马元章在外面闯荡江湖数十年,永远不跟绿林人搭过伴。”

6血雨腥风 [ xuè yǔ xīng fēng ]

解释 下着鲜血的雨;刮着腥味的风。比喻形势、时局的险恶。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7江湖骗子 [ jiāng hú piàn zǐ ]

解释 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算命等骗人谋生的人或招摇撞骗的人。

出处 王仲方《列传>序》:“近几年来,发生了不少诈骗事件,出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骗子,其中有政治骗子、经济骗子、文化骗子和江湖骗子。”

8穷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解释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 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浪迹江湖 [ làng jì jiāng hú ]

解释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10流落风尘 [ liú luò fēng chén ]

解释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风尘:指纷扰的生活。穷困潦倒,漂泊江湖。

出处 元 范子安《竹叶舟》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11腥风血雨 [ xīng fēng xuè yǔ ]

解释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清 陈天华《警世钟》:“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12流落江湖 [ liú luò jiāng hú ]

解释 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

13啸傲风月 [ xiào ào fēng yuè ]

解释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出处 茅盾《夜读偶记》五:“他们都是些逃避现实的无病呻吟的梦想家,或者是啸傲风月的隐士。”

14冲州过府 [ chōng zhōu guò fǔ ]

解释 见“冲州撞府”。

出处 《天花雨》第二回:“夫妻一世,冲州过府,在江湖上赶营生。”

15三江五湖 [ sān jiāng wǔ hú ]

解释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出处 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16放浪江湖 [ fàng làng jiāng hú ]

解释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江湖:指四方。在江湖上无拘无束地生活。

出处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翱翔天地,放浪江湖。”

17襟江带湖 [ jīn jiāng dài hú ]

解释 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

18啸傲湖山 [ xiào ào hú shān ]

解释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出处 姚华《曲海一勺》:“折揽胜登临,亦传啸傲湖山之作。”

19落魄江湖 [ luò pò jīng hú ]

解释 落魄:穷困失意。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

出处 唐 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20飞沙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解释 飞:使飞扬;走:使滚动。沙土飞扬;石子滚动。形容风力极大。

出处 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21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解释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22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3无病呻吟 [ wú bìng shēn yín ]

解释 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出处 宋 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24招摇撞骗 [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

解释 招摇:故意炫耀自己;撞骗:到处找机会行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自己;进行诈骗。也作“撞骗招摇”。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已经把好名声都弄坏了。”

25扣人心弦 [ kòu rén xīn xián ]

解释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出处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26志在四方 [ zhì zài sì fāng ]

解释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出处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27杀气腾腾 [ shā qì téng téng ]

解释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出处 《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28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9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释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30勤能补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解释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31逢场作戏 [ féng chǎng zuò xì ]

解释 逢:碰到;遇到。场:戏剧曲艺杂技演出的场地。原指卖艺要遇到适当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场合下随意应酬;偶而凑凑热闹。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南岳让禅师法嗣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32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释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33四海为家 [ sì hǎi wéi jiā ]

解释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帝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34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35两肋插刀 [ liǎng lèi chā dāo ]

解释 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

出处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让老乔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

36侠肝义胆 [ xiá gān yì dǎn ]

解释 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出处 《蒲柳人家 后记》:“一家听着,先是生气,担惊,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

37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38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9各式各样 [ gè shì gè yàng ]

解释 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40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解释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41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释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42举世无双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出处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43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í ]

解释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44发愤图强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释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45报仇雪耻 [ bào chóu xuě chǐ ]

解释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46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解释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47绝无仅有 [ jué wú jǐn yǒu ]

解释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出处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48干脆利落 [ gàn cuì lì luò ]

解释 简单爽快。

出处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49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释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50恩怨分明 [ ēn yuàn fēn míng ]

解释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51曲不离口 [ qǔ bù lí kǒu ]

解释 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出处 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52万里鹏程 [ wàn lǐ péng chéng ]

解释 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明 冯惟敏《桂枝香 春怨》曲:“拼着你万里鹏程,撇下俺一腔春恨。”

53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释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54磨刀霍霍 [ mó dāo huò huò ]

解释 霍霍:摹拟磨刀的东西。霍霍地磨刀。原指响亮的磨刀;准备宰杀。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5人心叵测 [ rén xīn pǒ cè ]

解释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出处 《新唐书 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56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释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7拳不离手 [ quán bù lí shǒu ]

解释 拳:拳术。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勤学苦练,长期坚持

出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七回:“果真拳不离手,待我歇息片时再舞。”

58夙夜匪懈 [ sù yè fěi xiè ]

解释 日夜勤劳;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

出处 晋 司马彪《续汉书》:“熹为卫尉,尽心事上,夙夜匪懈。”

59冲州撞府 [ chōng zhōu zhuàng fǔ ]

解释 冲:向前直闯。州、府:旧时县以上行政区划名,泛指大城市、大地方。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二十七回:“他们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赔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 又四十回:“我们冲州撞府,那里不曾去!”

60刀光血影 [ dāo guāng xuè yǐng ]

解释 形容血腥的杀戮。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61起早睡晚 [ qǐ zǎo shuì wǎn ]

解释 起得早,睡得晚。早晨起床,晚上睡觉,指日常生活起居。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人家的孩儿在你家,每日起早睡晚,辛辛苦苦,替你家打勤劳儿。”

62逃避现实 [ táo bì xiàn shí ]

解释 指不敢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出处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

63撞府冲州 [ zhuàng fǔ chōng zhōu ]

解释 犹言走江湖,跑码头。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公公撞府冲州。”

64夙夜不懈 [ sù yè bù xiè ]

解释 夙夜:早晚;懈:懈怠松弛。日夜勤劳,不怠惰。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其读书夙夜不懈,肃奇之。”

65燕侣莺俦 [ yàn lǚ yīng chóu ]

解释 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出处 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你则为鸾交凤友,燕侣莺俦,则被俺毒害娘。”

66楚腰纤细 [ chǔ yāo xiān xì ]

解释 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出处 《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67困知勉行 [ kùn zhī miǎn xíng ]

解释 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68龙威虎震 [ lóng wēi hǔ zhèn ]

解释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