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游历四方的成语

形容游历四方的成语


1乐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解释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2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流连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释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回;归。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后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茺,乐酒无厌谓之亡。”

4春暖花开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5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释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6足不出户 [ zú bù chū hù ]

解释 户:门。脚不跨出家门。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却说苏盼奴自从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7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释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8不远千里 [ bù yuǎn qiān lǐ ]

解释 不远:不以为远。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9日行千里 [ rì xíng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出处 《魏书 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10安步当车 [ ān bù dàng chē ]

解释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11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释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出处 《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12风尘仆仆 [ fēng chén pú pú ]

解释 风尘:指旅行。仆:走路劳累的样子。旅行艰辛困顿;行路劳累疲乏。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13浪迹天涯 [ làng jì tiān yá ]

解释 浪迹:到处流浪、漂泊;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到处流浪;走遍天下。形容人生漂泊无定。

出处 唐 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

14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15走南闯北 [ zǒu nán chuǎng běi ]

解释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16游山玩水 [ yóu shān wán shuǐ ]

解释 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17翻山越岭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释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18晓行夜宿 [ xiǎo xíng yè sù ]

解释 天亮启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晓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夜宿无辞惮。”

19浪迹江湖 [ làng jì jiāng hú ]

解释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20别有洞天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解释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21万水千山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

解释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22浪迹天下 [ làng jì tiān xià ]

解释 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出处 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23风餐露宿 [ fēng cān lù sù ]

解释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 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24衔尾相随 [ xián wěi xiāng suí ]

解释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出处 《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25鞍马劳顿 [ ān mǎ láo dùn ]

解释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26草行露宿 [ cǎo xíng lù sù ]

解释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出处 《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27倍道兼行 [ bèi dào jiān xíng ]

解释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出处 《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28跋山涉川 [ bá shān shè chuān ]

解释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29周游列国 [ zhōu yóu liè guó ]

解释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出处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30孔席墨突 [ kǒng xí mò tū ]

解释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31鞭长驾远 [ biān cháng jià yuǎn ]

解释 指路途遥远。

出处 清 魏源《严公神道碑铭》:“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鞭长驾远,稂莠丰茂。”

32足不逾户 [ zú bù yú hù ]

解释 见“足不出户”。

出处 《南齐书·高逸传·何求》:“仍住吴,居波若寺,足不逾户,人莫见其面。”

33梯山航海 [ tī shān háng hǎi ]

解释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出处 《宋书 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34穿荆度棘 [ chuān jīng dù jí ]

解释 穿:穿越;度:通“渡”,越过。穿越荆棘丛生的地带。形容旅途艰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东寻西找。”

35登界游方 [ dēng jiè yóu fāng ]

解释 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36黔突暖席 [ qián tū nuǎn xí ]

解释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