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特别感激的成语

形容特别感激的成语


1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释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2谢天谢地 [ xiè tiān xiè dì ]

解释 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3饮水思源 [ yǐn shuǐ sī yuán ]

解释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出处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4热泪盈眶 [ rè lèi yíng kuàng ]

解释 激动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5感激涕零 [ gǎn jī tì líng ]

解释 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涕:眼泪。零:落。

出处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6感恩戴德 [ gǎn ēn dài dé ]

解释 感激别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7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解释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8结草衔环 [ jié cǎo xián huán ]

解释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9知恩报恩 [ zhī ēn bào ēn ]

解释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10没齿难忘 [ mò chǐ nán wàng ]

解释 终身不能忘记。

出处 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11感激不尽 [ gǎn jī bù jìn ]

解释 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12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解释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 《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13恩恩相报 [ ēn ēn xiāng bào ]

解释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14恩德如山 [ ēn dé rú shān ]

解释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15千恩万谢 [ qiān ēn wàn xiè ]

解释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16恩若再生 [ ēn ruò zài shēng ]

解释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17恩同再造 [ ēn tóng zài zào ]

解释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

18铭感不忘 [ míng gǎn bù wàng ]

解释 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记在心里。深刻地记在心里,感激不忘。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得蒙仗义释放,已是铭感不忘,厚贶断不敢受。”

19恩深义重 [ ēn shēn yì zhòng ]

解释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20恩山义海 [ ēn shān yì hǎi ]

解释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出处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21敬谢不敏 [ jìng xiè bù mǐn ]

解释 谢:推辞;敏:聪明。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表示推辞的客气话。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22感极涕零 [ gǎn jí tì líng ]

解释 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出处 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极涕零。”

23知恩报德 [ zhī ēn bào dé ]

解释 受别人的恩惠,心存感激意图报答。

出处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24感恩怀德 [ gǎn ēn huái dé ]

解释 感激别人的恩德。

出处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25休休有容 [ xiū xiū yǒu róng ]

解释 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出处 《尚书 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26铭感五内 [ míng gǎn wǔ nèi ]

解释 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27克逮克容 [ kè dǎi kè róng ]

解释 谓能和顺而宽容。

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即邑姜虽贤,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克逮克容。”

28感遇忘身 [ gǎn yù wàng shēn ]

解释 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出处 《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29禁网疏阔 [ jìn wǎng shū kuò ]

解释 指法律过于宽容。

出处 汉荀悦《汉纪 哀帝纪上》:“及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

30姑息养奸 [ gū xī yǎng jiān ]

解释 无原则地一味宽容;就会助长坏人坏事。姑息: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31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32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33感恩图报 [ gǎn ēn tú bào ]

解释 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

出处 宋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34一言不发 [ yī yán bù fā ]

解释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35小恩小惠 [ xiǎo ēn xiǎo huì ]

解释 小恩情;小实惠。比喻给人一些微小的好处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恩:恩情;惠:实惠。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36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解释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37衔环结草 [ xián huán jié cǎo ]

解释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 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38宽宏大度 [ kuān hóng dà dù ]

解释 指待人宽厚,度量大。

出处 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39笔下超生 [ bǐ xià chāo shēng ]

解释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40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41永志不忘 [ yǒng zhì bù wàng ]

解释 永远记住,不遗忘。

出处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42恩同父母 [ ēn tóng fù mǔ ]

解释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出处 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43感激流涕 [ gǎn jī liú tì ]

解释 涕:眼泪。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出处 唐·刘禹锡《王公神道碑铭》:“尝阅《诗》至《蓼莪》篇,感激流涕,故其志如刃始淬。”

44镂骨铭肌 [ lòu gǔ míng jī ]

解释 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出处 唐·元稹《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镂骨铭肌之至。”

45感恩戴义 [ gǎn ēn dài yì ]

解释 感:感激;戴:尊敬,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46恩有重报 [ ēn yǒu zhòng bào ]

解释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47感激涕泗 [ gǎn jī tì sì ]

解释 涕:眼泪;泗:鼻涕。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出处 《新唐书·薛收传》:“命舆疾至府,亲举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

48寸草衔结 [ cùn cǎo xián jié ]

解释 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鱼龙王报德》:“虽虮虱微忱,不敢上尘天听,而寸草衔结,思报洪恩。”

49顾复之恩 [ gù fù zhī ēn ]

解释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出处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50恩荣并济 [ ēn róng bìng jì ]

解释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51蒲鞭之罚 [ pú biān zhī fá ]

解释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出处 《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52养痈畜疽 [ yǎng yōng xù jū ]

解释 痈、疽:毒疮。养畜毒疮不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