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生活自由自在的成语

形容生活自由自在的成语


1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释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2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释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3逍遥法外 [ xiāo yáo fǎ wài ]

解释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4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释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出处 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5信手拈来 [ xìn shǒu niān lái ]

解释 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信手:随手;拈:用指头夹取东西。

出处 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6闲情逸致 [ xián qíng yì zhì ]

解释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7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8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9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10优哉游哉 [ yōu zāi yóu zāi ]

解释 优游:悠闲无事;哉:古汉语感叹词。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小雅 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11逍遥自在 [ xiāo yáo zì zài ]

解释 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出处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12豪放不羁 [ háo fàng bù jī ]

解释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出处 《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13独往独来 [ dú wǎng dú lái ]

解释 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出处 庄周《庄子 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14任其自流 [ rèn qí zì liú ]

解释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15无拘无缚 [ wú jū wú fù ]

解释 同“无拘无束”。

出处 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

16自由泛滥 [ zì yóu fàn làn ]

解释 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出处 邓小平《党的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不能非常严重。”

17自由放任 [ zì yóu fàng rèn ]

解释 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

18悠闲自在 [ yōu xián zì zài ]

解释 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出处 清·张贵胜《遗愁集·忠义》卷四:“此之谓从容就义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妇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闲自在。”

19安闲自在 [ ān xián zì zài ]

解释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20不拘形迹 [ bù jū xíng jī ]

解释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出处 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21一饮一啄 [ yī yǐn yī zhuó ]

解释 原指鸟类随心饮食,后也指人的饮食。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22安安逸逸 [ ān ān yì yì ]

解释 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23遨翔自得 [ áo xiáng zì dé ]

解释 自由自在的样子。

24了身脱命 [ le shēn tuō mìng ]

解释 犹言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

出处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罚,至如我指空说慌瞒咱,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

25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26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27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释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28不拘小节 [ bù jū xiǎo jié ]

解释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29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释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30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解释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出处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31牵肠挂肚 [ qiān cháng guà dù ]

解释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32焦头烂额 [ jiāo tóu làn é ]

解释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33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34无病呻吟 [ wú bìng shēn yín ]

解释 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出处 宋 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35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释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36杞人忧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释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37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8高枕而卧 [ gāo zhěn ér wò ]

解释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39无所用心 [ wú suǒ yòng xīn ]

解释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0油腔滑调 [ yóu qiāng huá diào ]

解释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

出处 清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卷一 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41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42从容就义 [ cóng róng jiù yì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43清风明月 [ qīng fēng míng yuè ]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南史 谢譓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

44开合自如 [ kāi hé zì rú ]

解释 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不受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打开或关闭。

出处 法 法布尔《蝉》:“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45闲云野鹤 [ xián yún yě hè ]

解释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出处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46无虑无忧 [ wú lǜ wú yōu ]

解释 同“无忧无虑”。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0回:“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47落魄不羁 [ luò pò bù jī ]

解释 落魄:穷困,不得意;羁:束缚。潦倒失意,行为放纵。也指豪迈不受拘束。

出处 宋 刘斧《青琐高议 韩湘子》:“文公诸子皆力学,惟湘落魄不羁。”

48言谈举止 [ yán tán jǔ zhǐ ]

解释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49无束无拘 [ wú shù wú jū ]

解释 见“无拘无束”。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5回:“你看这荒郊野外,走马射箭,舞剑抡枪,无束无拘,多少快活。”

50悠游自得 [ yōu yóu zì dé ]

解释 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 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51东游西荡 [ dōng yóu xī dàng ]

解释 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52听其自流 [ tīng qí zì liú ]

解释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出处 《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53清闲自在 [ qīng xián zì zài ]

解释 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54太平无事 [ tài píng wú shì ]

解释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55明月清风 [ míng yuè qīng fēng ]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56悠哉游哉 [ yōu zāi yóu zāi ]

解释 悠闲自在。

出处 谌容《赞歌》:“两只空洞洞的棉袄袖子在肩上晃来晃去,给人一种悠哉游哉的感觉。”

57无思无虑 [ wú sī wú lǜ ]

解释 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58倜傥不羁 [ tì tǎng bù jī ]

解释 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出处 《晋书 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59走头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 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出处 《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60无拘无碍 [ wú jū wú ài ]

解释 没有拘束,没有阻碍。形容悠然自得。

出处 宋·朱敦儒《西江月》词:“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61豪情逸致 [ háo qíng yì zhì ]

解释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出处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62神闲气静 [ shén xián qì jìng ]

解释 见“神闲气定”。

出处 《负曝闲谈》第27回:“也有在车厢里抽出书来看的,也有扯过马褥子来盖着睡觉的,无不神闲气静。”

63悠游自在 [ yōu yóu zì zài ]

解释 见“悠游自得”。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唐诃》:“我大约并没有先生们所豫想的悠游自在,所以复信的迟延,是往往不免的。”

64东游西逛 [ dōng yóu xī guàng ]

解释 同“东游西荡”。

出处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65闲情逸趣 [ xián qíng yì qù ]

解释 同“闲情逸致”。

出处 茅盾《幻灭》:“他们都是儿女成行,并且职务何等繁剧,尚复有此闲情逸趣,更无怪那班青年了。”

66闲情别致 [ xián qíng bié zhì ]

解释 同“闲情逸致”。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2回:“我们是有公事来的,拿我们丢在一边,倒有闲情别致在里头替人家画画儿!”

67优游自在 [ yōu yóu zì zài ]

解释 悠闲舒适。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等到上头派了下来,更把他急的走头无路。”

68逍遥物外 [ xiāo yáo wù wài ]

解释 谓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出处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

69优游自得 [ yōu yóu zì dé ]

解释 悠闲如意。

出处 汉·班固《东都赋》:“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70自在逍遥 [ zì zài xiāo yáo ]

解释 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出处 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71尸禄素餐 [ shī lù sù cān ]

解释 亦作“尸禄素飡”。谓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出处 汉·刘向《说苑·至公》:“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

72神闲气定 [ shén xián qì dìng ]

解释 神气悠闲安静。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73意乱心慌 [ yì luàn xīn huāng ]

解释 心中惊慌忙乱。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

74清风朗月 [ qīng fēng lǎng yuè ]

解释 见“清风明月”。

出处 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75放达不羁 [ fàng dá bù jī ]

解释 纵放旷达,不受拘束。

出处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柟]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羁,不轻财傲物之志。”

76啸傲风月 [ xiào ào fēng yuè ]

解释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出处 茅盾《夜读偶记》五:“他们都是些逃避现实的无病呻吟的梦想家,或者是啸傲风月的隐士。”

77安闲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78博弈犹贤 [ bó yì yóu xián ]

解释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出处 语出《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79摇尾涂中 [ yáo wěi tú zhōng ]

解释 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出处 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80壶中天地 [ hú zhōng tiān dì ]

解释 指道家的生活。

出处 元 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81悠悠忽忽 [ yōu yōu hū hū ]

解释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佋怅自失。”

82逃避现实 [ táo bì xiàn shí ]

解释 指不敢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出处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

83旷达不羁 [ kuàng dá bù jī ]

解释 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出处 《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84跅弛不羁 [ rú chí bù jī ]

解释 放荡不受拘束。《汉书》: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出处 《晋书·周处传论》:“周子隐以跅弛之材,负不羁之行。”

85解衣般礴 [ jiě yī bān bó ]

解释 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86优游自适 [ yōu yóu zì shì ]

解释 悠闲适意。

出处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第十卷:“城南有别墅,每良辰美景,以小车载酒,优游自适。”

87拄颊看山 [ zhǔ jiá kàn shān ]

解释 同“拄笏看山”。

出处 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88啸傲湖山 [ xiào ào hú shān ]

解释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出处 姚华《曲海一勺》:“折揽胜登临,亦传啸傲湖山之作。”

89优游岁月 [ yōu yóu suì yuè ]

解释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出处 茅盾《子夜》四:“可惜他这位儿子虽名为‘家驹’,实在还比不上一条‘家狗’,因此早该是退休享福的曾沧海却还不能优游岁月,甚至柴米油盐等等琐细,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90游荡不羁 [ yóu dàng bù jī ]

解释 游乐放荡,不受拘束。

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七卷:“殊少为士人,游荡不羁。”

91尸禄素飡 [ shī lù sù xíng ]

解释 见“尸禄素餐”。

92跅幪不羁 [ zhū méng bù jī ]

解释 见“跅弛不羁”。

93池鱼笼鸟 [ chí yú lóng niǎo ]

解释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 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94附肤落毛 [ fù fū luò máo ]

解释 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出处 晋 范亨《燕书》:“恪大笑。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

95樽前月下 [ zūn qián yuè xià ]

解释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出处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