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非常厌恶的成语

形容非常厌恶的成语


1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不欢而散 [ bù huān ér sàn ]

解释 欢:高兴;愉快;散:分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

3咬牙切齿 [ yǎo yá qiè chǐ ]

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出处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4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解释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5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

解释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6冤家路窄 [ yuān jiā lù zhǎi ]

解释 冤家:仇人。仇人在狭路上相遇;来不及回避。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

7好逸恶劳 [ hào yì wù láo ]

解释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8心旷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释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10不共戴天 [ bù gòng dài tiān ]

解释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11愤世嫉俗 [ fèn shì jí sú ]

解释 愤:憎恶;不满;世、俗:指当时的社会现状;嫉:仇恨。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习俗表示愤恨与憎恶。

出处 唐 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12面目可憎 [ miàn mù kě zēng ]

解释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13恨之入骨 [ hèn zhī rù gǔ ]

解释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 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14疾恶如仇 [ jí è rú chóu ]

解释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15令人作呕 [ lìng rén zuò ǒu ]

解释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出处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16深恶痛疾 [ shēn wù tòng jí ]

解释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17深恶痛绝 [ shēn wù tòng jué ]

解释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18不死不活 [ bù sǐ bù huó ]

解释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19疾首蹙额 [ jí shǒu cù é ]

解释 疾首:头痛;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20鄙夷不屑 [ bǐ yí bù xiè ]

解释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21爱生恶死 [ ài shēng wù sǐ ]

解释 爱:喜爱;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可见爱生恶死,亦是物之恒情。”

22牢什古子 [ láo shí gǔ zi ]

解释 指讨厌的东西。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23余食赘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 ]

解释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处 《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24龟厌不告 [ guī yàn bù gào ]

解释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25神机妙算 [ shén jī miào suàn ]

解释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出处 宋 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26侧目而视 [ cè mù ér shì ]

解释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27忍无可忍 [ rěn wú kě rěn ]

解释 忍:忍受;忍耐;无:无法。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28道路以目 [ dào lù yǐ mù ]

解释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

出处 《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29不屑一顾 [ bù xiè yī gù ]

解释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处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30赞不绝口 [ zàn bù jué kǒu ]

解释 赞:称赞;绝:停。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31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32爱不释手 [ ài bù shì shǒu ]

解释 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

出处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33漠不关心 [ mò bù guān xīn ]

解释 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出处 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34望而却步 [ wàng ér què bù ]

解释 看到困难或危险就往后退缩。形容遇到强敌或困难时就退缩不前。却步:向后退却。

出处 明 徐光启《复周无逸学宪》:“且以裕蛊所为,思之痛心,望之却步。”

35嗤之以鼻 [ chī zhī yǐ bí ]

解释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36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解释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37同仇敌忾 [ tóng chóu dí kài ]

解释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 《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38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解释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 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39过门不入 [ guò mén bù rù ]

解释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40不堪入目 [ bù kān rù mù ]

解释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41不肖子孙 [ bù xiào zǐ sūn ]

解释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出处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42不胜其烦 [ bù shèng qí fán ]

解释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43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44贫嘴贱舌 [ pín zuǐ jiàn shé ]

解释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45贫嘴薄舌 [ pín zuǐ bó shé ]

解释 贫:唠叨令人厌烦;贫嘴:絮絮叨叨;使人厌烦;薄舌;不忠厚;老实。形容人爱说话;言语又尖酸刻薄;惹人生厌。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叵耐邻里有一班荡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46贪图安逸 [ tān tú ān yì ]

解释 追求个人享受。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47语言无味 [ yǔ yán wú wèi ]

解释 语言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48切齿痛恨 [ qiè chǐ tòng hèn ]

解释 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俱有切齿之恨。”

49朝气勃勃 [ zhāo qì bó bó ]

解释 朝:早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革命胜利……的一代,是朝气勃勃的,但是也有弱点。”

50嫉恶如仇 [ jí è rú chóu ]

解释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

51漠然置之 [ mò rán zhì zhī ]

解释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出处 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52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53好善嫉恶 [ hǎo shàn jí è ]

解释 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54贫嘴恶舌 [ pín zuǐ è shé ]

解释 同“贫嘴贱舌”。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55嫉恶好善 [ jí è hào shàn ]

解释 嫉:憎恨;好:喜欢。憎恨坏人坏事,鼓励好人好事。

出处 《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56深恶痛嫉 [ shēn è tòng jí ]

解释 见“深恶痛绝”。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57厌故喜新 [ yàn gù xǐ xīn ]

解释 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出处 《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58恶湿居下 [ wù shī jū xià ]

解释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59歇斯底里 [ xiē sī dǐ lǐ ]

解释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出处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60深恶痛诋 [ shēn wù tòng dǐ ]

解释 深:很,十分;恶:厌恶;诋:诋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

61尖酸刻薄 [ jiān suān kè bó ]

解释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62疾恶如雠 [ jí è rú chóu ]

解释 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出处 《明史 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雠。”

63贫嘴滑舌 [ pín zuǐ huá shé ]

解释 同“贫嘴贱舌”。

出处 刘绍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

64愤世嫉邪 [ fèn shì jí xié ]

解释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出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65人神共嫉 [ rén shén gòng jí ]

解释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

出处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实由自邀功赏,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

66人神同嫉 [ rén shén tóng jí ]

解释 见“人神共嫉”。

出处 杨玉如《辛亥革命著记》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网,生民坠于涂炭,人神同嫉,天地不容。”

67疾恶若雠 [ jí è ruò chóu ]

解释 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雠。”

68痛深恶绝 [ tòng shēn wù jué ]

解释 极端痛恨、厌恶。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恶绝了大哥,因为大哥竟敢公然与冠家为敌,帮着钱默吟和金三爷到冠家叫闹,打架。”

69盗憎主人 [ dào zēng zhǔ rén ]

解释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70彰善瘅恶 [ zhāng shàn dàn è ]

解释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 《尚书 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71刚肠嫉恶 [ gāng cháng jí è ]

解释 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出处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方,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72切齿腐心 [ qiè chǐ fǔ xīn ]

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73好佚恶劳 [ hǎo yì è láo ]

解释 见“好逸恶劳”。

出处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要而论之,此三类者,均由学士大夫,好佚恶劳,惮著书之苦,复欲博著书之名,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74好谀恶直 [ hào yú wù zhí ]

解释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75扑杀此獠 [ pū shā cǐ lǎo ]

解释 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76恶不去善 [ wù bù qù shàn ]

解释 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77恶紫夺朱 [ wù zǐ duó zhū ]

解释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出处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78恶居下流 [ wù jū xià liú ]

解释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出处 《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79爱之欲其生 [ ài zhī yù qí shēng ]

解释 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