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理由充分的成语

形容理由充分的成语


1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释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侃侃而谈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释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3振振有词 [ zhèn zhèn yǒu cí ]

解释 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出处 清 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4万无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释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5理直气壮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释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6言之成理 [ yán zhī chéng lǐ ]

解释 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7义正辞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释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出处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8气壮理直 [ qì zhuàng lǐ zhí ]

解释 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出处 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9义正词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释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10兵精粮足 [ bīng jīng liáng zú ]

解释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11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2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13无牵无挂 [ wú qiān wú guà ]

解释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14分秒必争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释 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出处 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15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释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16有恃无恐 [ yǒu shì wú kǒng ]

解释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17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8欣欣向荣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释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9以逸待劳 [ yǐ yì dài láo ]

解释 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20欲擒故纵 [ yù qín gù zòng ]

解释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纵:放开。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或充分暴露;然后再下手。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21大显神通 [ dà xiǎn shén tōng ]

解释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22大显身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解释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23就地取材 [ jiù dì qǔ cái ]

解释 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

出处 《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24各抒己见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释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25掷地有声 [ zhì dì yǒu shēng ]

解释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出处 《晋书 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26无所不能 [ wú suǒ bù néng ]

解释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27人尽其才 [ rén jìn qí cái ]

解释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

28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解释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 《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29临阵磨枪 [ lín zhèn mó qiāng ]

解释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30语重心长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释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出处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31师出有名 [ shī chū yǒu míng ]

解释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师必有名。”

32溢于言表 [ yì yú yán biǎo ]

解释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出处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33面面俱到 [ miàn miàn jù dào ]

解释 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34据理力争 [ jù lǐ lì zhēng ]

解释 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35严阵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

解释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36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解释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37迎头痛击 [ yìng tóu tòng jī ]

解释 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

出处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38丰富多彩 [ fēng fù duō cǎi ]

解释 彩:颜色;花色。数量充足、品种繁多;且极出色。也形容艺术形式应有尽有;绚丽多彩。

出处 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39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40痛快淋漓 [ tòng kuài lín lí ]

解释 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41养精蓄锐 [ yǎng jīng xù ruì ]

解释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42人之常情 [ rén zhī cháng qíng ]

解释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出处 南朝 粱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43淋漓尽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解释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出处 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44曲尽其妙 [ qū jìn qí miào ]

解释 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出处 晋 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45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解释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出处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46好说歹说 [ hǎo shuō dǎi shuō ]

解释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47不败之地 [ bù bài zhī dì ]

解释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48以理服人 [ yǐ lǐ fú rén ]

解释 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9临渴掘井 [ lín kě jué jǐng ]

解释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出处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50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释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出处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51热情洋溢 [ rè qíng yáng yì ]

解释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出处 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52言不尽意 [ yán bù jìn yì ]

解释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53各抒所见 [ gè shū suǒ jiàn ]

解释 见“各抒己见”。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中国历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54振振有辞 [ zhèn zhèn yǒu cí ]

解释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出处 巴金《探索集 究竟属于谁?》:“这些人振振有辞、洋洋得意,经常发号施令,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

55兴旺发达 [ xīng wàng fā dá ]

解释 兴盛繁荣,发展壮大。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56百无一失 [ bǎi wú yī shī ]

解释 失:差错;过错。形容十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也作“百不一失”、“万无一失”。

出处 唐 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

57取精用宏 [ qǔ jīng yòng hóng ]

解释 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58意前笔后 [ yì qián bǐ hòu ]

解释 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出处 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59兵出无名 [ bīng chū wú míng ]

解释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亦作“师出无名”。

出处 《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60出师无名 [ chū shī wú míng ]

解释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出处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61书不尽言 [ shū bù jìn yán ]

解释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出处 《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62出师有名 [ chū shī yǒu míng ]

解释 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出处 京剧《将相和》第一场:“赵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方算出师有名。”

63理亏心虚 [ lǐ kuī xīn xū ]

解释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64稳操左券 [ wén cāo zuǒ quàn ]

解释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处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65物尽其用 [ wù jìn qí yòng ]

解释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出处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66笔酣墨饱 [ bǐ hān mò bǎo ]

解释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67言之有据 [ yán zhī yǒu jù ]

解释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68持之有故 [ chí zhī yǒu gù ]

解释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出处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69词严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释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出处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70大计小用 [ dà jì xiǎo yòng ]

解释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71词不逮意 [ cí bù dǎi yì ]

解释 犹言词不达意。

出处 清·龙启瑞《覆唐子实书》:“嗣有四乡联团之议,曾泐数行奉达,仓卒中词不逮意。”

72百中百发 [ bǎi zhòng bǎi fā ]

解释 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

73推三阻四 [ tuī sān zǔ sì ]

解释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出处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74喻之以理 [ yù zhī yǐ lǐ ]

解释 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75百不失一 [ bǎi bù shī yī ]

解释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76非池中物 [ fēi chí zhōng wù ]

解释 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出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77谠言嘉论 [ dǎng yán jiā lùn ]

解释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出处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78理不胜辞 [ lǐ bù shèng cí ]

解释 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79三余读书 [ sān yú dú shū ]

解释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出处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80溢于言外 [ yì yú yán wài ]

解释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81多钱善贾 [ duō qián shàn jiǎ ]

解释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82厚积薄发 [ hòu jī bó fā ]

解释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83人给家足 [ rén jǐ jiā zú ]

解释 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84雄辞闳辩 [ xióng cí hóng biàn ]

解释 雄:宏大,强有力;闳:宏大。雄健的言辞,强有力的辩论。

85富有天下 [ fù yǒu tiān xià ]

解释 有:享有,占有;天下:指全国。充分享有全国的财富。形容帝王最为富有。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荣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所同欲也。”

86展翅高飞 [ zhǎn chì gāo fēi ]

解释 形容鸟展开翅膀向高空飞去,也可以比喻事业的兴旺发达或人才高度发展。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

87粮多草广 [ liáng duō cǎo guǎng ]

解释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出处 明 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俺这蒲州,地方宽阔,粮多草广,军民好汉,我何不起兵播乱。”

88大展经纶 [ dà zhǎn jīng lún ]

解释 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89以逸击劳 [ yǐ yì jī láo ]

解释 用充分养息的军队攻击疲劳的敌人。

出处 《汉书·赵充国传》:“今罕羌欲为敦煌、酒泉寇,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

90曲尽人情 [ qū jìn rén qíng ]

解释 曲:委婉。委婉巧妙地刻画人的心思

出处 宋·邵雍《观诗吟》:“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

91百不一爽 [ bǎi bù yī shuǎng ]

解释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出处 《清史稿·戴敦元传》:“至老,或问僻事,指革书案卷,百不一爽。”

92严陈以待 [ yán chén yǐ dài ]

解释 见“严阵以待”。

93词正理直 [ cí zhèng lǐ zhí ]

解释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出处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94左券之操 [ zuǒ quàn zhī cāo ]

解释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左联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95词不逮理 [ cí bù dài lǐ ]

解释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 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96极情尽致 [ jí qíng jìn zhì ]

解释 谓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果然蒋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把那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

97曲尽其态 [ qū jìn qí tài ]

解释 曲:委婉细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间者万物,悉皆含豪运思,曲尽其态。”

98厌闻饫听 [ yàn wén yù tīng ]

解释 谓充分听取。

出处 宋·曾巩《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处之乐,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

99充类至尽 [ chōng lèi zhì jìn ]

解释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