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肯吃苦的成语

形容人肯吃苦的成语


1快马加鞭 [ kuài mǎ jiā biān ]

解释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2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3千辛万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解释 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4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5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释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6埋头苦干 [ mái tóu kǔ gàn ]

解释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7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8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释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9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释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10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11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释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12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3发奋图强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释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4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15艰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16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17肝脑涂地 [ gān nǎo tú dì ]

解释 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18吃苦耐劳 [ chī kǔ nài láo ]

解释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出处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19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释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20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21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释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出处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22精耕细作 [ jīng gēng xì zuò ]

解释 精心细致地耕作。指庄稼的耕种经营十分认真细致。

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23刻苦耐劳 [ kè kǔ nài láo ]

解释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出处 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24风餐露宿 [ fēng cān lù sù ]

解释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 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25起早摸黑 [ qǐ zǎo mō hēi ]

解释 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出处 《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26朝夕不倦 [ zhāo xī bù juàn ]

解释 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

27孜孜无倦 [ zī zī wú juàn ]

解释 同“孜孜不倦”。

出处 《南史·范泰传》:“泰博览篇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无倦。”

28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9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释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30惹火烧身 [ rě huǒ shāo shēn ]

解释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31乐此不疲 [ lè cǐ bù pí ]

解释 乐:喜爱;爱好;疲:疲倦。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32劳苦功高 [ láo kǔ gōng gāo ]

解释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33饥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34作茧自缚 [ zuò jiǎn zì fù ]

解释 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出处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35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解释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出处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36同甘共苦 [ tóng gān gòng kǔ ]

解释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37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38心有余悸 [ xīn yǒu yú jì ]

解释 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

出处 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39自食其果 [ zì shí qí guǒ ]

解释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出处 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40罪有应得 [ zuì yǒu yīng dé ]

解释 犯了这样的罪;就应得到这样的处罚。指罚当其罪。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41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42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释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43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释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44默默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45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释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46良药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解释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47艰苦奋斗 [ jiān kǔ fèn dòu ]

解释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48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49节衣缩食 [ jié yī suō shí ]

解释 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出处 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50起早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51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52引火烧身 [ yǐn huǒ shāo shēn ]

解释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53尝胆卧薪 [ cháng dǎn wò xīn ]

解释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54自讨苦吃 [ zì tǎo kǔ chī ]

解释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55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释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56早出晚归 [ zǎo chū wǎn guī ]

解释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57刺股悬梁 [ cì gǔ xuán liáng ]

解释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58餐风露宿 [ cān fēng lù sù ]

解释 餐:吃;宿:睡觉。在风中吃饭;在露天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也作“露宿风餐”、“风餐露宿”。

出处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59艰苦朴素 [ jiān kǔ pǔ sù ]

解释 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60茹苦含辛 [ rú kǔ hán xīn ]

解释 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61恶有恶报 [ è yǒu è bào ]

解释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出处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62专心一意 [ zhuān xīn yī yì ]

解释 一心一意。

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63十年寒窗 [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

解释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64坚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也作“艰苦卓绝”。

出处 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推彼其心,其视鼎钁,甘之如饴。”

65开门揖盗 [ kāi mén yī dào ]

解释 揖:打拱;表示欢迎。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66布衣蔬食 [ bù yī shū shí ]

解释 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67自取其咎 [ zì qǔ qí jiù ]

解释 自己遭受自己招来的罪过。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68布衣疏食 [ bù yī shū shí ]

解释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69吃哑巴亏 [ chī yǎ bā kuī ]

解释 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70吃喝玩乐 [ chī hē wán lè ]

解释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出处 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71自找麻烦 [ zì zhǎo má fán ]

解释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出处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72尝胆眠薪 [ cháng dǎn mián xīn ]

解释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 见“尝胆卧薪”。

73箪瓢屡罄 [ dān piáo lǚ qìng ]

解释 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

出处 晋·陶渊明《自祭文》:“箪瓢屡罄,希谷瓢饮。”

74先苦后甜 [ xiān kǔ hòu tián ]

解释 指先经历苦难然后过上幸福的日子。

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你是那遇难成祥,先苦后甜的命。”

75任怨任劳 [ rèn yuàn rèn láo ]

解释 见“任劳任怨”。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76忘餐废寝 [ wàng cān fèi qǐn ]

解释 见“忘寝废食”。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77先忧后乐 [ xiān yōu hòu lè ]

解释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8功名富贵 [ gōng míng fù guì ]

解释 指升官发财。

出处 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79餐风沐雨 [ cān fēng mù yǔ ]

解释 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出处 明 许三阶《节侠记 忠忤》:“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了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80干劲冲天 [ gàn jìn chōng tiān ]

解释 做事的积极性冲入蓝天,指情绪激越高亢。

出处 曹禺《杂谈文艺工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干劲冲天’。”

81无病自炙 [ wú bìng zì jiǔ ]

解释 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脑。

出处 《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

82茶饭无心 [ chá fàn wú xīn ]

解释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83先忧后喜 [ xiān yōu hòu xǐ ]

解释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欢喜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出处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您稳放着个先忧后喜,我空怀着个有苦无甘。”

84露宿风餐 [ lù sù fēng cān ]

解释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处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85勤俭节约 [ qín jiǎn jié yuē ]

解释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86饭糗茹草 [ fàn qiǔ rú cǎo ]

解释 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87粗衣粝食 [ cū yī lì shí ]

解释 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88废寝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

解释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89撩蜂剔蝎 [ liáo fēng tì xiē ]

解释 比喻招惹恶人,自讨苦吃。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90苦口逆耳 [ kǔ kǒu nì ěr ]

解释 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91忘寝废食 [ wàng qǐn fèi shí ]

解释 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出处 宋 司马光《进五规状 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92废食忘寝 [ fèi shí wàng qǐn ]

解释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出处 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废食忘寝,涣然有所成望然。”

93筋疲力竭 [ jīn pí lì jié ]

解释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出处 唐 元稹《有酒》诗:“精卫衔芦塞海溢,枯鱼喷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鳍焦甲裂身已干。”

94甘之如荠 [ gān zhī rú jì ]

解释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指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同“甘心如荠”。

出处 《晋书 刘沈传》:“投袂之日,期之必死。葅醢之戮,甘之如荠。”

95晨炊星饭 [ chén chuī xīng fàn ]

解释 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出处 《旧唐书·张廷珪传》:“又役鬼不可,唯人是营,通计工匠,率多贫窭,,朝驱暮役,劳筋苦骨,箪食瓢饮,晨炊星饭,饥渴所致,疾疹交集。”

96苦口之药 [ kǔ kǒu zhī yào ]

解释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97食不充口 [ shí bù chōng kǒu ]

解释 见“食不餬口”。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98食不糊口 [ shí bù hú kǒu ]

解释 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艰难。连粥都喝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

出处 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流亡初复,贫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赡农。”

99咽苦吞甘 [ yàn kǔ tūn gān ]

解释 犹咽苦吐甘。偏指吃苦。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想着我咽苦吞甘,十月怀耽,乳哺三年。”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