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下定决心的成语

形容下定决心的成语


1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2斩钉截铁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解释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3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解释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4发奋图强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释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铁杵成针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释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6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释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7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 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8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9拿定主意 [ ná dìng zhǔ yì ]

解释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10吞刀刮肠 [ tūn dāo guā cháng ]

解释 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出处 《南史 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11咬定牙关 [ yǎo dìng yá guān ]

解释 亦作“咬定牙根”。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这长老咬定牙关,声也不透。”

12歃血为誓 [ shà xuè wéi shì ]

解释 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13发愤自雄 [ fā fèn zì xióng ]

解释 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

14诗以言志 [ shī yǐ yán zhì ]

解释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出处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15发奋为雄 [ fā fèn wéi xióng ]

解释 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16填海移山 [ tián hǎi yí shān ]

解释 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17有志竟成 [ yǒu zhì jìng chéng ]

解释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8赌誓发原 [ dǔ shì fā yuán ]

解释 犹言赌咒发誓。

19折箭为誓 [ zhé jiàn wéi shì ]

解释 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出处 宋·岳珂《桯史·二将失律》:“虏既得俊迈,折箭为誓,启门以出二将。”

20永矢弗谖 [ yǒng shǐ fú xuān ]

解释 决心永远牢记着。

出处 《诗经 卫风 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21计出万死 [ jì chū wàn sǐ ]

解释 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出处 《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22覆水难收 [ fù shuǐ nán shōu ]

解释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23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24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25当机立断 [ dāng jī lì duàn ]

解释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出处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26孤注一掷 [ gū zhù yī zhì ]

解释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出处 宋 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

27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解释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出处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28回心转意 [ huí xīn zhuǎn yì ]

解释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出处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29冲锋陷阵 [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解释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 《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30一事无成 [ yī shì wú chéng ]

解释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处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31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2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解释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33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释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 《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34隐姓埋名 [ yǐn xìng mái míng ]

解释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出处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作庄家学耕稼。”

35自力更生 [ zì lì gēng shēng ]

解释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出处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36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37回头是岸 [ huí tóu shì àn ]

解释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 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38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释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39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40忠心耿耿 [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解释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41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释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42论功行赏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

解释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43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44改过自新 [ gǎi guò zì xīn ]

解释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45紧要关头 [ jǐn yào guān tóu ]

解释 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龙媒、张金凤,并张老夫妻,柳林话别——是这书的开场紧要关头。”

46苦海无边 [ kǔ hǎi wú biān ]

解释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47改恶从善 [ gǎi è cóng shàn ]

解释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48壮士解腕 [ zhuàng shì jiě wàn ]

解释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49毫不动摇 [ háo bù dòng yáo ]

解释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 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50发愤图强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释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51悔过自新 [ huǐ guò zì xīn ]

解释 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出处 《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52屹然不动 [ yì rán bù dòng ]

解释 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全军却伏在营里,屹然不动。”

53心如铁石 [ xīn rú tiě shí ]

解释 心像铁石一样坚硬。形容不易动感情或冷漠无情。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54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释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5你死我活 [ nǐ sǐ wǒ huó ]

解释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56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57矢志不渝 [ shǐ zhì bù yú ]

解释 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58上下一心 [ shàng xià yī xīn ]

解释 上上下下一条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59立地成佛 [ lì dì chéng fó ]

解释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60打定主意 [ dǎ dìng zhǔ yì ]

解释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

61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解释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62二心两意 [ èr xīn liǎng yì ]

解释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63改过迁善 [ gǎi guò qiān shàn ]

解释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出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64发踪指示 [ fā zōng zhǐ shì ]

解释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65还我河山 [ huán wǒ hé shān ]

解释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出处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66破釜焚舟 [ pò fǔ fén zhōu ]

解释 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出处 语出《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67赌咒发誓 [ dǔ zhòu fā shì ]

解释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出处 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陈书农他们赌咒发誓,声明自己决无二心。”

68置之死地 [ zhì zhī sǐ dì ]

解释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出处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69铁心铁意 [ tiě xīn tiě yì ]

解释 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70饮灰洗胃 [ yǐn huī xǐ wèi ]

解释 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涤剂。比喻悔过自新。

出处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71无私无畏 [ wú sī wú wèi ]

解释 因为不自私而无所畏惧。

72奋勇前进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解释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73坚贞不渝 [ jiān zhēn bù yú ]

解释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出处 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74放下屠刀 [ fàng xià tú dāo ]

解释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5汗马之劳 [ hàn mǎ zhī láo ]

解释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出处 《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76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77争长竞短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 ]

解释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出处 宋·黄庭坚《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分门割户。”

78改过从善 [ gǎi guò cóng shàn ]

解释 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过迁善”。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过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

79山溜穿石 [ shān liù chuān shí ]

解释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80发誓赌咒 [ fā shì dǔ zhòu ]

解释 咒:誓言。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你都没劝过,说我疯的?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你又来怄我。”

81以死继之 [ yǐ sǐ jì zhī ]

解释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82塞井夷灶 [ sāi jǐng yí zào ]

解释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83赌誓发愿 [ dǔ shì fā yuàn ]

解释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出处 《石点头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江湖上客商,赌誓发愿便说:‘若有欺心,必定遭遇吾剥皮。’”

84落落难合 [ luò luò nán hé ]

解释 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85塞井焚舍 [ sāi jǐng fén shě ]

解释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出处 《南史·沈约传》:“塞井焚舍,示无全志。率麾下数百人,犯其西北。”

86焚舟破釜 [ fén zhōu pò fǔ ]

解释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出处 南朝·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87至死靡它 [ zhì sǐ mí tā ]

解释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 《诗经 墉风 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88一狠二狠 [ yī hěn èr hěn ]

解释 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你既要干这营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

89石赤不夺 [ shí chì bù duó ]

解释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出处 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90靴刀誓死 [ xuē dāo shì sǐ ]

解释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出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91股肱之力 [ gǔ gōng zhī lì ]

解释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

出处 《左传·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则以死济之。”

92杀人不眨眼 [ shā rén bù zhǎ yǎn ]

解释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93铁杵磨成针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94世上无难事 [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

解释 天下没有难事。

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95有志者事竟成 [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

解释 者:人;竟:终于;成:成功。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渰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96以天下为己任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

解释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出处 《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