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生命的成语

形容生命的成语


1垂死挣扎 [ chuí sǐ zhēng zhá ]

解释 垂:快要;接近。接近死亡时的拼命支撑、抵抗。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他这会儿真的熬到了垂死挣扎的时刻。”

2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解释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3救死扶伤 [ jiù sǐ fú shāng ]

解释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4舍生取义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释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自力更生 [ zì lì gēng shēng ]

解释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出处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6粉身碎骨 [ fěn shēn suì gǔ ]

解释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出处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7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释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8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9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10死而复生 [ sǐ ér fù shēng ]

解释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11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12杀身成仁 [ shā shēn chéng rén ]

解释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3万死不辞 [ wàn sǐ bù cí ]

解释 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14成仁取义 [ chéng rén qǔ yì ]

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爱才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释 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1回:“本帅爱才如命,何必过谦?”

16爱钱如命 [ ài qián rú mìng ]

解释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出处 明 谢谠《四喜记 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17有血有肉 [ yǒu xuè yǒu ròu ]

解释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18志士仁人 [ zhì shì rén rén ]

解释 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人非木石 [ rén fēi mù shí ]

解释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20百死一生 [ bǎi sǐ yī shēng ]

解释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出处 《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21人生如寄 [ rén shēng rú jì ]

解释 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22星火燎原 [ xīng huǒ liáo yuán ]

解释 一点儿小火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星火:微小的火;燎原:火烧原野。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23好生之德 [ hào shēng zhī dé ]

解释 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出处 《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24为民请命 [ wèi mín qǐng mìng ]

解释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25视死若归 [ shì sǐ ruò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26万死一生 [ wàn sǐ yī shēng ]

解释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27取义成仁 [ qǔ yì chéng rén ]

解释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仁人志士 [ rén rén zhì shì ]

解释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29人非草木 [ rén fēi cǎo mù ]

解释 见“人非木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30命若悬丝 [ mìng ruò xuán sī ]

解释 比喻生命垂危。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31视死犹归 [ shì sǐ yóu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视死犹归,血刃之祸,于是将起。”

32身家性命 [ shēn jiā xìng mìng ]

解释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33朝生暮死 [ zhāo shēng mù sǐ ]

解释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

34命在旦夕 [ mìng zài dàn xī ]

解释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出处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35亘古不灭 [ gèn gǔ bù miè ]

解释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36轻生重义 [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

解释 见“轻身重义”。

出处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37轻身重义 [ qīng shēn zhòng yì ]

解释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38慷慨捐生 [ kāng kǎi juān shēng ]

解释 慷慨:意气激昂。捐生:舍弃生命。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埋玉》:“娘娘既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恩罢!”

39生生不息 [ shēng shēng bù xī ]

解释 不断地生长、繁殖。

40入死出生 [ rù sǐ chū shēng ]

解释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第八卷:“某经历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

41朝生夕死 [ zhāo shēng xī sǐ ]

解释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 《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生夕死。”

42苟延残息 [ gǒu yán cán xī ]

解释 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出处 宋 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

43柴毁灭性 [ chái huǐ miè xìng ]

解释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出处 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44割肉饲虎 [ gē ròu sì hǔ ]

解释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45十死一生 [ shí sǐ yī shēng ]

解释 形容生命非常危险。

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匈奴》:“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

46夏虫朝菌 [ xià chóng zhāo jūn ]

解释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出处 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47死灰复燃 [ sǐ huī fù rán ]

解释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48死里逃生 [ sǐ lǐ táo shēng ]

解释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49起死回生 [ qǐ sǐ huí shēng ]

解释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出处 《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50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51孤注一掷 [ gū zhù yī zhì ]

解释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出处 宋 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

52欣欣向荣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释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释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54应运而生 [ yìng yùn ér shēng ]

解释 原意是顺应天命而产生的人或事物;后多指顺应适当的时机或时代要求而出现的人或事物。

出处 汉 荀悦《汉纪后序》:“实天生德,应运建立。”

55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56绝处逢生 [ jué chù féng shēng ]

解释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57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58一息尚存 [ yī xī shàng cún ]

解释 还有一口气。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59为国捐躯 [ wèi guó juān qū ]

解释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60人命关天 [ rén mìng guān tiān ]

解释 关天:比喻关系重大。事关人命;关系重大。

出处 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61以身殉职 [ yǐ shēn xùn zhí ]

解释 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

出处 《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62全心全意 [ quán xīn quán yì ]

解释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出处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63劫后余生 [ jié hòu yú shēng ]

解释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出处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64普渡众生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解释 众生:指人类和各种动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语;后指救济大众。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65生不逢时 [ shēng bù féng shí ]

解释 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66生机盎然 [ shēng jī àng rán ]

解释 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6章:“春天来了,满山青绿,遍地黄花,它们都生机盎然,而我为什么要死?”

67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68落地生根 [ luò dì shēng gēn ]

解释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出处 《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69郁郁葱葱 [ yù yù cōng cōng ]

解释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70枯木逢春 [ kū mù féng chūn ]

解释 枯:枯萎;木:树木;逢:遇上。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71死里求生 [ sǐ lǐ qiú shēng ]

解释 同“死中求生”。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72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解释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 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73生死与共 [ shēng sǐ yǔ gòng ]

解释 同生共死;相依为命。形容彼此情谊深重。

出处 《深情忆念周伯伯》:“几十年来,周总理与我父亲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74自生自灭 [ zì shēng zì miè ]

解释 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消灭。形容任其自然;无人过问。

出处 唐 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75舍死忘生 [ shě sǐ wàng shēng ]

解释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76舍身取义 [ shě shēn qǔ yì ]

解释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7贪生怕死 [ tān shēng pà sǐ ]

解释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日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78乐天知命 [ lè tiān zhī mìng ]

解释 天:天命;天的意志;命:命运。以听任命运的安排为快乐;并安于自己的处境。这是古代宿命论的思想。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79以身殉国 [ yǐ shēn xùn guó ]

解释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 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80以身许国 [ yǐ shēng xǔ guó ]

解释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

出处 《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81军令如山 [ jūn lìng rú shān ]

解释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82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解释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83捐躯赴难 [ juān qū fù nàn ]

解释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出处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84枯枝再春 [ kū zhī zài chūn ]

解释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 明 无名氏《白兔记 团圆》:“姻缘本是前生定,故令个白兔来引,艰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85死中求生 [ sǐ zhōng qiú shēng ]

解释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出处 《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86殒身不恤 [ yǔn shēn bù xù ]

解释 殒:死亡;恤:顾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出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证明了。”

87洞察一切 [ dòng chá yī qiè ]

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出处 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88甘冒虎口 [ gān mào hǔ kǒu ]

解释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89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90苟且偷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解释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 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91草菅人命 [ cǎo jiān rén mìng ]

解释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92长命百岁 [ cháng mìng bǎi suì ]

解释 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出处 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

93爱财舍命 [ ài cái shě mìng ]

解释 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

94虎口余生 [ hǔ kǒu yú shēng ]

解释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出处 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95再生父母 [ zài shēng fù mǔ ]

解释 再次给予生命的人。多指救命恩人;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

出处 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96恩若再生 [ ēn ruò zài shēng ]

解释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97枯木再生 [ kū mù zài shēng ]

解释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 宋 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98生意盎然 [ shēng yì àng rán ]

解释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99临危授命 [ lín wēi shòu mìng ]

解释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