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出力很大的成语

形容出力很大的成语


1不遗余力 [ bù yí yú lì ]

解释 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2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释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3雷霆万钧 [ léi tíng wàn yūn ]

解释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4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释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出处 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5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6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释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7尽心竭力 [ jìn xīn jié lì ]

解释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8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解释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9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10力挽狂澜 [ lì wǎn kuáng lán ]

解释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1全力以赴 [ quán lì yǐ fù ]

解释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出处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12倾巢而出 [ qīng cháo ér chū ]

解释 倾:尽;倾巢:意指巢中一个也不剩。整窝的鸟儿全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贼兵倾巢而来,必是抵死厮拼、我将何策胜之?”

13身强力壮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

解释 身体强健;精力旺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14留有余地 [ liú yǒu yú dì ]

解释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他们显然具有‘化大事为小事’的用心,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余地。”

15拔山举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16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17拔山扛鼎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解释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8出谋划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解释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19力大无比 [ lì dà wú bǐ ]

解释 形容力量巨大。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7回:“这兄弟两个各使一根铁棍,力大无比。”

20拔山盖世 [ bá shān gài shì ]

解释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1献计献策 [ xiàn jì xiàn cè ]

解释 主动为别人出谋划策。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据说早在1958年,她就献计献策,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出一颗‘工商卫星’。”

22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释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 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23吹灰之力 [ chuī huī zhī lì ]

解释 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24孔武有力 [ kǒng wǔ yǒu lì ]

解释 形容人很有力气。

出处 《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25力敌千钧 [ lì dí qiān jūn ]

解释 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出处 《汉书·叙传上》:“良乐轶能于相,驭乌获抗力于千钧。”

26力敌万夫 [ lì dí wàn fū ]

解释 敌:对抗;夫:成年男子。形容勇力超人。

出处 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或体穷三变,潘陆不足以升堂;或力敌万夫,关张不足以扶毂。”

27倒海翻江 [ dǎo hǎi fān jiāng ]

解释 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

出处 宋 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遂抵雁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屋。”

28扛鼎拔山 [ gāng dǐng bá shān ]

解释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9鼎力相助 [ dǐng lì xiàng zhù ]

解释 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5章:“对于石云彪一类人物,理应鼎力相助。”

30气盖山河 [ qì gài shān hé ]

解释 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出处 《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31怪力乱神 [ guài lì luàn shén ]

解释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 “子不语怪、力、乱、神。”

32殚财竭力 [ dān cái jié lì ]

解释 殚、竭:尽。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形容竭尽全力。

出处 唐·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粤若殚财竭力,刻桷雕题,积四三年,模造化意。”

33殚精毕力 [ dān jīng bì lì ]

解释 殚、毕:尽。尽心竭力。

出处 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甲辰下第,然后揣己力量,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34力能扛鼎 [ lì néng gāng dǐng ]

解释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35力可拔山 [ lì kě bá shān ]

解释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出处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36丰筋多力 [ fēng jīn duō lì ]

解释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出处 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37股肱之力 [ gǔ gōng zhī lì ]

解释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

出处 《左传·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则以死济之。”

38不费吹灰之力 [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

解释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39九牛二虎之力 [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

解释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出处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