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动作有力量的成语

形容动作有力量的成语


1迎刃而解 [ yíng rèn ér jiě ]

解释 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出处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2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3如鱼得水 [ rú yú dé shuǐ ]

解释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4顺理成章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

解释 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也。”

5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解释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6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释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出处 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7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8一气呵成 [ yī qì hē chéng ]

解释 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9徒劳无功 [ tú láo wú gōng ]

解释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出处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10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11身强力壮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

解释 身体强健;精力旺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12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解释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13英姿飒爽 [ yīng zī sà shuǎng ]

解释 英姿:英俊的风姿;飒爽:豪迈;矫健;精神焕发。形容矫健威武;精神焕发的姿态。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14瓜熟蒂落 [ guā shú dì luò ]

解释 瓜熟了;瓜蒂就脱落了。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元气论》:“如二仪分三才,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15水到渠成 [ shuǐ dào qú chéng ]

解释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16年富力强 [ nián fù lì qiáng ]

解释 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17健步如飞 [ jiàn bù rú fēi ]

解释 健步:走起路来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矫健;快得像飞。形容行走迅速。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18年轻力壮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

解释 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

出处 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19勇冠三军 [ yǒng guàn sān jūn ]

解释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20拔山举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21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释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出处 《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22拔山扛鼎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解释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3拔山盖世 [ bá shān gài shì ]

解释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4百万雄兵 [ bǎi wàn xióng bīng ]

解释 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同“百万雄师”。

出处 宋 赵葵《南乡子》词:“束发领西藩。百万雄兵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25雄姿英发 [ xióng zī yīng fā ]

解释 姿容威武雄壮。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26孔武有力 [ kǒng wǔ yǒu lì ]

解释 形容人很有力气。

出处 《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27受益匪浅 [ shòu yì fěi qiǎn ]

解释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28英姿焕发 [ yīng zī huàn fā ]

解释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29神清气爽 [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

解释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30飒爽英姿 [ sà shuǎng yīng zī ]

解释 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清 黄遵宪《题黄佐廷赠尉遗像》诗:“不将褒鄂画凌烟,飒爽英姿尚凛然。”

31燕颔虎头 [ yàn hàn hǔ tóu ]

解释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轩轩云霞气色,凛凛霜雪威棱。熊腰虎背势嶙纈,燕颔虎头雄俊。”

32将勇兵雄 [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 ]

解释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33虎头燕额 [ hǔ tóu yàn é ]

解释 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出处 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头燕额,羞杀他脸似桃花。”

34铁马金戈 [ tiě mǎ jīn gē ]

解释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出处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35龙骧虎啸 [ lóng xiāng hǔ xiào ]

解释 喻气概威武。

出处 清·汉血愁予《崖山哀·胡闹》:“忽必烈坐宝帐龙骧虎啸,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

36龙骧虎步 [ lóng xiāng hǔ bù ]

解释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出处 三国 魏 嵇康《卜疑》:“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

37魁梧奇伟 [ kuí wǔ qí wěi ]

解释 魁梧:壮实高大的样子;奇伟:非常高大。身材健壮高大。

出处 《史记 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38燕颔虎须 [ yàn hàn hǔ xū ]

解释 形容相貌威武。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39燕颔虬须 [ yàn hàn qiú xū ]

解释 见“燕颔虎头”。

出处 唐·白居易《赠李兵马使》诗:“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扬。”

40燕颔虎颈 [ yàn hàn hǔ jǐng ]

解释 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41燕额虎头 [ yàn é hǔ tóu ]

解释 同“燕颔虎头”。

42昂然直入 [ áng rán zhí rù ]

解释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43龙骧虎视 [ lóng xiāng hǔ shì ]

解释 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出处 汉 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

44赫斯之威 [ hè sī zhī wēi ]

解释 赫:显耀。斯:语气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

出处 《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45蹈厉之志 [ dǎo lì zhī zhì ]

解释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出处 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46鹰扬虎视 [ yīng yáng hǔ shì ]

解释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47我武惟扬 [ wǒ wǔ wéi yáng ]

解释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出处 《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48功到自然成 [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

解释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