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互相竞争的成语

形容互相竞争的成语


1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释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2争先恐后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解释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出处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3明争暗斗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解释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4鹿死谁手 [ lù sǐ shuí shǒu ]

解释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出处 《晋书 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5龙争虎斗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解释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6尔诈我虞 [ ěr zhà wǒ yú ]

解释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7物竞天择 [ wù jìng tiān zé ]

解释 达尔文进化论。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

出处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8竞短争长 [ jìng duǎn zhēng cháng ]

解释 指与别人争优劣,比高下。

出处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竞短争长,无复此梦。”

9四郊多垒 [ sì jiāo duō lěi ]

解释 四郊营垒很多。本指频繁地受到敌军侵扰。形容外敌侵迫,国家多难。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10虎斗龙争 [ hǔ dòu lóng zhēng ]

解释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纣起刀兵,谩说吴越相吞并,也不似这一场虎斗龙争。”

11龙争虎战 [ lóng zhēng hǔ zhàn ]

解释 同“龙争虎斗”。

出处 宋·孙光宪《河传》词:“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12并驱争先 [ bìng qū zhēng xiān ]

解释 指竞争高下。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3炫奇争胜 [ xuàn qí zhēng shèng ]

解释 炫:夸耀。夸耀新奇,竞争胜负。

出处 清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火神庙中玉器摊,尤炫奇争胜,贵族妇女及富商外贾多趋之。”

14与日月争光 [ yǔ rì yuè zhēng guāng ]

解释 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5勾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释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6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17棋逢对手 [ qí féng duì shǒu ]

解释 逢:遇到;对手:竞赛中本领不相上下的对方。比喻作战或竞技双方力量水平相当;难分高低。

出处 唐 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18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19针锋相对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解释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20势均力敌 [ shì jūn lì dí ]

解释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21贪得无厌 [ tān dé wú yàn ]

解释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22唯利是图 [ wéi lì shì tú ]

解释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23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释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24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解释 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激烈。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25弱肉强食 [ ruò ròu qiáng shí ]

解释 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吞并。

出处 元 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26层出不穷 [ céng chū bù qióng ]

解释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27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28据理力争 [ jù lǐ lì zhēng ]

解释 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29如火如荼 [ rú huǒ rú tú ]

解释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出处 《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30明枪暗箭 [ míng qiāng àn jiàn ]

解释 比喻种种公开和隐蔽的攻击、伤害。

出处 元 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31寸土必争 [ cùn tǔ bì zhēng ]

解释 寸土:极小的一片土地。一点土地也不让敌方侵占;要进行争夺。形容斗争激烈尖锐和针锋相对。也作“尺寸必争”、“寸土不让”。

出处 《新唐书 李光弼传》:“两军相敌,尺寸必争。”

32争权夺利 [ zhēng quán duó lì ]

解释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出处 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33百家争鸣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解释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34百花争艳 [ bǎi huā zhēng yàn ]

解释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出处 王朔《懵然无知》:“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儿童演儿童看,台上台下天真烂漫,百花争艳。”

35狭路相逢 [ xiá lù xiāng féng ]

解释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

36以强凌弱 [ jǐ qiáng líng ruò ]

解释 凌:侵犯;欺侮。依仗自己的强大或者人多去欺压弱小者。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37决一雌雄 [ jué yī cí xióng ]

解释 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低。进行较量;分出胜负或高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一雌雄。”

38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释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39你追我赶 [ nǐ zhuī wǒ gǎn ]

解释 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出处 《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

40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释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出处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41鹬蚌相争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解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42你死我活 [ nǐ sǐ wǒ huó ]

解释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43争奇斗艳 [ zhēng qí dòu yàn ]

解释 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亦作“争奇斗异”。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44百花争妍 [ bǎi huā zhēng yán ]

解释 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45趋之若鹜 [ qū zhī ruò wù ]

解释 趋:奔赴;旧附快走。鹜:鸭子。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急着赶去。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46强食弱肉 [ qiáng shí ruò ròu ]

解释 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出处 明·刘基《瑞麦颂》:“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扰扰纷纷,强食弱肉。”

47龙战虎争 [ lóng zhàn hǔ zhēng ]

解释 同“龙争虎斗”。

出处 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48两虎相争 [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

解释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出处 《战国策 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 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示例〗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明 徐元《八义记 张维评话》

49桃李争辉 [ táo lǐ zhēng huī ]

解释 桃花与李花竞媚比妍。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

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50万壑争流 [ wàn hè zhēng liú ]

解释 壑:深沟,借指溪流。许多溪水竞相奔流。形容山中胜景。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51优胜劣败 [ yōu shèng liè bài ]

解释 优:优良;与“劣”相对。原指生物界演变进化过程中;优良的获得胜利向前发展;低劣的终于失败而被淘汰。后用以说明人类社会的竞争现象。有时指“弱肉强食”。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一回:“优胜劣败,取乱侮亡,自不必说。”

52争名夺利 [ zhēng míng duó lì ]

解释 争夺名位和利益。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53桃李争妍 [ táo lǐ zhēng yán ]

解释 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时赏玩,各有风光;春赏燕游堂,桃李争妍。”

54斗智斗力 [ dòu zhì dòu lì ]

解释 斗;争斗;智:智慧,聪明;力:气力。用智谋来争胜负,凭力气分胜负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55争短论长 [ zhēng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犹争长竞短。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

56争妍斗艳 [ zhēng yán dòu yàn ]

解释 竞相比美。

出处 郭沫若《丁东草·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57争多论少 [ zhēng duō lùn shǎo ]

解释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58白蚁争穴 [ bái yǐ zhēng xué ]

解释 比喻竞逐名利。

出处 元 马谦斋《沉醉东风 自悟》曲:“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

59群芳竞艳 [ qún fāng jìng yàn ]

解释 竞:争逐。各种花草竞相开放争美。

出处 明·赵弼《青城隐者记》:“时值仲春,群芳竞艳,百卉争妍。”

60争长争短 [ zhēng cháng zhēng duǎn ]

解释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利害得失。

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为利图名呵如燕雀营巢,争长争短,如狼虎竞食。”

61争妍斗奇 [ zhēng yán dòu qí ]

解释 形容百花盛开,竞相化美。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州人相与惊异,交口称说。”

62争名逐利 [ zhēng míng zhú lì ]

解释 争要名誉,侵夺贪求财利。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青衫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

63与物无竞 [ yǔ wù wú jìng ]

解释 谓与世人无所争竞。

出处 《北史·薛辩传》:“湖少有节操,笃志于学,专精讲习,不干时务,与物无竞,好以德义服人。”

64谁是谁非 [ shuí shì shuí fēi ]

解释 犹言谁对谁错。

出处 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65逞妍斗色 [ chěng yán dòu sè ]

解释 形容花儿盛开,竞相逞美。

出处 《红楼梦》第七九回:“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可比。”

66妇姑勃溪 [ fù gū bó xī ]

解释 勃溪:争斗;吵架。儿媳和婆婆争吵。泛指为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比喻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争吵、争斗。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67寸阴是竞 [ cùn yīn shì jìng ]

解释 寸阴:指短暂的时间;是:文言助词,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起把宾语提前的作用;竞:争取。一寸光阴也应当争取,不能浪费。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68争长竞短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 ]

解释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出处 宋·黄庭坚《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分门割户。”

69以大欺小 [ yǐ dà qī xiǎo ]

解释 以:凭借。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群体。

出处 清·李渔《无声戏》第11回:“又怕阿叔一同回去,以大欺小,分不均匀,故此瞒了阿叔,背了乃祖,做了个高才捷足之人。”

70斗艳争辉 [ dòu yàn zhēng huī ]

解释 竞相比赛美丽、焕发容光。

出处 《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只趁事持夸窈窕,斗艳争辉呈面峭(俏)。”

71斗丽争妍 [ dòu lì zhēng yán ]

解释 竞相比赛艳丽。

出处 清·顾禄《清嘉录·山塘看会》:“每会至坛,箫鼓悠扬,旌旗璀璨,卤簿台阁,斗丽争妍。”

72斗艳争芳 [ dòu yàn zhēng fāng ]

解释 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

出处 《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斗艳争芳惟粉黛,当年大小慕乔公。”

73斗媚争妍 [ dòu mèi zhēng yán ]

解释 竞相比赛妩媚艳丽。

出处 清·王韬《淞滨琐话·画船纪艳》:“[鱼轩]中有二女,装束艳冶……斗媚争妍,堪称双绝。”

74斗艳争妍 [ dòu yàn zhēng yán ]

解释 见“斗艳争妍”。

出处 清·归庄《看寒花记》:“因思春夏秋之花,斗艳争妍,逾旬则色衰态倦,甚且有一日半日而谢者。”

75斗色争妍 [ dòu sè zhēng yán ]

解释 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

出处 明·何景明《二月见梅》诗:“巡檐一笑卿相慰,斗色争妍非尔时。”

76触斗蛮争 [ chù dòu mán zhēng ]

解释 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因以“触斗蛮争”喻为私利而争斗。

出处 清·尤侗《注云飞·十空曲》:“竖子英雄,触斗蛮争蜗角中。”

77争多竞少 [ zhēng duō jìng shǎo ]

解释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78雁默先烹 [ yàn mò xiān pēng ]

解释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79争名竞利 [ zhēng míng jìng lì ]

解释 见“争名夺利”。

出处 宋·秦观《自警》诗:“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80争光日月 [ zhēng guāng rì yuè ]

解释 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

81暗里使劲 [ àn lǐ shǐ jìn ]

解释 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

82争长相雄 [ zhēng zhǎng xiāng xióng ]

解释 争相为长为雄。

出处 清·严复《天演论》:“势如争长相雄。”

83让逸竞劳 [ ràng yì jìng láo ]

解释 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

出处 《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84争奇斗异 [ zhēng qí dòu yì ]

解释 竞相争斗,标新立异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吟坛才子争奇斗异,各献所长。”

85乐退安贫 [ lè tuì ān pín ]

解释 谓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出处 唐·司空图《漫书》诗:“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86夸多斗靡 [ kuā duō dòu mí ]

解释 原指写文章以篇幅多、辞藻华丽夸耀争胜,后也指比赛生动豪华奢侈。

出处 唐 韩愈《送陈秀才彤序》:“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

87钻营奔竞 [ zuān yíng bēn jìng ]

解释 钻营:找门路,托人情,以谋取名利;奔竞:争逐。争名逐利,到处找门路。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的功名大都从钻营奔竞而来。”

88大鱼吃小鱼 [ dà yú chī xiǎo yú ]

解释 比喻以强凌弱,以大吞小或层层剥削。

出处 老舍《赵旺与荷珠》:“这样,既能显出剧情的有机发展,也增加了大鱼吃小鱼的一层阐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