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有点难度的成语

形容有点难度的成语


1千辛万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解释 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2好事多磨 [ hǎo shì duō mó ]

解释 磨:艰难、障碍。指好的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许多波折。也指真挚的爱情经常经历曲折。

出处 宋 晁端礼《安公子》:“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3艰难险阻 [ jiān nán xiǎn zǔ ]

解释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4步履维艰 [ bù lǚ wéi jiān ]

解释 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

出处 清 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5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6难如登天 [ nán rú dēng tiān ]

解释 形容难办的事。

7冰解冻释 [ bīng jiě dòng shì ]

解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庚桑楚》:“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

8命途多舛 [ mìng tú duō chuǎn ]

解释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9倒悬之急 [ dào xuán zhī jí ]

解释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10走投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 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11无计可施 [ wú jì kě shī ]

解释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 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12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13惨淡经营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解释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14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出处 《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15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16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解释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17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释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18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9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20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21来之不易 [ lái zhī bù yì ]

解释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

出处 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2十万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释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23健步如飞 [ jiàn bù rú fēi ]

解释 健步:走起路来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矫健;快得像飞。形容行走迅速。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24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5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解释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26无路可走 [ wú lù kě zǒu ]

解释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27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解释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8大敌当前 [ dà dí dāng qián ]

解释 当:面对、正在。强大的敌人就在前面。表示面对危难;处于严重的关头。常用以形容局势严重;不容忽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29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解释 指灾难深重。

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30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31寸步难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解释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离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艰难;连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也作“寸步难移”、“寸步不移”。

出处 元 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

32不尴不尬 [ bù gān bù gà ]

解释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33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解释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出处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34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35趁人之危 [ chèn rén zhī wēi ]

解释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出处 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36一发千钧 [ yī fà qiān jūn ]

解释 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37急人之困 [ jí rén zhī kùn ]

解释 急:解急;救难。解救别人的困难。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难”、“急人之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38千难万险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解释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出处 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39国破家亡 [ guó pò jiā wáng ]

解释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出处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40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解释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41英雄豪杰 [ yīng xióng háo jié ]

解释 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

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42上下交困 [ shàng xià jiāo kùn ]

解释 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 《清史稿 食货志一》:“以中国所有财产抵借外债,积数十年不能清偿。摊派加捐,上下交困。”

43难能可贵 [ nán néng kě guì ]

解释 难能:很难做到;可贵:值得宝贵。本来难做到的事竟然做到了;这是很可贵的。

出处 宋 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44各种各样 [ gè zhǒng gè yàng ]

解释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45百不一遇 [ bǎi bù yī yù ]

解释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46辛辛苦苦 [ xīn xīn kǔ kǔ ]

解释 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见那守分的一日辛辛苦苦,巴着生理,不能勾近得多少钱。”

47毁家纾难 [ huǐ jiā shū nàn ]

解释 毁:毁坏;纾:缓和;解除。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48楚囚对泣 [ chǔ qiú duì qì ]

解释 楚囚:指被俘到晋国的楚人钟仪;后比喻处于危难窘迫境地的人;对泣:相对哭泣。现泛指处于危难窘迫之境的人相对而泣。

出处 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楚囚对泣后千年。”

49不知肉味 [ bù zhī ròu wèi ]

解释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50避难趋易 [ bì nán qiù yì ]

解释 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出处 见“避难就易”。

51避难就易 [ bì nán jiù yì ]

解释 避:躲开,回避。避开困难的拣容易的做。

出处 《元史 文宗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52奋勇前进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解释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53千难万难 [ qiān nán wàn nán ]

解释 犹言好不容易。

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

54费尽心思 [ fèi jìn xīn sī ]

解释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55多难兴邦 [ duō nàn xīng bāng ]

解释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56火海刀山 [ huǒ hǎi dāo shān ]

解释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出处 京剧《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冲上前。”

57万苦千辛 [ wàn kǔ qiān xīn ]

解释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58忍苦耐劳 [ rěn kǔ nài láo ]

解释 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出处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59经营惨淡 [ jīng yíng cǎn dàn ]

解释 经营:筹划营谋;惨淡:思虑深至的样子。苦心经营。指对艺术创作的苦心构思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富人行乐之法》:“然不运则已,一运则经营惨淡,坐起不宁,其累有不可胜言者。”

60陈蔡之厄 [ chén cài zhī è ]

解释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61百世一人 [ bǎi shì yī rén ]

解释 指极难得的人才。

出处 宋 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62关山阻隔 [ guān shān zǔ gé ]

解释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出处 元 郑德辉《 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63冰消冻释 [ bīng xiāo dòng shì ]

解释 比喻困难或障碍像冰融化那样消释。

出处 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而此数十年深锢牢结之弊,一旦豁然,冰消冻释。”

64倒悬之危 [ dào xuán zhī wēi ]

解释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65冲云破雾 [ chōng yún pò wù ]

解释 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66拔丁抽楔 [ bá dīng chōu xiē ]

解释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67攻苦食淡 [ gōng kǔ shí dàn ]

解释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68末路之难 [ mò lù zhī nán ]

解释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69朝升暮合 [ zhāo shēng mù gě ]

解释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8卷:“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朝升暮合过去,那得赢余。”

70难于上青天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

解释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出处 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71世上无难事 [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

解释 天下没有难事。

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72过五关斩六将 [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

解释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