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功绩大的成语

形容功绩大的成语


1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释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2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释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3功成名遂 [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

解释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出处 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4震古烁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解释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出处 清 谭嗣同《仁学》:“称震古烁今之仁政焉。”

5功标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6赫赫之功 [ hè hè zhī gōng ]

解释 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大戴礼·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7丘山之功 [ qiū shān zhī gōng ]

解释 比喻功绩伟大。

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8彪炳千古 [ biāo bǐng qiān gǔ ]

解释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9功一美二 [ gōng yī měi èr ]

解释 功:功绩。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两方面的美名。

10空前绝后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出处 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

11前功尽弃 [ qián gōng jìn qì ]

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12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3劳苦功高 [ láo kǔ gōng gāo ]

解释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14南腔北调 [ nán qiāng běi diào ]

解释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处 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15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16不可磨灭 [ bù kě mó miè ]

解释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17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解释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18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解释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19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释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20急于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解释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21歌功颂德 [ gē gōng sòng dé ]

解释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22满载而归 [ mǎn zài ér guī ]

解释 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

出处 宋 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23人死留名 [ rén sǐ liú míng ]

解释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出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24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5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26卓有成效 [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

解释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绩效果显著突出。

出处 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27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释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28力挽狂澜 [ lì wǎn kuáng lán ]

解释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29举世无双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出处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30前功尽灭 [ qián gōng jìn miè ]

解释 见“前功尽弃”。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31豹死留皮 [ bào sǐ liú pí ]

解释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出处 宋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32名利双收 [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

解释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33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34震古铄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解释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出处 清·谭嗣同《仁学》四六:“美释黑奴而封之……称震古铄今之仁政焉。”

35将功补过 [ jiāng gōng bǔ guò ]

解释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出处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36建功立业 [ jiàn gōng lì yè ]

解释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出处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37村夫野老 [ cūn fū yě lǎo ]

解释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38伟绩丰功 [ wěi jì fēng gōng ]

解释 同“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出处 明·黄绾《明道编》第三卷:“伟绩丰功,笼络一世。”

39功高盖世 [ gōng gāo gài shì ]

解释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出处 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40流芳千古 [ liú fāng qiān gǔ ]

解释 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出处 《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41功高望重 [ gōng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功:功劳,功绩。望:名望,声望。功劳和名望都很大。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受世》:“将军不必怨怅,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42汗马之功 [ hàn mǎ zhī gōng ]

解释 谓战功。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43任重致远 [ rèn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44没而不朽 [ méi ér bù xiǔ ]

解释 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出处 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墓志铭》:“昔子云称李元,常璩叙令伯,皆没而不朽。”

45急于事功 [ jí yú shì gōng ]

解释 指做事急于求成。

出处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

46全功尽弃 [ quán gōng jìn qì ]

解释 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出处 《战国策 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47开国元勋 [ kāi guó yuán xūn ]

解释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48功盖天下 [ gōng gài tiān xià ]

解释 功劳天下第一。

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49不可避免 [ bù kě bì miǎn ]

解释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50舛讹百出 [ chuǎn é bǎi chū ]

解释 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51计功受爵 [ jì gōng shòu jué ]

解释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出处 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

52致远任重 [ zhì yuǎn rèn zhòng ]

解释 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出处 《墨子 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53记功忘失 [ jì gōng wàng shī ]

解释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54记功忘过 [ jì gōng wàng guò ]

解释 见“记功忘失”。

出处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55贪天之功 [ tān tiān zhī gōng ]

解释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56不可胜记 [ bù kě shèng jì ]

解释 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出处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57颂德歌功 [ sòng dé gē gōng ]

解释 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出处 《太平天国·天条书》:“世间享福尽由天,颂德歌功理固然。”

58引重致远 [ yǐn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引:牵挽;致:达到。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59重光累洽 [ chóng guāng lěi qià ]

解释 同“重熙累洽”。

出处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重光累洽,下武嗣文,负扆而化,垂衣以君。”

60计功补过 [ jì gōng bǔ guò ]

解释 计:考定。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

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齐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来项之罪,君子计功补过。”

61列功覆过 [ liè gōng fù guò ]

解释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

62不赏之功 [ bù shǎng zhī gōng ]

解释 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63著于竹帛 [ zhù yú zhú bó ]

解释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出处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64不世之功 [ bù shì zhī gōng ]

解释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功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

65丰烈伟绩 [ fēng liè wěi jì ]

解释 丰:多;烈:功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出处 清·汪琬《代寿洪太傅七十序》:“其品望在乡国,其威名在遐荒,其丰烈伟绩在太史。”

66献替可否 [ xiàn tì kě fǒu ]

解释 同“献可替否”。

出处 《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67光前绝后 [ guāng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出处 宋 楼钥《跋刘杼山帖》:“平生富藏名流翰墨,而独谓杼山先生之书光前绝后,尤秘宝之。”

68遗休余烈 [ yí xiū yú liè ]

解释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同“遗芳余烈”。

出处 宋 欧阳修《尊皇太后册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获承之,以继我仁考之遗休余烈。”

69遗芳余烈 [ yí fāng yú liè ]

解释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出处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遗芳余烈,奋乎百世。”

70殊勋茂绩 [ shū xūn mào jì ]

解释 殊:特出;勋:功劳;茂:美盛;绩:功绩。卓越的功勋业绩。

出处 《魏书·裴叔业传》:“殊勋茂绩,职尔之由,崇名厚秩,非卿孰赏?”

71殊勋异绩 [ shū xūn yì jì ]

解释 殊:突出。勋:功勋。异:不同。指功勋业绩卓越。亦作“殊勋茂绩”。

出处 南朝·宋·何尚之《又答问庾炳之事》:“且自非殊勋异绩,亦何足塞今日之尤。”

72无咎无誉 [ wú jiù wú yù ]

解释 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

73任重至远 [ rèn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易·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74名垂竹帛 [ míng chuí zhú bó ]

解释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 《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75前功皆弃 [ qián gōng jiē qì ]

解释 功:功绩。皆:全部。弃:丢掉。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亦作“前功尽弃”、“前功尽灭”。

76处实效功 [ chǔ shí xiào gōng ]

解释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77唇腐齿落 [ chún fǔ chǐ luò ]

解释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78功若丘山 [ gōng ruò qiū shān ]

解释 功:功绩。若:像,如同。功绩像山一样。比喻功绩非常大。

79掠美市恩 [ lüè měi shì ēn ]

解释 掠美:夺取别人的美名或功绩以为己有。市恩:买好,讨好。用别人的东西来买好。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九:“所谓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其用心要作甚?”

80神功圣化 [ shén gōng shèng huà ]

解释 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

出处 宋·秦观《任臣策下》:“兴利除害甚于嗜欲,攘击奸恶如报私仇,首尾数年之间遂成冠古之治,虽神功圣化敏妙自然,亦此曹献替可否之力也。”

81遗芬余荣 [ yí fēn yú róng ]

解释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出处 《宋书 礼志三》:“爰洎姬汉,风流尚存,遗芬余荣,绵映纪纬。”

82敬事后食 [ jìng shì hòu shí ]

解释 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

83余业遗烈 [ yú yè yí liè ]

解释 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出处 《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84同功一体 [ tóng gōng yī tǐ ]

解释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

85服牛乘马 [ fú niú chéng mǎ ]

解释 役使牛马驾车。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86使功不如使过 [ 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 ]

解释 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