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嫁的年轻妇女
例 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红楼梦》
英 girl;
2.女儿
例 生了个姑娘。
英 daughter;
3.旧时俗称妓女为姑娘
例 做姑娘的,一天从了良,每每比三书六聘的还要遂心。——清·吴趼人《劫余灰》
英 prostitute;
4.〈方〉:姑母
例 原来姑娘死了姑夫,与儿子开着饭店,当见姪儿,来家同坐。——《清平山堂话本》
英 a married sister of father;
5.丈夫的妹妹,小姑
例 诸亲九眷闹丛丛,姑娘小叔闹哄哄。——《清平山堂话本》
英 husband's younger sister; sister-in-law;
1.父亲的姊妹,姑母
引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我辞别了姑夫姑娘,我就出去了。”
引 《老残游记》第八回:“姑娘者,姑母之谓也。”
引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荷香:你是他的姑娘,他是你的侄子,他要叫你‘娘娘’的。”
2.年轻的女子。多指未婚者
引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因老爷人物生得太齐整了,料想那将就些的姑娘配不上,不敢来説。”
引 《红楼梦》第三回:“一面听得人説:‘林姑娘来了!’……贾母又叫:‘请姑娘们。今日远客来了,可以不必上学去。’”
引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姑娘大概是没有人肯配我们的,最好是年青的寡妇。”
3.特指女儿
引 《红楼梦》第六回:“我们姑娘年轻的媳妇儿,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捨着我这副老脸去碰碰。”
引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比方说,我要是有个女儿,要自己选个小人儿,我就会说:姑娘,长住了眼睛,别挑错了人哟!”
4.小妻的别称
引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嬬……曰姑娘。”
5.妓女
引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想来是将纔串店的这几个姑娘儿,不入你老的眼,要外叫两个。”
引 《老残游记》第二回:“就是窰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
引 王统照 《号声·鬼影》:“他却很自得地夸示他对于妓女们的诱力……他更说与他要好的姑娘还是某一个将军的遗妾。”
1.徐州、崇明、象山、南昌方言。指姑母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
2.未出嫁的女子
引 《官场现形记·第三〇回》:“人家养姑娘,早晚总得出阁的。”
近 小姐
3.妾
引 《红楼梦·第三一回》:“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
4.妓女
引 《孽海花·第三〇回》:“老实说,也不过像公子哥儿嫖姑娘一样,吃著碗里,瞧著碟里。”
1.姑娘 (灯笼果)
释 姑娘也叫灯笼果,但不是欧洲醋栗,姑娘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
释 灯笼果,这里是说欧洲醋栗,落叶小灌木,果味酸甜,可加工成果酱和酿制成酒,是珍贵的野生果类,果呈球形,由于果子上有一道道纵向的纹路,犹如灯笼的骨架得名。灯笼果株丛高1.2米左右,果子是一个套着灯笼型荚子的小圆果,比拇指大一点,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时味极酸,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非常甜,可以用来烤果饼,做果酱。灯笼果花朵灯笼果原产秘鲁和智利,但是并不是什么重要得产品。当地人随便吃一点,偶尔也在菜市场看到。但是被广泛的引入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种。果酱和罐头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经常出口。中部非洲国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园。
2.姑娘 (汉语词语)
释 姑娘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ū niang,一般指未嫁的年轻女性。年龄范围一般从刚出生到结婚前,可统称女性为姑娘。姑娘也可特指女儿。
英语翻译 girl, young woman, young lady, daughter, paternal aunt (old), CL:個|个[ge4]
法语翻译 jeune fille, fille (parenté), demoiselle
德语翻译 Mädchen, Mädel (S), Mädchen, Fräulei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