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打草惊蛇
cǎojīngshé

打草惊蛇



词语解释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

1.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水浒传》

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 (fig)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引证解释

1.亦作“打草蛇惊”

语本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虵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谁更敢倒凤颠鸞,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老武赶紧告诉大家,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性急,走漏了风声,打草惊蛇,就会坏了大事。”

《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説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宋 朱熹 《答黄仁卿书》:“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打草蛇惊,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国语辞典

1.语本宋·郑文宝打草惊蛇比喻某甲受到惩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后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对方有所察觉,预先防备

《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水浒传·第二九回》:“空自打草惊蛇,倒乞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网络解释

1.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现代汉语成语,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英语翻译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日语翻译 粗忽 (そこつ)をして相手 (あいて)に感 (かん)づかれている

法语翻译 si l'on remue l'herbe le serpent s'enfuira(trahir son jeu et par là mettre l'adversaire en garde)

德语翻译 auf das Gras schlagen und die Schlange aufscheuchen(schlafende Hunde wecken)

俄语翻译 ворошá пáлкой траву,вспугнуть змею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许仙揭帐丧魂胆,白氏上山取灵芝·双钩格(打成语一)
谜底:打草惊蛇
解析:“蚂蚁”形扣“丶”。

谜面:写稿最忌在午前(打一成语)
谜底:打草惊蛇
解析:“打草”别解为“打草稿”,与“写稿”相扣;“蛇”与地支巳相对,“巳”指上午9时至11时,即“午前”。

打草惊蛇造句

打草惊蛇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