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朱熹的意思 朱熹造句 30字左右

朱熹造句30字左右


  • 1、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 2、圣贤朱熹曾经说过格物穷理,意思就是说每天格一物,追寻事物的根源所在。
  • 3、三个层面均以圣王相传之道统为精神前提,“三统”整合即是朱熹文化世界的终极理想。
  • 4、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 5、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 6、李退溪作为儒学大师,虽笃守朱子学,但他的仁政说却与朱熹的仁政说有很大的区别。
  • 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 8、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 9、程颐的“主敬存诚”,朱熹的“居敬持志”,吴澄的“主静”“慎独”等等都做了强调。
  • 10、在孔子神像前,还供奉着亚圣孟子、朱熹,及孔子的十一位弟子曾参、颜渊等人的神位。
  • 11、首次拜谒李侗之后,朱熹满载着得道的喜悦走马上任,在同安主簿任内小试锋芒。
  • 12、朱熹由衷钦佩,赞叹辛弃疾颇谙晓兵事,并在着作中引用了他诸多论兵的段落。
  • 13、哦,我说为个地圆地方争得面红耳赤呢,原来是和朱熹的天人感应学说起了冲突。
  • 14、朱熹视为畏友,曾对其门人说:以伯恭、君举、同父合做一个,方才是好。
  • 15、朱熹教做人,胡适教为学,同标“勤、谨、和、缓”四字,其中那个“缓”字,尤可深味。
  • 16、这个孝字可不寻常啊,因为它是南宋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书,运笔浑厚,气势恢宏。
  • 1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 18、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朱熹
  • 1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 20、朱熹在静中格物致知;陶渊明在静中悠然见南山;曹雪芹在静中书写诗意红楼。
  • 2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 22、正如宋代诗人朱熹所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23、文章中着重讲了朱熹与张栻这两位大师,他们无疑是是岳麓书院跨时代的精神楷模。
  • 24、何止他们,还有屈原、孔夫子、苏东坡、朱熹、罗贯中、鲁迅文学史上有太多巨人,太多传奇。
  • 25、我最喜欢的两个古人是老子、庄子,最讨厌的两个古人是孔老二和朱熹
  • 26、古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人以石为玉而炫之也。mdash;mdash;朱熹
  • 27、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宋朝:朱熹
  • 28、我们还观赏了朱熹、张栻、王夫之等六大杰出人物的画像和简介。
  • 29、为学之道,不要在穷理之前;穷理之需,必须先读书。mdash;mdash;朱熹
  • 30、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朱熹
  • 31、朱熹训子之道警示着每个人都该务实纳税,也成为后世许多人诚实纳税的指路标。
  • 32、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
  • 33、大凡诚实忠诚,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它的编造轻薄,傲慢猥亵,导人为恶,伤害朋友。朱熹
  • 34、谦虚不是唯唯喏喏,更不是说假话,宋朝朱熹告诫说: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 35、我们依依不舍地上了岸,还去参观了朱熹的纪念馆,和朱熹的塑像合影。
  • 36、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 3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 3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 39、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
  • 40、农历十二月初六,朔风怒号,白雪纷飞,年过半百的朱熹踏上了到台州的旅程。
  • 41、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敏感词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
  • 42、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只有志不立,直是无力。mdash;mdash;朱熹
  • 43、朱熹、张轼、杜甫在橘洲留下千年佳句,曾国藩水练湘兵的号角声依稀徘徊在耳旁。
  • 44、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
  • 45、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 4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 47、但是这深层的意思,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喜欢了朱熹和它的这首诗。
  • 48、半亩方塘后面是文公祠,文公祠里面有朱熹爷爷的雕像,那眼睛炯炯有神,气宇轩昂。
  • 49、读书的方法没有他,只是心胸开阔,反复细玩,为有功耳。――朱熹
  • 50、看历史上,做到了做人与做学问并重的也不在少数,且不提圣人孔子,也不提朱熹
  • 51、朱熹又一次席地而坐,饶有兴趣的看着不时涌出的水泡,竟不由地感慨。
  • 5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 53、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宋朝:朱熹
  • 5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 55、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 56、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朱熹
  • 57、他帮宁宗上台,自己成为宰相,然后罢免赵若愚和朱熹,即庆元党禁,宣布道学为“伪学”。
  • 58、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 59、朱熹尝言: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
  • 60、无论是欧阳修的绝统说还是朱熹的无统说,都是与五德终始的基本理念相冲突的。
  • 61、皮皮鲁的这种精神,我们一定要学习。难怪朱熹说的:朋友,以义合者。
  • 62、早在南宋,我国着名的哲学家朱熹便谆谆教育子女:国课早完,虽囊空虚,独有余庆。
  • 63、白鹿洞书院为南宋着名的哲学家、理学家朱熹所创建,历代出忠臣,是历代的最高学府。
  • 64、朱熹的理学,本四书退五经,并为四书立注,成为读书人入仕登科的准则。
  • 65、古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人则以石为玉而耀眼。mdash;mdash;朱熹
  • 66、800多年前,宋代着名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曾在龙海白云岩讲学留墨。
  • 67、舅舅告诉我这些人都是古代的文化名人,朱熹、陆九渊还到我们湖南讲过学。
  • 6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 6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 70、我不经想起朱熹大诗人的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7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 72、为了纪念朱熹爷爷,政府投入近二千万元资金,在水南新建了朱熹公园。

词语解释

朱熹[ zhū xī ]

1.(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主张启发式教育方法,反对死记硬背。对经学、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也有研究与贡献。著作有《四书集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朱熹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