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朱熹的意思 朱熹造句 40字左右

朱熹造句40字左右


  • 1、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朱熹朱夫子的话未必对,但是这个天下是属于男人的,那么,它便是对的。
  • 2、邵雍借天言人的学说,被程颢誉为“纯一不杂”的“内圣外王”之学,被朱熹称是“天挺人豪”构筑的“醉里干坤”。
  • 3、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 4、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 5、看,书院里讲坛上方的两把红木雕花座椅,好似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轼、王阳明讲学余音犹在。
  • 6、尽管钱大昕对宋明理学的很多范畴提出质疑,但他对朱熹、王阳明正心诚意、主敬立诚的思想又十分推崇。
  • 7、作者不仅深入论述了朱熹学术思想,而且花大功夫系统疏理了朱子思想资料,夹叙夹议,精微邃密。
  • 8、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朱熹 
  • 9、体用合一、内圣外王并重,与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陆象山的心学、吕祖谦的婺学,同为南宋地域文化的奇葩。
  • 10、和乐爱国教授的一席谈,让记者抓住了重点,发现了朱熹学术上的闪光点,特别是跟现代思潮合拍之处。
  • 11、于此配套的是他规定科举考试不再以朱熹的注释为标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要求统一答案。
  • 12、第二部分以洪兴祖、朱熹为中心,结合历史背景、个人遭际等分析在宋代产生的尊屈与抑屈的争论。
  • 13、南宋时朱熹曾路过暗山,题名于暗潭石崖“暗潭水涌天心月”后有对句“转山石卷岭头云”,清建寺把联刻于寺联。
  • 14、古有虎门硝烟的英雄林则徐,坚持抗清,收复台湾的爱国者郑成功,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
  • 15、油菜花、桃花、梨花竞相开放,五彩缤纷,我不禁想起朱熹写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16、武夷山的文化底蕴离不开朱熹朱熹从14岁到这里,直至71岁去世,经历了从学、着述、授徒生活了五十余年。
  • 17、也曾有古时的多位诗人在此留下墨宝,比如:李商隐、范仲淹、朱熹、陆游、辛弃疾、徐霞客等名人。
  • 18、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 19、这是着名诗人朱熹说的,我深有同感,已逝去的童年再怎么追也追不回来,只能回忆,便害回忆。
  • 20、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读书,自有个捷径法,便是误人的深坑也。朱熹
  • 21、更是断送无数人美好前程,朱熹却不然,他放弃了功名利禄的诱惑,独守灵魂的一方乐土。
  • 22、后来,此事惹得朝野议论纷纷,同时也震动了孝宗皇帝。朝廷将朱熹调至别处为官,派岳霖接任其职。
  • 23、然而,朱熹在武夷山的五十多年时间里为武夷山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人杰地灵。
  • 24、朱熹不知这方水塘是不是或如何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将源源不断的活水输送全身,只觉得对它有无限赞叹。
  • 25、之后我们又到了国学馆,里面有许多古代名人的雕像,有李白、白居易、孟子、朱熹、孔子和孔子教学生的一个房子。
  • 26、在这些书院里都一尊朱熹的塑像,正手握书卷用那深逐的目光叮咛我、嘱咐我要勤学好问。
  • 27、院内展览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学艺术作品,放下脚步慢观赏、细细品味。
  • 28、还有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 29、学者必须先下定决心。今天这么悠闲的人,只是把学习从来没有做过什么,遇到麻烦就乱打,这只是志不立。朱熹
  • 30、青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时间不能轻,没有意识到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mdash;mdash;朱熹
  • 31、来到第三个院子,就看到了主堂,主堂左右两边的展厅是写出:朱熹创作的书院共有40多所。
  • 3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 33、游完朱子文化园,我感慨万分。决定要多看书,认真学习。成为像朱熹一样的孝、忠、廉、洁的人。
  • 34、据说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里还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着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
  • 35、程颐兄弟与朱熹,是理学的大师;申韩,即申不害与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黄老,即黄帝与老子,是道家的别称。
  • 36、朱熹寓居紫阳楼时,每次外出讲学、会友都要经过这条小巷,不知曾有多少玄理妙思从窄巷涌出。
  • 37、主试官看重赵熙的文才,担心他的名字犯了先贤朱熹的名讳,而与功名有碍,为他改名为“熙”。
  • 38、肯之子蒙卿,咸淳元年进士,调江阴军教授,蚤受业色川阳恪,为学淹博,着书立言,一以朱熹为法。
  • 39、朱熹把知仁勇视为并行而不可缺一的三种品德,勇与知仁融汇贯通,意味着完美人格的确立。
  • 40、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 41、漳州文庙不仅有南宋的朱熹在此讲学,郑成功、黄道周在这里的祭祀孔子而且孔子的后裔也曾居住在这里。
  • 42、游人只合江南老!这不,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缱绻余干而乐不思蜀!朱熹,刘长卿,苏轼,陆羽
  • 43、再接下来就是大广场了,一座巨大的朱熹雕像,矗立在公园的广场中央,面向前方,形象庄重肃穆,左手持卷。
  • 44、我爬这么一百多个台阶都觉得累,回想当年求学之人不远千里地来拜朱熹为师,真不容易啊。
  • 45、每到节假日,朱熹公园吸引了许多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偶尔还能见到黑皮肤的外国游客。
  • 46、朱熹步行来到了方塘边,凝视着只有半亩大的方塘,但水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 47、我酷爱读书,以朱熹、莎士比亚为榜样,小学六年读了不少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不平常的事情。
  • 48、确实,我看到了考亭村里朱熹老师当年的民居也被保护起来了,可惜,是做成饭馆,没什么文化味。
  • 49、古代中国的李商隐、范仲淹、朱熹、陆游、辛弃疾、徐霞客等名家都在武夷山留下各自的墨宝。
  • 50、五夫大家都很熟悉,那里不仅诗人云集,有朱熹,刘子羽等,而且春夏秋冬的景色也很迷人。
  • 51、敬字是圣门第一义无事可做,敬在里面;有事可做,敬在事上,有事可做,我的尊重没有间断。朱熹
  • 52、朱熹和他的学生们经常在这里清洗毛笔呢!仔细瞧瞧还真是呀,洗墨池里依稀可见墨汁的痕迹哩!
  • 53、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融会贯通。mdash;mdash;朱熹
  • 54、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熹
  • 55、问渠哪得这么清,为有源的活水来。mdash;mdash;宋bull;朱熹bull;观书有感
  • 56、王阳明小时候非常喜欢圣贤之道,尤其是朱熹的书,他的父亲王华非常高兴,以为儿子要努力读书。
  • 57、人们见这些话见得久了,内心自然就有了学习的榜样,于是李白、柳宗元、朱熹这些大家便前赴后继地出现。
  • 58、于是,经过他多年的潜心研究,他把从朱熹学说得到的观点与自己的格调融为一体形成了心学。
  • 59、在这个假朞里我游览了好多个地方,有厦门的植物园、福州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尤溪的朱熹公园。
  • 60、大学者朱熹对待学问从来就不知足,他穿简朴的衣裳,吃粗茶淡饭,满室是书香,满腹是才情。
  • 61、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朱熹朱夫子的话未必对,但是这个天下是属于男人的,那么,它便是对的。
  • 62、灵气,到此观光小住,如抗倭名将张经、明代状元翁正春、闽剧始祖曹学佺、宋理学大师朱熹等共30多位。
  • 63、它既饱尝了当年汉军南下平叛时的滚滚征尘,也目睹了朱熹经常登临关山的奕奕风采。
  • 64、徽州是朱熹的故乡,那里的人讲究纲常,讲究灭人欲,女人躲进闺房成一统,男的见了母猪都直撅撅的。
  • 65、他把设在公园中的办公室起名为“一息斋”,取朱熹的“一息尚存,不容稍懈”之义,足见其倔劲。
  • 66、原来,他叫朱琪,是南宋朱熹的第27代传人,他的绝活就是祖传的手艺捻纸,我刚才看到的脸谱就是出自他手。
  • 67、毫无疑问,读书的人必须教有疑,有疑的人必须教有疑,但毫无疑问,他们在这里取得了进步。朱熹
  • 68、译文】:“何不彻吗”朱熹注释:“一个男人接受田地一百亩,而与同沟共井的人通力合作,计算田亩平均收。”
  • 69、朱熹的训子之道,不由得让我们敬佩他尽职尽责,为他人着想,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心安理得,值得我们学习。
  • 70、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的中集中了大量海内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大师朱熹、张栻、王阳明。
  • 71、我一看到小闹钟就想起了朱熹的名言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呀!我要珍惜时间,不荒度每分每秒。
  • 72、朱熹收好书,绕了过去,往池下一看,原来有一个不起眼的空洞在源源不断地向池内输送活水。
  • 73、朱熹对税收都这般热情,那么,我们现代人呢?我们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依法纳税、自觉纳税。
  • 74、在朱熹来到长沙的第二年,他的学术被朝廷宣判为伪学,第三年,他的学生被逮捕,第四年,伪学升级为逆党。
  • 75、宋、明两代九峰山的人文景物极多,相传朱熹等人曾在此讲学,为原本风景秀美的九峰山增添了一丝文化气息。
  • 76、学者须先立志。今日因此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 77、今天就游览到这里,游客们去宾馆好好休息吧,明天游览朱熹创办的武夷宫、水帘洞、蛇园等等。
  • 78、展览厅旁是朱熹讲学授业的地方,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站在书展旁,他的身后是孔子的画像。

词语解释

朱熹[ zhū xī ]

1.(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主张启发式教育方法,反对死记硬背。对经学、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也有研究与贡献。著作有《四书集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朱熹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