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不求甚解的意思 不求甚解造句 50字左右

不求甚解造句50字左右


  • 1、为了侭快了解这部小说的情节,我只能先不求甚解地翻阅一遍,至于其中的写作技巧,只好待以后再仔细分析了。
  • 2、萃清小学相关负责人说,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 3、每当我有空闲时,就会埋头攻读,虽然有时读的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但是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4、现在,我不再不求甚解地背古诗,也不再用那些搞笑的谐音去背古诗。与诗词相伴,让我们一同品味祖先留下的智慧瑰宝。
  • 5、从最初的不求甚解到现在的钻之弥深,国学经典一直陪伴着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也不断向我们出着难题,激励我们翻越山丘。
  • 6、钩心斗角,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只为五斗米而令我陶潜折腰?纵然伴月荷锄归,即使草盛豆苗稀,但我悠然见南山,不求甚解,乐在其中。
  • 7、借搞笑去反省现实,是"哈痞"的理念。香港流行即食文化,最紧要够"抢"够"爆",不求甚解笑完就算。现在还有多少人有兴趣去"探讨社会"?
  •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认真,遇事必须详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到头来肯定张冠李戴,笑话百出,有时甚至会犯大错。
  • 9、当代社会,人们仿佛都进入了一个快生活的节奏,做事似囫囵吞枣,只求明白大概,却不求甚解。但静心思考,慢些有何不好?
  • 10、在书海中,我明白了读书并不需要去明白书中的意思,而是要用心去读。曾经陶渊明书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11、中国人学英语完全出于一种攀比心理,并且很完美的继承了陶渊明师父的不求甚解,并把它发扬光大,有过之而无不及。
  • 12、我读书是不求甚解的,也有苦不堪言的时候,总希望读书求乐,培养顺乎情趣的读书性格,也许求知自能水到渠成。
  • 13、这是陶渊明的读书心得,那么这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是否就是不认真呢?不是。读书的目的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 14、我们每天得到的知识虽多但都只是表面的,让我们变得不求甚解,有时会被朋友圈里一些错误的观点所误导,缺少了主观的判断能力。
  • 15、为了尽快了解这部小说的情节,我只能先不求甚解地翻阅一遍,至于其中的写作技巧,只好待以后再仔细分析了。
  • 16、学校中让必读的书,也只好硬着头皮去读,但也不过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 17、这时,做得清楚的人也亢奋,愁着光阴不够用;而不求甚解的那拨人同样也亢奋,焦灼着何时方才能把题目写得清楚。
  • 18、喝酒吟月,他一人想要对抗整片黑夜!他似乎是个奇人:家徒四壁却不做官,做官而不慕荣利;种豆躬耕仍好读书,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 19、小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的书。可那时候我觉得看书很没意思,也很无聊,所以,我根本就没有用心去读,也都只是不求甚解
  • 20、押一口茶,细品舌尖上一股恬淡,有时候,幸福如此微妙,不求甚解的读书,每每会意便欣然不已,书给我的,不仅是精神食粮,更是一种满足。
  • 21、可我却总是令他们费尽脑筋尽管长辈们反复解释,我还是不能完全听懂,基本每次都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词语解释

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

1.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无贬义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现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

不求甚解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