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典故的意思 典故造句

典故造句


10字左右

  • 1、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 2、便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
  • 3、成语“新亭对泣”的典故地紧邻该路。
  • 4、典故观今宜鉴古,警言行道莫偏旁。
  • 5、木马计是古希娜着名的历史典故
  • 6、他给我讲解了“谈霏玉屑”的典故
  • 7、羯鼓声:暗用唐玄宗击羯鼓催花典故
  • 8、蒋干盗书,成语典故
  • 9、二桃三士是春秋典故,比喻借刀杀人。
  • 10、典故只许州官放火。

20字左右

  • 1、这首诗里堆砌了大量典故,显得太过矫揉造作。
  • 2、他对文史典故非常熟悉,遇到写作需要时,便可信手拈来。
  • 3、古人有以撒盐和柳絮喻大雪纷飞的典故
  • 4、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这个典故,主题就更突出了。
  • 5、毛泽东运用“愚公移山”的典故,目的是以古喻今。
  • 6、这篇文章滥用典故,有些句子读起来有晦涩之感。
  • 7、写文章用典故过多就有堆垛死尸之嫌。
  • 8、典故“夷门抱关”就是由此概括而来,成语“虚左以待”也源于此。
  • 9、孟母择邻这一典故,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 10、典故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可分为事典、语典两类。

30字左右

  • 1、他讲起历史典故来总是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被大家视为“立地书厨”。
  • 2、正因为此,前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后有“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的典故
  • 3、典故张敞画眉与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合成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 4、”上联以周瑜比蔡锷,隐用“周郎顾曲”典故,表达作者与蔡锷的知音之交。
  • 5、白的,就记下来。事实上,用了很多典故的诗不一定是好诗,好诗多是仿佛脱口而出。
  • 6、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拾葚供亲”“扇枕温衾”是两则孝顺父母的典故
  • 7、八、西汉开国功臣,“拔旗易帜”“背水一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成语典故均与其有关。
  • 8、中原文化,底蕴深厚,‘卖剑买牛,休养生息’的典故就产生于河南。
  • 9、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 10、“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夸父逐日”、“夜郎自大”等出自怀化的典故和传说,世所皆知。

40字左右

  • 1、中文里的成语多得不胜枚举,而且大部分都是不知典故就无法了解真正的意涵,让外国人学起来倍感辛苦。
  • 2、楚孝风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用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典故作比,羞臊的黄盖满脸通红。
  • 3、“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 4、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 5、孔子被颂称为“万世师表”,该书房则以紫檀为体,将“夹谷会齐”、“五乘从游”、“在陈绝粮”等典故融入了其中。
  • 6、仉氏含辛茹苦,为教育年幼顽皮的孟轲,留下了杀豚不欺子、三迁择邻、断织劝学的着名历史典故
  • 7、许地山的作品直接引用宗教典故、宗教词汇,同时大量借用了宗教文化的意象、原型,隐喻了深刻的宗教义理。
  • 8、这条文化长廊约有50米长,分成了三段,两边的墙壁上面雕刻着“忠孝双全”、“上书救父”等二十四个孝道的典故
  • 9、许多地方名小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的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历史事件相联系。
  • 10、“铁骑”句,用淝水之战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来形容八路军把日寇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50字左右

  • 1、借刀杀人、借客报仇、借花献佛、借箸代筹……这些被收入辞书的古代典故,每一条都记载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 2、有个故事讲一位秀才去买驴,要写张简单契约,他一连写了三大张还没有写到“驴”字,尽是些无关废话,留下了“三纸无驴”的典故
  • 3、王林教授借“千金市骨”这一典故指出,雨花区要勇于兑现,舍得花钱,在长沙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形成扶植产业高端化的示范效应。
  • 4、屋檐卷棚顶,屋脊灰塑,封檐板金木雕,檐枋或雕花鸟走兽,或雕历史典故人物,尽管因年岁已久失去光彩,但图案人物神情仍形象逼真。
  • 5、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是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又有多少的历史典故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 6、曾子避席、圯上受书、程门立雪……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经典故事,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
  • 7、他骑上自行车,带着干粮,到潍河两岸的村镇走访年长者,探寻峡山潍水地带的神话传说、风土民情、名人轶事、人文典故、方言谚语。
  • 8、你别看国外的职业联盟很火就以为在国内也能行,南橘北枳的典故你应该知道,淮南的橘移植到淮北结出的是苦涩的枳。
  • 9、袁绍出身高贵,对文章典籍十分熟稔,董卓乱政前,他在洛阳,来往的宾客多为世家华族,众人谈起典故以古讽今,无不如数家珍。
  • 10、在本诗帖中,米芾引用了“吴刚伐桂”的典故,谈到若非吴刚日复一日不停砍伐桂树,快速生长的桂枝必定撑破月轮。

60字左右

  • 1、典故是一种历史化隐喻,其原义的具体情节常被抽象化,并且与所描述的现时事件发生喻义上的冲突或错置,映现关系也处于隐含状态。
  • 2、孔孟非的脸上汗水涔涔,他想用手擦擦,但也许是站了太久,身体有些麻木,竟是一时失去平衡,栽倒在地上,道:“这……这是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
  • 3、莒地自古尚义,莒鲁会盟、勿忘在莒、卧冰求鲤等典故流传至今;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许多像“横山母亲”这样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涌现出众多支前模范。
  • 4、酷暑严寒挡不住,星光灿烂有典故;高温热浪挡不住,淡定心情够知足;工作烦扰挡不住,冰棒冷饮阳伞护;亲爱朋友奈何故,夏日炎炎保风度。亲爱的,夏天快乐!
  • 5、作者使用了一种称为“剪裁法”的写作手法,风格新颖独特,并夹杂了大量典故、方言、俚语、黑话、双关语、文字游戏等,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 6、未进正园,已闻木樨甜香,园中陡阶缓坡、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假山古树、花窗漏景疏密有致,700多米的长廊每根梁上彩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典故,精巧细腻。
  • 7、而在靠近小溪的位置,居然还能看到几只木制的茶盏,放在小巧的木制托盘上,仿佛古时曲水流觞的典故一般,在潺潺的溪水中兀自打着转。
  • 8、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 9、何以琛,你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叫赵笙默,赵就是那个赵,笙是一种乐器,我的名字有典故哦,出自徐志摩的诗。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顾漫
  • 10、王仲荦先生很早便开始了对该书的注释工作,前后耗时数十年之久,翻阅了二十五种文史要籍,对书中的用事典故、甚或词语出处都作了详细的辨释。

70字左右

  • 1、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正因为此,才会有“一言九鼎”的成语,才会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佳话,才会有“孟母不欺子”的典故。古人做到了,后人又怎能忘却?
  • 2、学步桥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现在学步桥已经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更成了人们早晚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 3、最后,你绕过食堂到新教学楼。一下课,一年级的小朋友陆续走出教室,每当我看见,都很留念以前上一年级的美好时光。旁边就是猗兰廊,写着许多的古诗和成语典故
  • 4、从三楼到一楼,墙面上悬挂着100多个镜框,展陈了有关汉服典故的文学和图片,一张张看下去,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它背后的传统礼仪民俗。
  • 5、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向来讲究文明,孔融让梨等典故,妇孺皆知。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的文明更为重要,让我们携手共创文明之城,沿着文明的足迹,步步前行,描绘文明之景!
  • 6、其实,有人做过实验,在秋天夜晚当真用萤火虫照明看书,结果是十分糟糕,根本无法看清,更别说阅读了,然而我们却不知道,还以为真有可以萤火当油灯的典故,并且一代代的传为佳话。
  •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典故让我了解到了英雄豪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的希望去继承,去发扬光大,而自古多豪杰,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他们的爱国分光吧
  • 8、知道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吗?一个是东汉的着名政治家孙敬,年青时勤奋好学,在学习时怕睡着把头绑在房梁上,一低头睡觉就会醒,就会继续学习最终功成名就。
  • 9、语言表达也颇见功力,清丽、洒脱,个别语句富有诗一般的意境,尤其是把李白的诗句、生活典故巧妙、自然地融合到行文之中,为己所用,能够看出习作者有着较为丰厚的文学文化素养。
  • 10、江南多水,故江南多桥。江南的桥好似并非连接两岸的纽带,而是一种不可磨灭的文化,每一座都有着不同的典故,而正是因为这些美好的典故,桥在江南被赋予了另一种使命。

80字左右

  • 1、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个很好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 2、等龙灯离开后,爷爷给我讲述了关于龙灯的典故:爷爷家地处有名的鱼米之乡,因此,既需要龙来保护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也需要龙来保护不发洪水;因此每年春节都会进行舞龙表演,就像端午划龙舟一样。
  • 3、在我懵懂的记忆里,那是一本厚厚的,有图画的,配有拼音,典故的书,当时母亲以为我是被书里色彩斑斓的图画所吸引,但其实真正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一则又一则内容丰富的故事和从中给人启示的中华美德。
  • 4、通过秋收起义、朱德的扁担、巧渡金沙江、过草地、党的七大、周恩来的茶缸盖、朱老总的一次视察等脍灸人口的红色经典故事让从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我了解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那些革命前辈的艰辛。
  • 5、直到今天我才能给自己几个像样的解释:1本人思想肮脏之极,一个歌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经典故事进了我的脑就被肮脏的思想改造改造成龟公与兔子的赛跑,动机是自娱自乐。
  • 6、最有特色的就数这长廊了,它们纵横交错着,长廊一面临街,一面临店,在夏天为人们挡住了灼热的阳光。不仅能避开烈日,还能欣赏沿街的各色特产,热情的店主会向你介绍这些食品的典故,甚至请你品尝。
  • 7、这一天天气格外的舒服,我们全家总动员去龙宫大白鲸玩,龙宫大白鲸是一个游乐场。西游大道是去那里的必经之路,这条路颇具特色,每个公交站台都是一个西游记典故,造型生动逼真,非常唯美。
  • 8、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之下,长辈们在一起聊聊生活,聊聊生意,不亦乐乎,更年长的长辈每年都会给我们这些小孩讲一些典故,比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吴刚伐树等等,这些故事对我来说早就不新鲜了。
  • 9、悬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是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而这个故事也充分说明了勤劳对我们的重要性。
  • 10、我最喜欢在寂静的夜晚、皎洁的月色下,坐在凉风习习的庭院中,品着茶,翻开一本记载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书籍,感悟历史长河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从而在许多千古流传的历史典故中,有所启发和体味。

90字左右

  • 1、自从开始录制成语故事,不仅让我学习了许多新成语,而且因为很多成语故事的典故我都在历史故事书上看过,记忆的就更牢固了。有时候,我会阅读课文,这也加深了我对课文的理解。我还会读一些散文,来抒发我的感情。
  • 2、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成是功的积累,功是成的基础。作者选取了王羲之、李时珍和司马迁三个名人和滴水穿石这个典故来说明了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自私的,对于奋斗者来说是公平的道理。读完此文,我陷入了沉思……
  • 3、我的读书范围十分广泛,在我的书柜里,既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教育类书籍,有神秘有趣的动物小说,有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也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故事,甚至还有如何调整好心态的书籍我喜欢那种沉浸在书海中的感觉。
  • 4、每每看到这个典故,就想起了家乡后山上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当地人都叫它映山红。在这芬芳四溢的四月家乡后山上的杜鹃花正盎然怒放。远远望去红彤彤的一片连一片,仿佛织女把粉红的绸带系在半山间。
  • 5、这个季节,坐上画舫式的游轮,听着导游一路给大家讲解的无锡环城运河典故,船儿经过西水墩、南长桥、羊腰湾我们不时跟随导游走进历史,又不时被眼前的景色拉回到现实,一圈水路又回到运河公园的码头,大家还仿佛水上飘摇呢。
  • 6、向上走,怪石越看越多。上前仔细端详,有的象个青色大蘑菇,有的活象灰色小动物,还有的干脆赖在两块山石之间任人怎么担心就是不下来。盘山不仅怪石各异,而且有很多典故,让人在惊叹之余免不了对历史的触摸与向往。
  • 7、时间可过得真快,想去年的腊八,我还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呵呵。昨天发短信的时候,居然有位大哥问我,腊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不过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腊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没好到哪里去。
  • 8、沿着白堤一路西行,导游机自动感应,随着我们的步伐,将宝石山、平湖秋月、中山公园、浙江博物馆、西湖美术馆、楼外楼、西泠印社、秋瑾墓等景点一一作了介绍,包括这些景点形成的年份、特点、相关的历史人物典故、诗句等,内容十分详细。
  • 9、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男生继续前行,两旁风光无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郁郁葱葱,一眼望去,是此起彼伏的绿浪,双目饱览风光,痛快!前面又是一个烽火台,不禁想起幽周王烽火戏诸侯,孟姜女哭长城等典故,自然升起三分惋惜。
  • 10、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美德,有关诚信的典故比比皆是,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

100字左右

  • 1、而我的母亲一直站在写字椅的后面陪着我,因害怕打扰我一声不吭、一动不动,我写几个小时她就站几个小时;等我写完之后,她才会就那些我所纠结的词、语句一一回答!这使我懂得了许多词的典故、含义以及对写作的激情更加高昂了。
  • 2、我们戴着耳机听着新歌;手机里QQ群,微信群不停闪烁,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新闻频道、自媒体实时推送着最新的新闻,亟不可待地恳求着关注;生活百科、学业难题、过去的典故、未来的科技,各种已知未知,百度一下答案一秒呈现。
  • 3、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官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没有非凡的意志,它就不能成为一种气候,否则就不会有躺着工资和勇气吞下吴的典故。如果你想做点什么,你必须做点什么,永远不要勇敢,勇敢。忍受羞辱意味着忍受羞辱,承担沉重的责任。与你的对手竞争是,你永远不能承认失败,如果你甚至宣布承认失败,那么你真的完全失败了。只要你永远不会承认失败,你就会有希望,即使没有希望,精神也是值得称赞的。
  • 4、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典故、故事使我懂得了其实生活中大到社会;小到和我们各自的家庭里处处都有注重和讲究礼仪的地方,如见义勇为、文明谦让、乐于助人、尊重师长、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爱护公共财物、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等……
  • 5、一只猴子太大画不下,为何不画一群猴子呢?我不禁激动起来,而细一想,既然画了一群猴子,为何不用这一群猴子来体现一个典故:猴子捞月呢?于是,我知道同学将这块大版面又划分成几小块,又交代了在哪个地方画哪些东西后,我有在一旁静观绘画过程。
  • 6、您五岁时开始诵读经典,一日三次,不也一路坚持下来了吗?没有这几年的坚持,您能认识那么多汉字?能活学活用那么多词语?能知道那么多典故?要说苦,爸爸是不是比您更苦?有时候,我在学校讲课都讲得嗓子冒烟了,回来还不是照旧捧起经典同您一起诵读。
  • 7、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雨花台、莫愁湖公园秋游,你没有急于去超市给我买秋游食品,而是打开电脑,给我查找有关雨花台、莫愁湖的资料;并且告诉我:游览景点不要走马观花,不仅要看风景,还要知道每个地方的典故和发生的故事。
  • 8、从上了三年级开始,我看到和我年龄相仿的同学都已经看了很多书,他们能说出许多有趣的故事,还能知道许多历史典故,和我们在一起总是滔滔不绝有讲不完的东西,好像一个宝库一样,我一问,才知人家看的书有自己的身高那么多了。
  • 9、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代的小故事:东施在集市上看见了生着病的西施觉得他这个样子别有一番风韵,就学着她的样子一边捂着肚子一边从集市上走过,西施的样子令人怜爱,而她因盲目模仿西施却只留下了个‘东施效颦’这样令人嘲笑的典故
  • 10、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去那了?诚信又被遗弃在那个角落?在你的心还是我的心?如果,诚信真的失落了,世界会怎么样?社会又如何?人类怎么办?世界会倾斜吗?社会会颠倒吗?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人。

词语解释

典故[ diǎn gù ]

1.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

引用典故。

典故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