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典故的意思 典故造句 40字左右

典故造句40字左右


  • 1、中文里的成语多得不胜枚举,而且大部分都是不知典故就无法了解真正的意涵,让外国人学起来倍感辛苦。
  • 2、楚孝风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用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典故作比,羞臊的黄盖满脸通红。
  • 3、“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 4、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 5、孔子被颂称为“万世师表”,该书房则以紫檀为体,将“夹谷会齐”、“五乘从游”、“在陈绝粮”等典故融入了其中。
  • 6、仉氏含辛茹苦,为教育年幼顽皮的孟轲,留下了杀豚不欺子、三迁择邻、断织劝学的着名历史典故
  • 7、许地山的作品直接引用宗教典故、宗教词汇,同时大量借用了宗教文化的意象、原型,隐喻了深刻的宗教义理。
  • 8、这条文化长廊约有50米长,分成了三段,两边的墙壁上面雕刻着“忠孝双全”、“上书救父”等二十四个孝道的典故
  • 9、许多地方名小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的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历史事件相联系。
  • 10、“铁骑”句,用淝水之战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来形容八路军把日寇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 11、仉氏含辛茹苦,为教育年幼顽皮的小孟轲,留下了杀豚不欺子、三迁择邻、断织劝学的着名历史典故
  • 12、主公这件事做的太冲动了,岂不闻逆取顺守,顺者昌逆者亡的典故,古语云:以顺讨逆,攻无不克。
  • 13、杨时师承程颢、程颐,位列程门四大弟子,着名的历史典故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的主人公,就是他。
  • 14、玛利亚连‘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典故都不知道吗,感情的深厚不是靠时间长短来判断的!
  • 15、唐鲁孙说前清典故,提到梅兰芳去北平恩承居,必须点鸭油素炒豌豆苗,豆苗都用嫩尖,翠绿一盘,腴润不见油。
  • 16、古有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怀素“笔冢墨池”的典故,但凡书法之大成者,无不勤奋揣摩,专心体悟。
  • 17、日常私通故事的赤裸裸的描绘扩展成英雄史诗般的宏大,来自圣经或文学作品的典故层见迭出。
  • 18、“啜菽饮水”、“衔环结草”、“投桃报李”、“一饭千金”等典故和成语,都在诠释着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深刻内涵。
  • 19、去海南省国营珠碧江农场中学的小面包车上,昶言大哥哥给楠雯和梓宇讲述了“貂蝉满座”的历史典故
  • 20、圯上受书、程门立雪……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经典故事,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
  • 21、“卧冰求鲤”等典故流传至今;革命战争年代则有“横山母亲”的动人事迹,以及众多支前模范。
  • 22、在宁远文庙,高浮雕镂空工艺的精美石雕和“书中自有黄金屋”、“师承重业”等千载典故让踩线团折叹不已。
  • 23、今天要挖掘报道的成语哀梨蒸食,就是一个只知道发源于古时南京城却无法为其在南京安家的成语典故
  • 24、历来流传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典故,也是说张芝习字的故事,后世有误传为王羲之的。
  • 25、除了这些大家熟悉的“典故”外,还有一些反映潮汕风土人情的“泥安仔”,“喝工夫茶”、“挨磨”、“打笼”等等。
  • 26、所谓求签问卜,解决疑难,解签人通过讲解签文里古人的故事和典故,开导求签者,帮助他们打开心结。
  • 27、他在这本书的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天高气爽,秋风凉,忽然有了故乡之思,又想起了莼羹鲈脍的典故
  • 28、这首诗寥寥二十八个字,看似平凡无奇,没有独特的典故,细细读来字里行间却都蕴含着深意,值得用心品味。
  • 29、大家都应该有自己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吧!我也有,我最喜欢的就是负荆请罪这个典故
  • 30、一堂堂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寓地理知识、历史典故、名人名句于其中,真可谓寓教于乐,让所有学生大开眼界。
  • 31、"一片弹琴石,千秋于客寻。牙朞偶相遇,山水感知音。"高山凉水遇知音的典故,成为中华民族的桩千古韵事。
  • 32、古时候人们作诗常常运用典故,而这些典故往往与他们的生命有所联系,与他们的思想有所交融。
  • 33、儿时,读温婉缠绵的古典故事,才子佳人,王子公主,总受奸人所害,却也终能柳暗花明,双宿双飞。
  • 34、解说员阿姨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历史及一些典故,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到达了长城脚下。
  • 35、写得很好,特别是太阳花的典故很有意思。如果把这公园是什么地方的、有什么特色写出来就更好了,加油!
  • 36、人们在劝导他人时,常常会借用文学,利用典故,甚至会以亲身经历去改变,去调整一个人的心态。
  • 37、每当望见蓉城街边大片的杜鹃花,总会想起那个悲凉的典故,念及那些思乡思家的异乡游子的内心悲鸣。
  • 38、每个地方的地名都是它的一张名片,反映了这个地方的民俗风情,历史典故,我的家乡观音堂也不例外。
  • 39、在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中,积淀着欧洲文化诸多的符号秘语,它们通常以典故和词语的方式仍然活跃在今天。
  • 40、歌词便化用了这个典故,伴着凄美动人的旋律以及具有古典气息的歌词,我渐渐懂得与深埋于凡尘的无奈。
  • 41、诗人通过孙寿、韩令、徐娘等典故来说明,白菊既不似杨贵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
  • 42、再看语言,长短句的使用,节奏明快,典故终南捷径的使用,都凸显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阅读量。
  • 43、写罢此文,正是八月底,蝉声渐消。又即将打点行装到异乡上学,不由得想起温庭筠杜陵梦的典故来。
  • 44、书里的经典故事,如尧舜禅让、商汤伐桀、曹刿论战、鸿门宴、霸王别姬等,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至今仍觉得趣味无穷。
  • 45、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 46、典故虽只是典故,但说的不正是孝敬父母这个道理吗?因为有这份孝心才能感动天,感动地。
  • 47、读到此句时,心中不知其意,便去便去查阅资料,才知这一典故,可诗人李商隐的情怀,我却为懂。
  • 48、因为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成语都是根据历史上的小典故总结而成的,每个成语背后都有它自己蕴含的道理。
  • 49、奶奶喜欢游山玩水。每到一个地方她都给我讲个典故,那会心的笑容,让人觉得她的皱纹少的多了。
  • 50、辣椒有什么寓意?我连忙凑近了看,旁边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典故:古时候有一位文人叫韩文玉。
  • 51、香甜的粽子背后,还有一个典故:古代有位大师人,名叫屈原,写过许多利国利民的文章,却没被采纳。
  • 52、不是王菲,但他们确实都是传奇。除了这些,其他的美男人们也还有许多的典故和传奇……
  • 53、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
  • 54、而有着那么多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无非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55、而正是应为这个典故,才使周公能够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与自己一起共事。
  • 56、借客报仇、借花献佛、借箸代筹……这些被收入辞书的古代典故,每一条都记载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 57、曾子杀彘、岳母刺字等典故之所以广为传颂,就因为其中蕴含着日常言传身教的强大力量。
  • 58、典故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们在长朞的语言实践与认识过程中凝炼而成的思想结晶。
  • 59、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着矣!编辑本段着名典故
  • 60、张敞经常在家给妻子画眉毛,长安城中传说张京兆画的眉毛很妩媚。于是张敞画眉便作为典故流传下来。
  • 61、宁波江北区与慈、孝渊源深厚,被誉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涌现了“董黯取水”、“慈城三孝”、“三娘孝子”等多个慈孝典故
  • 62、在历代的中医名家中,有很多关于当归的典故,明代着名医家缪希雍就有用当归治疗妇女月子病的案例。
  • 63、那个古语中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典故,如今看来是曲意逢迎之作,童话和梦想依然老去。
  • 64、中国历史上就有“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样的典故,也算是典故吧。
  • 65、新标识取陈伯吹着名的“一根红蓝铅笔”典故,为铅笔头与书本组成的铅笔造型,又像是个孩子在躺着看书。
  • 66、进入展馆,记者见到一件件工艺品让经典故事“活现”,其中有群众熟悉的杨家将、醉打金枝、郭子仪祝寿等。
  • 67、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 68、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 69、儒家有很多关于孝的名言和典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孔子那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70、撰稿工作室是威海首家专业商务撰稿工作室,负责回忆录撰稿、字号典故撰稿、主题软广告撰稿。
  • 71、春雨润物,磨砺成今日犀利之笔,中外典故,信手拈来,相杂以出,调和鼎鼐,既得学者之趣,又有诗人之风。
  • 72、至于对于殊样社会的态度,用个不好的典故便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用个好典故,便是“见善若惊,疾恶如雠。
  • 73、韩信为感谢漂母的施饭之恩,用千金命将士搬土造坟以纪念漂母,便是一饭千金这一成语典故的来源了。
  • 74、在这里除了同龄人的作文,也还可以看到一些传奇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帮助我积累写作素材。
  • 75、上述典故儿时听来崇拜不已,而今道来,依然朗朗上口,那么现代生活中的成熟又是什么?
  • 76、生命在岁月中不断更替,我们的身上也留下了永远都无法复原的伤口,而现实中却未留下任何关于你的典故
  • 77、同学们,你们去过许多名胜古迹,不知可曾留意那里的许许多多经典故事而让人缅怀思绪。
  • 78、大仲马在小说中还不时穿插一些典故传说、奇闻轶事、异域风情和大海、岛屿的景色描写。
  • 79、从前看温婉缠绵的古典故事,翩翩书生豆蔻佳人,遭遇过无数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终于共结连理双宿双飞。
  • 80、多看一些好书,如:作文书,四大名着等。这些书会给予我们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悠久的历史典故。让我们回味一生。
  • 81、喜欢白雪公主,喜欢七小矮人,喜欢这个经典的故事,妈妈说有机会还带我来看其他的经典故事。
  • 82、再向前走就是绿草如茵的田径场,田径场的右边是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上面写满了关于梨的经典故事。
  • 83、在历史中,各各朝代、各各年代都十分注重礼,无论是典故中的礼记、论语都有记载关于礼的事。
  • 84、老子寄情山水,默默无闻,后世门生面对令尹之职也不动心,终南捷径的典故至今暧昧的出现在典籍之间。
  • 85、还有许多故事都是与礼仪有关的,譬如孔融让梨、三顾茅庐。这些典故的主人公都被流传至今而成为一段佳话。
  • 86、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再加上宗教典故、作家独创的从未来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令人眼花缭乱。
  • 87、小说中的经典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当数诸葛亮归天,魏都督司马懿见木像丧胆的故事了。
  • 88、刚躺到床上,我突然想起来,老师今天让找一篇英雄的经典故事,并且要求打印或者抄写下来。
  • 89、评语:引用经典故事,并结合自身实际,有理有据,既真实,又有感染力,结尾运用名言俗语很好的升华了主题。
  • 90、影片将具有明显古典英雄主义色彩的历史典故,改编成为反映乱世环境下,小人物悲情无奈的悲剧故事。
  • 91、故宫到处都是宫殿,数不胜数,里面的典故也很多,说也说不尽,希望大家有机会也去细细的游览。
  • 92、本文旁征博引,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文采,这是文章获得高分的直接原因。
  • 93、门神是我和爸爸精心挑选的。我们一起把它贴上去。这个时候,我想起了书法老师告诉我的关于贴门神的典故
  • 94、不过这样经久不衰的典故往往引来更多的关注,有人提出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 95、曾经,有过匡衡凿壁借光的典故,还有过囊萤映雪,负薪挂角这样的成语,无一不说着古人的勤学刻苦。
  • 96、结尾更是运用典故别出心裁地突出了作者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此词真是使人感悟至深啊!
  • 97、全诗没有一个冷僻的字,不用任何典故,朴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诗和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晓畅易懂。
  • 98、它用对联的方式写出了从古至今的大事件,内容无所不包,并将众多文学典故穿插其中。
  • 99、我认识了许多汉字娃娃,也知道了很多的历史典故,其中香九龄,能温席,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 100、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孟子的母亲为防止孟子沾染恶习,不惜三次举家搬迁,最终落户学宫之院。

词语解释

典故[ diǎn gù ]

1.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

引用典故。

典故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