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典故的意思 典故造句 30字左右

典故造句30字左右


  • 1、他讲起历史典故来总是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被大家视为“立地书厨”。
  • 2、正因为此,前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后有“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的典故
  • 3、典故张敞画眉与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合成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 4、”上联以周瑜比蔡锷,隐用“周郎顾曲”典故,表达作者与蔡锷的知音之交。
  • 5、白的,就记下来。事实上,用了很多典故的诗不一定是好诗,好诗多是仿佛脱口而出。
  • 6、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拾葚供亲”“扇枕温衾”是两则孝顺父母的典故
  • 7、八、西汉开国功臣,“拔旗易帜”“背水一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成语典故均与其有关。
  • 8、中原文化,底蕴深厚,‘卖剑买牛,休养生息’的典故就产生于河南。
  • 9、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 10、“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夸父逐日”、“夜郎自大”等出自怀化的典故和传说,世所皆知。
  • 11、她曾经为卧冰求鲤的典故花容失色,也独自一花唱响过孔雀东南飞的哀歌。
  • 12、‘马革裹尸’这个典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靠!老肥,闭住你的‘乌鸦嘴’!”。
  • 13、西汉开国功臣,“拔旗易帜”“背水一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成语典故均与其有关。
  • 14、先秦时周幽王和褒姒有一笑千金的典故,唐宫里也有一歌千金的传说。
  • 15、他指出,功夫茶中十八道程序中的“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即来自于兵家典故
  • 16、而彼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方欲以不通之典故,肉麻之句调,戕贼吾青年。
  • 17、冯妇搏虎的典故告诉人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常会遭到某些人的嘲笑。
  • 18、典故的厉害便在于你就算反它,却不知不觉还是用了它。张晓风 
  • 19、随后,有关“七月流火”的典故用法是否准确,在各界引起激烈争论。
  • 20、熟悉周公历史的人,应该记得“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些典故
  • 21、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出自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
  • 22、评书大师田连元讲述成语典故,渗透成语辨析,纠正成语误用,诙谐幽默,老少皆宜。
  • 23、借用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忠君报国之情,写得慷慨悲壮,并非纯拟江淹之作。
  • 24、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就是源于这一次交战前的唇枪舌剑。
  • 25、通过对元杂剧典故进行系统的研究,有望搭建一座重新审视元杂剧的学术平台。
  • 26、考虑到本书为普及性读物,注释较简,生僻字、异读字皆注音,词语、典故释其含义。
  • 27、书中的许多历史故事、成语典故,不仅在过去颇为流行,到现在仍然传诵不绝。
  • 28、他在学晚唐体的诗里面填嵌成语典故,可是还不能摆脱晚唐体的格局。
  • 29、又说每公卿会议,事典故,劭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
  • 30、自古以来,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这些人人皆晓得典故,不正是成熟的完美体现吗?
  • 31、而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语言修养和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 32、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应该多看多记,新闻、时事要多关心,才能对文章材料取之不尽。
  • 33、人们喜欢西方文化,甚至崇洋媚外,在语文课上讲到每一个历史典故,却是一片茫然。
  • 34、就这样,由于这个历史典故,磕头问好的传统就流传下来了,并延续至今。
  • 35、赵老师讲课生动,每次讲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给我们讲个关于此处的故事或典故
  • 36、来到花展琳琅满目的花映入我的眼眸,各种各样的历史典故浮现我的脑海。
  • 37、寺庙山门前建有佛祖的脚印,阿育王柱,等等还有很多我不太明白的佛教典故
  • 38、在我读幼儿园时,爷爷就孜孜不倦地给我讲述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成语典故
  • 39、厉害啊,随口一句都运用典故!人家卫玠靠美貌,你苏轼是靠才华!
  • 40、古代也曾有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珍惜时间,勤奋苦学的典故
  • 41、接着我们一起走上古城墙,沿着歙县古城走了一圈,并在途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典故
  • 42、还有他促成的典故也不少,如温酒斩华雄,周瑜打黄盖,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等。
  • 43、典故三顾茅庐,流传甚广,刘备三次去拜访南阳卧龙诸葛,直到第三次方才得以见面。
  • 44、更多的好书,经典故事书我还要慢慢的去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自己加油!
  • 45、每每想到书,有哪个不会去想牛角挂书、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这些读书典故
  • 46、任: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这些经典故事哪个不出自诸葛亮策划中?
  • 47、这个典故一直被看成是儒家重信的经典,实事上,在儒家的经典中不乏这样的对话。
  • 48、往年的春晚总要讲讲本年生肖有关的典故和故事,今年的春晚猪的元素很少。
  • 49、数不完的神话传说,说不尽的人文典故……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 50、你总是在讲解课文时恰当的插入有趣的典故,加深了我对课文的理解。
  • 51、我记得曾读到过这样一个典故:有一次,孔子终于有机会进入鲁国的太庙。
  • 52、我对历史并不很感兴趣,只是沉迷于历史中成语和事件的有趣典故罢了。
  • 53、秦赵会盟台的文化遗迹,与完璧归赵历史典故,丰富了三门峡市灿烂的的文化底蕴。
  • 54、但是你们一定没有听过真正的故事吧,就由我来给你们讲讲这其中的典故
  • 55、看来皇后虽然其貌不扬,可是却很有内秀,知道了这个典故,我更喜欢这位水果皇后了。
  • 56、每种计的计名有来自历史典故、真实战例等,但更多的还是来自民间的成语。
  • 57、记忆中,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时常捧着书,给我讲各种先贤典故
  • 58、第三句借助典故,以李广的勇敢和善良来暗指边疆缺少英勇的将军、士兵。
  • 59、操场西侧围墙上是瓷砖烧制的成语长廊,这堵墙可不一般,它包含了许多成语典故
  • 60、这既是一部能让家长感到温暖的儿童剧,也是个使我们儿童受益匪浅的经典故事。
  • 61、似在回响的历史典故中又融入的画镜中,如一幅幅豪迈悲苍的泼墨画。
  • 62、重温那名人的典故,他们虽然辍学在家,却始终不忘享受时间的快乐。
  • 63、又因为他三十二随后与佛法结缘,此集中也不禁涉猎了一些有关佛法的经纶典故
  • 64、我数了数,一共有7个,正对着金仙寺的大门,想来是有什么典故吧。
  • 65、也可以在飘雨的日子里,添一杯热腾腾的奶茶,静心默读一些经典故事。
  • 66、一则富有哲理的典故,帮我打开了智慧的大门,我会永远记住,坚持不懈就可以成功。
  • 67、我盼望着,书柜里那些文学类的典故都能博览,能感受到那股浓浓的书香。
  • 68、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 69、我眨了眨眼睛,自信地举起手,经允许后,我流利地讲完这个典故
  • 70、高老师的课堂让我们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懂得了不少的课外知识和历史典故
  • 71、这让我想起一个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得褒姒一笑倾城,结果,西周没了。
  • 72、他万没有想到所有听见的人都掩袖,从此把他当作一个典故来打趣。
  • 73、驷马难追”的佳话,才会有“孟母不欺子”的典故。古人做到了,后人又怎能忘却?
  • 74、殷浩的“咄咄怪事”写了没几年就死了,不过却为后世留下了“咄咄书空”这个典故
  • 75、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将两园池塘打通,建双鱼放生池,一端通桃园的“缤花池”。
  • 76、续编是将前两本书未及收集的文史典故加以诠释,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更加完整。
  • 77、首先她是一个冷美人,所以有一笑千金的典故,更有夸张的烽火戏诸侯一说。
  • 78、因有此典故,观赏此画已无梏桎,从中感受到的就是夏日西泠的风,就该这般炽热。
  • 79、所谓运用,抽取词汇是运用,化作典故是运用,辩驳诘难是运用,插科打诨也是运用。
  • 80、其学识渊博,典故娴熟,却不为用典而用典,需要用时,则能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 81、将三打祝家庄和愚公移山的典故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 82、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个关于择婿的典故,一个是乘龙快婿,一个是东床快婿。
  • 83、终明府摄奉节令,因此借用宓子贱鸣琴而治的典故喻其善于理政。
  • 84、典故: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 85、取材于吴牛喘月的典故:生于江南的水牛,畏热,见月误认为日,故喘。
  • 86、因此,古人勤学的典故流传千古:负薪挂角、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编蒲缉柳。
  • 87、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黍离之悲成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 88、婚联多取于诗词、典故、格言、俗语,有些还用动物、植物等词联缀成联。
  • 89、最近的这部续传不仅挖掘出了老版中台词,还进一步增加了的圣经典故
  • 90、斩楼兰王典故,这样表明征战将士誓平边患的决心: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91、这里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厚重的历史典故,养成了陕西人粗犷豪放、老实憨厚的性格。
  • 92、我们班对政治课最不感兴趣,真没办法!它既无妙趣横生的典故,也无奥秘无穷的习题。
  • 93、大家知道红包的典故吗?且听我细细道来:有一位叫年的怪兽,它惧怕红色。
  • 94、每个单元的作文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名言典故信手拈来,好词佳句如潮如涌。
  • 95、成语真是奇也,短短几字却能概括深刻的典故,让人不住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96、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典故,他们是怎么为我取这个名字的呢?
  • 97、这是一个经典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工地工人,他们正在砌一堵墙。
  • 98、从生活用语到成语典故,再至方言俚语,可谓五花八门,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
  • 99、简简单单的事列,香浓的牛奶,纯真的母爱,这些都是我难以忘怀的典故
  • 100、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就抱起书看,里面有太多不可不读的经典故事了。

词语解释

典故[ diǎn gù ]

1.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

引用典故。

典故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