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囫囵吞枣的意思 囫囵吞枣造句 70字左右

囫囵吞枣造句70字左右


  • 1、我是一个很不喜欢阅读的小孩,每次老师要求我们读书的时候,我都是完成任务一样囫囵吞枣,草草了事。以至于考试时一碰到短文,我就一窍不通,考得一塌糊涂。
  • 2、一见狗粮,兴奋的两颗葡萄眼光亮亮的闪烁着小火苗,一下扑倒碗前低头就贪婪的吃起来,头一点一点的,粉红的舌头左一卷,右一卷,吃得风卷残云,吃得囫囵吞枣,吃的津津有味
  • 3、一进门,一股夹杂着喷香牛排和浓烈黑胡椒的香气扑鼻而来,到处弥漫着腾腾的热气。有的狼吞虎咽,如囫囵吞枣;有的大快朵颐,嘴角冒着油;有的细嚼慢咽,享受着午餐时光。
  • 4、暑假的一天,我去乡下爷爷家玩,遇见了一头笨笨的老黄牛正在吃草。我发现它吃草的时候总是那么急,囫囵吞枣的,嚼都不怎么嚼,就用舌头卷进去了,好像生怕被别人抢了去似的。
  • 5、书,亦如一杯好茶,小时候不懂得细细体味,只知道囫囵吞枣,一股脑的喝下去。长大后才能体味到茶的苦涩,知道生活艰辛。到了老年,就能品味出茶的酸甜苦辣,也尝遍人生风雨。
  • 6、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快乐的,但也不要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要一味寻求快感。人读书,要越读越活,灵活运用好词好句,而不要变成书读人,越读越死。
  • 7、可是,无论我怎么找,那智慧的钥匙,就是和我玩躲猫猫,无论我怎么寻找,都毫无结果,又转头看看,那个大姐姐,哦,我明白了,原来看书不能囫囵吞枣,也不能不求甚解地去读。
  • 8、碎片化阅读往往意味着不够深入,只是囫囵吞枣般的扫阅致使我们没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汲取到的只能是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真正所得自然大打折扣。
  • 9、这说明你看课外书的时候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加积累,随着年级的增高,你以前积累的知识显得浅薄,那些浅薄的知识也渐渐地无用武之地,就会导致你词穷语尽。
  • 10、日积月累下来,读的书背的文言文也不算少了,我也渐渐明白: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背文言文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先读,读懂,读通,读顺,朗读要有节奏感,这样才能背得快、准。
  • 11、若是方便面,我会用筷子挑起几条面来,拉得长长的,然后像饥饿的猛兽般凑上去囫囵吞枣,感受着面里的麦香和汤里香浓的调料一同在口腔中扩散,再慢慢滑过喉咙,暖到胃里。
  • 12、后来到了,图书室不对小学部开放了,那时我己经有了书不可一日不读的地步,还好班里有个小小的图书角,可图书角不是图书室,图书角里的书早就被我囫囵吞枣读完了。
  • 13、打开我的书柜,里面的书可真不少,有文学类的,自然科学类的,艺术类的,知识类的而我好像每本都看过,但都是囫囵吞枣,或者曾经认真读过,但时间长了,也就忘了,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
  • 14、一到寝室,我们就大呼解放,在一阵囫囵吞枣般的洗漱后,寝室成了乐园:我们大声说笑,欢呼雀跃,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我们的脸上熄灯前的一刻,是我们放松自己,舒缓疲劳的最好时光。
  • 15、在海量信息之中,我们自然会接受到许多知识面,信息面自然也广了,可是我们所了解研究的只能算得上皮毛,如此囫囵吞枣地学习,也只是泛泛而习,混个眼熟罢了。
  • 16、因为人们在网上看文章时通常只关注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这种囫囵吞枣、断章取义的阅读方式使得人们往往无法完整地认识整件事情,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 17、生活像一杯浓咖啡,如果怀着囫囵吞枣的心态对待它,只能尝到苦苦的滋味;如果用心细细品尝,则会是一种滋味:苦中有甜,仿佛怀中盛着满满的一杯温情,使人品后更觉温暖。
  • 18、读书,很简单,它只是用心去感悟星光的灿烂,月色的朦胧,生命的美丽。有些人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地读书,不仅没有理解书中的真谛,反而浪费了时间,这样跟没读书没有什么差别。
  • 19、取而代之的碎片阅读,就好像吃一顿麦当劳快餐,一心只想把它快速读完,再加上时有时无的阅读,并不会去细细的揣摩其中的意思,仅仅是囫囵吞枣地读完一本书而已。
  • 20、那时每每吃糕,总是囫囵吞枣一般,却总能尝出不一样的味道不是元宵的糯与红枣的甜,却是面与花的香气留在心底,淡淡的,却又久久不能散去。不知不觉间,一朵朵梅开在心田。
  • 21、学步少年,我想对你说:勤于向学是可以肯定的,但不能盲目学习,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吸取别人长处的同时别忘了自己原本的特长,学东西要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囫囵吞枣
  • 22、时间一点点流失,我也看完了书,其实只是囫囵吞枣罢了。刚放下书,本以为迎来的是身处烤炉般的热,却迎来一阵清凉,转身,看到一台正呼呼作响的风扇与一杯水。
  • 23、一二年级,我对书籍还是怀着一种冷漠的心态。每当妈妈催促我捧书阅读时,我总是囫囵吞枣得随便过一遍,摘抄的句子大多也不怎么样。但三年级的有一次,改变了我对书籍的心态。
  • 24、当然,读书也如吃饭一般,注定要细嚼慢咽,不能囫囵吞枣。一篇新的文章,应细细品味字里行间作者的用意,使自己进入作者的世界,这样,才会合作者面对面交流,探求其中的快乐。
  • 25、人生短暂,一生便只有几十年光阴,若不能成为金字塔顶尖上那层人,你,还能做些什么?是该得过且过,囫囵吞枣,还是坚持自己的所谓的信念,却不曾付出,也不想付出而徘徊着
  • 26、女生满意地扫视着会场,悠然自得地接了上去,有意的越读越高,把观众的内心,推向了高潮,但却越读越快,虽说是推向了高潮,可是我和裕峰大有囫囵吞枣的滋味。
  • 27、而我们身边有着很多在烂泥塘里的人,就是一问他的书,并没有陪他走过他的一生……在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爱看书,那时我得到一本书就会快快读完,往往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 28、碎片化阅读的出现,浮光掠影、铺天盖地的信息充斥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满足于单调肤浅的轻阅读,失去了分析思考的能力,带来的后果就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知半解。
  • 29、苦瓜带着水滴置于盘上,引诱你去品尝,可它是个坏人,你满怀朞待的去品尝,却又被它的苦涩噎住了喉咙,囫囵吞枣的快速吞下去,连灌几大杯水,苦味仍旧挥之不去。
  • 30、虽说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太深奥,没读懂,但是常在校园里和同学议论文学时,总能略说一二地虚吹这本书的内容,这样才能显得我还是很能领略先生您的文采。
  • 31、做作业时,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学到的东西还没弄懂就下笔,一定要认真收集题目中的有用信息,细细斟酌,然后就可以一气呵成,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提高准确率。
  • 32、我要把堆在床头的书看完,再不囫囵吞枣;我要将2013的每一天都活得多姿多彩,再不虚度光阴;我要将2013的每一件事都处理得妥妥当当,再不得过且过。
  • 33、同样一本书,有些人可以停留在囫囵吞枣的阶段,仅是感受情节看到结果便已满足,有些人则结合写作背景,不断挖掘探索,从而深刻地认识作者通过一本书想传达的精神内涵。
  • 34、起初,我看的非常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渐渐地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我读的越来越慢,几乎每一个字都看点仔仔细细,每一个字都去细细地去体会。
  • 35、可在这电子书上阅读书目,你会有感觉吗?你会尝到喜怒哀乐吗?还是说,你只是平平的读了一本书,而没有任何感觉?我认为,你只是囫囵吞枣的读了一遍,不会有任何感受。
  • 36、众人皆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一本好书,你就能多进一步阶梯,可如果你是囫囵吞枣地乱读一通,那么进步的阶梯将会有缺陷,你的人生也将会步入另一个不同凡响的世界。
  • 37、看一看文中作者用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一本书囫囵吞枣地读,一目十行,这样读也是只知道了内容,不知道书中隐含的更多的知识等待你去挖掘,寻找。
  • 38、我本来不爱看书,就算有看,也只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地看个大概,大多读十分钟就把书扔了,直到看了沈石溪的系列小说,我才知道书中竟然蕴藏着这么多知识,会有这么多乐趣!
  • 39、我是蓝鲸,属于须鲸类,一般主要吃小鱼和小虾,还有些微生物,食量可达二千公斤。因为我们没有牙齿,所以不能像齿鲸一样用牙齿撕咬食物,只能囫囵吞枣地吞下去,常不到任何味道。
  • 40、我读书的时候,从来不会那样囫囵吞枣,而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着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有时看到精彩的部分时,总会不由得笑出声,好像自己身临其境似的。
  • 41、当他们在滑滑梯上欢快地玩耍时,我总喜欢在一旁静静地坐着,手里捧着一本启蒙故事书,当时的我也许只认识百来个汉字,但囫囵吞枣地看完一个小故事,也能让我感到兴奋。
  • 42、有一次,我和爸爸在路灯下捉了几只黑虫,我刚把黑虫放进去,只见它一口就咬住了一只,一下子囫囵吞枣似的吞了下去,一会儿功夫几只黑虫就进了它的肚子里。
  • 43、以前,我读书总是一扫而过。囫囵吞枣。只是看看画面的内容,而现在,我读完以后,还会注意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什么特点,什么性格?我还会在心里默默的评价他们的好与坏等等。
  • 44、我知道您是很爱读书,您用委婉的话语教育您的侄女周晔读书不能囫囵吞枣,您总是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我真佩服您呀,您做什么事儿都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 45、小时候我也喜欢读书,但又因为有些字不认识,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读时,我也是囫囵吞枣,当老师问我问题时,我不知所措,但正是因为这样,使我后来更加喜爱读书。
  • 46、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一般,只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从而不去深入地发掘书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现在都市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很少会有人静下来深入的读一本书。
  • 47、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它们,把背包里的水果都拿出来了,有苹果、香蕉、桔子、雪梨,全给了长颈鹿宝宝。长颈鹿宝宝接过食物可高兴了,它囫囵吞枣,把水果和包装袋一起吃下去了。
  • 48、每当我看到这本书,我都忍不住翻开里面的内容来看看!而且看书时可不像一些人一样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而是遇到不懂的字查字典,在优美的句子上打上波浪线。
  • 49、我一下课就赶紧写作文,上课老师让写作业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作文还没完成。中午,我两三口囫囵吞枣般地把饭吃完,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第一个回到教室,开始抄作文
  • 50、以前,我的身边总少不了连环画、幼儿画报……可不识字的我哪知道故事的情节,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些图片罢了。现在,和我接触的往往是一些外国的着作,中国的古典名着。
  • 51、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了几章后,我急切地看着时钟,已经过了十五分钟。够了够了,我心里想着,只差五分钟不会对蛋糕有影响的,便乘妈妈不注意偷偷打开烤箱拿出一块。
  • 52、关于诗歌,也许以前的我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它的真谛,它的美妙,但愿从今天重新开始,把这三百首诗歌铭刻在心间,对得起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亦不负亲人养育之恩。
  • 53、窗外乌云密布,雨水滴嗒滴嗒地打在窗上,我边看边吃着我最喜欢的小零食,过了一会儿,在放零食的抽屉里我发现有一块奇怪的薯条,我囫囵吞枣的吃了下去,没多久,我就睡着了。
  • 54、我们不能在盲目的适应碎片化的生活,当整片文章被撕扯成碎片,当断章取义引发越来越多的误会和矛盾,当囫囵吞枣的阅读影响不到人的思想,我们却仍然无动于衷。
  • 55、路要走的踏实,不要因急于求成而囫囵吞枣,要一步一步的,稳稳地,要有信心,信心是你战胜一切困难的武器。面对困难我们要随机应变,将绊脚石变成助于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
  • 56、随着年龄的增长,别人读故事,已经满足不了我对书的胃口了,渐渐地,我又捧起了连环画。尽管有时只是囫囵吞枣,但是总比别人读故事有趣多了。我,就在这五彩的图案中成长。
  • 57、终于上小学了,我翻开语文课本,大致地看了一下,囫囵吞枣,觉得挺有趣。回到家后,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皱起眉头,跷着二郎腿,一边看一边思考,一拿到书,就忘记了该做什么。
  • 58、事实上,在小时候刚接触书籍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它有什么好。当时只是天真地认为书就是又大又厚的本子,永远也读不完,所以每次看书都只是随便翻一翻,囫囵吞枣罢了。
  • 59、看了一天的书好累啊!这时妈妈从超市里回来了,说你又看完了一本书,你看书怎么那么快呀!别一目十行得看,囫囵吞枣一样,我说我才没有那样看呢!我看得书我都能理解意思。
  • 60、幸福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并不是囫囵吞枣的读,而是要细细品读,仔细咀嚼,静静思考,这才可以发现一篇文章的美,美在何处?文章使人精神恍惚的头脑变得精神抖擞。
  • 61、自从树立了这个梦想之后,平时看小说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我开始学习各种成功写手的写作手法,伏笔设置等。可以说从当初单纯的看小说娱乐转变到了认真学习他们的一切精髓。

词语解释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

1.把枣整个儿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2.比喻做事不加思考,笼统含混

囫囵吞枣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