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遭遇非常悲惨的成语

形容遭遇非常悲惨的成语


1前功尽弃 [ qián gōng jìn qì ]

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2惨淡经营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解释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3一落千丈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解释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出处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4面目全非 [ miàn mù quán fēi ]

解释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5遍体鳞伤 [ biàn tǐ lín shāng ]

解释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6身败名裂 [ shēn bài míng liè ]

解释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7皮开肉绽 [ pí kāi ròu zhàn ]

解释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8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释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处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9惨无人道 [ cǎn wú rén dào ]

解释 惨:狠毒;残暴;人道:指对人的同情、尊重、爱护与关怀。残忍毒辣;毫无人性。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出处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10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释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11判若两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解释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12惨绝人寰 [ cǎn jué rén huán ]

解释 惨:狠毒;残酷;绝:穷尽;人寰:人世;人间。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

出处 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13一塌糊涂 [ yī tā hú tú ]

解释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14众叛亲离 [ zhòng pàn qīn lí ]

解释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15苦雨凄风 [ kǔ yǔ qī fēng ]

解释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情景凄苦悲凉。

出处 南朝 梁 殷芸《小说 袁安》:“雹遂为之沉沦,伏而不起,乃无苦雨凄风焉。”

16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解释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17势穷力竭 [ shì qióng lì jié ]

解释 大势已去,力量用尽。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

出处 金·王若虚《复之纯交说》:“凶乘祸鸠,势穷力竭,而投诸囚,以伏于幽。”

18惨不忍言 [ cǎn bù rěn yán ]

解释 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19惨不忍闻 [ cǎn bù rěn wén ]

解释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出处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20穷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解释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 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1目不忍睹 [ mù bù rěn dǔ ]

解释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出处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22天愁地惨 [ tiān chóu dì cǎn ]

解释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23满目凄凉 [ mǎn mù qī liáng ]

解释 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出处 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24凄风楚雨 [ qī fēng chǔ yǔ ]

解释 见“凄风苦雨”。

出处 清·程麟《此中人语·田螺妖》:“[女]每于凄风楚雨之时,常思归去。”

25凄风寒雨 [ qī fēng hán yǔ ]

解释 见“凄风苦雨”。

出处 清·葆光子《物妖志·木类·柳》:“方其凄风寒雨,杏褪桃残,山路萧条,愁云千里,苔荒藓败,情扬魂销,不可谓无忧也。”

26凄风冷雨 [ qī fēng lěng yǔ ]

解释 见“凄风苦雨”。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27惨无天日 [ cǎn wú tiān rì ]

解释 犹言暗无天日。

出处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28惨无人理 [ cǎn wú rén lǐ ]

解释 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29家破人离 [ jiā pò rén lí ]

解释 犹家破人亡。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二回:“王庆从小不曾叫王砉一声爷的,今值此家破人离的时节,心中也酸楚起来。”

30头破血淋 [ tóu pò xuè lín ]

解释 见“头破血流”。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31惨绿愁红 [ cǎn lü chóu hóng ]

解释 绿:绿叶;红:红花。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出处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32伤心惨目 [ shāng xīn cǎn mù ]

解释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出处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33寒蝉凄切 [ hán chán qī qiè ]

解释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 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34饥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35一穷二白 [ yī qióng èr bái ]

解释 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

出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36倾家荡产 [ qīng jiā dàng chǎn ]

解释 倾:倒出;荡:弄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37头破血流 [ tóu pò xuè liú ]

解释 打破了头;血流出来了。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惨遭失败时的狼狈相。

出处 唐 吕道生《定命录 桓臣范》:“其如果偷两千而去,至徐州界,其婢与夫相打头破血流。”

38苦不堪言 [ kǔ bù kān yán ]

解释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出处 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39体无完肤 [ tǐ wú wán fū ]

解释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40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41回头是岸 [ huí tóu shì àn ]

解释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 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2家破人亡 [ jiā pò rén wáng ]

解释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43卖儿鬻女 [ mài ér yù nǚ ]

解释 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44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解释 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45妻离子散 [ qī lí zǐ sàn ]

解释 妻子离异;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离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46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解释 指灾难深重。

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47红颜薄命 [ hóng yán bó mìng ]

解释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出处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48苦海无边 [ kǔ hǎi wú biān ]

解释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49离合悲欢 [ lí hé bēi huān ]

解释 泛指别离、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

出处 明 陆采《明珠记 提纲》:“佳人才子古难并,苦离分,巧完成,离合悲欢只在眼前生。”

50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解释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51血肉横飞 [ xuè ròu héng fēi ]

解释 形容因遭受战争或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血肉四溅的惨状。横飞:乱飞。

出处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 ”

52凄风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解释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53血流成河 [ xuè liú chéng hé ]

解释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54血流如注 [ xuè liú rú zhù ]

解释 形容血流得急而多。

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中》:“其物匣刃而走,血流如注。”

55苦不可言 [ kǔ bù kè yán ]

解释 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出处 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56天灾人祸 [ tiān zāi rén huò ]

解释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57沿门托钵 [ yán mén tuō bō ]

解释 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58愁云惨雾 [ chóu yún cǎn wù ]

解释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出处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如果是惊天动地的霹雳,那才拨得开满天的愁云惨雾。”

59灾难深重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解释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出处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60易子而食 [ yì zǐ ér shí ]

解释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61家败人亡 [ jiā bài rén wáng ]

解释 家庭败落,家人死亡。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回:“你既来投托蒋太太,你在蒋府里静坐罢了,你却遥地里去串人家,致得人家败人亡。”

62佳人薄命 [ jiā rén bó mìng ]

解释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出处 宋 辛弃疾《贺新郎 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63三灾八难 [ sān zāi bā nàn ]

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64悲歌易水 [ bēi gē yì shuǐ ]

解释 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 见“悲歌击筑”。

65血肉模糊 [ xuè ròu mó hu ]

解释 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66绿惨红销 [ lǜ cǎn hóng xiāo ]

解释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醉侠闲评》:“心憔,难听他绿惨红销。”

67惨雨酸风 [ cǎn yǔ suān fēng ]

解释 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出处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英夷就抚》:“军门传箭夜缒城,郦生寸舌能销兵。抽红换白须臾事,惨雨酸风顷刻平。”

68易子析骸 [ yì zǐ xī hái ]

解释 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

69乐尽悲来 [ lè jìn bēi lái ]

解释 犹言乐极生悲。

出处 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70乐极悲来 [ lè jí bēi lái ]

解释 同“乐极则悲”。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71卖妻鬻子 [ mài qī yù zǐ ]

解释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儿女,只因命运淹蹇,又值恶薄时年,卖妻鬻子,家业凋零,出于无奈,只得做这偷摸的勾当。”

72命运多舛 [ mìng yùn duō chuǎn ]

解释 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73愁云惨淡 [ chóu yún cǎn dàn ]

解释 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4鬻儿卖女 [ yù ér mài nǚ ]

解释 鬻:卖。指生活无依,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75罗雀掘鼠 [ luó què jué shǔ ]

解释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出处 《新唐书 张巡传》:“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76惨绿少年 [ cǎn lǜ shào nián ]

解释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出处 唐 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77绿惨红愁 [ lǜ cǎn hóng chóu ]

解释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出处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78惨绿年华 [ cǎn lǜ nián huá ]

解释 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出处 清 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惨绿年华记忆真。”

79红愁绿惨 [ hóng chóu lǜ cǎn ]

解释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出处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80愁红惨绿 [ chóu hóng cǎn lü ]

解释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出处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 辛弃疾《鹧鸪天 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81经营惨澹 [ jīng yíng cǎn dàn ]

解释 经营:筹划营谋;惨澹:思虑深至的样子。苦心经营。指对艺术创作的苦心构思

出处 宋·辛弃疾《鹧鸪天·和昌父》词:“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澹中。”

82惨然不乐 [ cǎn rán bù lè ]

解释 表情凄楚的样子。

出处 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83惨澹经营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解释 亦作“惨淡经营”。①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以经营位置为绘画六法之一。②引申指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出处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84惊心惨目 [ jīng xīn cǎn mù ]

解释 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出处 清·俞蛟《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人骨箸记》:“骷髅累累,杂骨如竹头木屑,堆置墙角如阜……不禁惊心惨目。”

85玉惨花愁 [ yù cǎn huā chóu ]

解释 形容女子忧愁貌。

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玉惨花愁,追思傅粉,巾袖与枕头都是泪痕。”

86雾惨云愁 [ wù cǎn yún chóu ]

解释 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诗:“雾惨云愁结暮阴,游方客子正悲吟。”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诸国将皆来助战,喊杀处雾惨云愁。”

87死败涂地 [ sǐ bài tú dì ]

解释 指惨败而死伤严重的景象。

88燕市悲歌 [ yàn shì bēi gē ]

解释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后以“燕市悲歌”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

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89悲愁垂涕 [ bēi chóu chuí tì ]

解释 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