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不畏惧的成语

形容不畏惧的成语


1临危不惧 [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释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2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3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4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5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6镇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释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出处 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7从容就义 [ cóng róng jiù yì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8傲雪凌霜 [ ào xuě líng shuāng ]

解释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出处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9胆粗气壮 [ dǎn cū qì zhuàng ]

解释 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10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解释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11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2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释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3见义勇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解释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4侧目而视 [ cè mù ér shì ]

解释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15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解释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16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17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18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9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释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20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解释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出处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21披荆斩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解释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22浑身是胆 [ hún shēn shì dǎn ]

解释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 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23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24面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释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25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释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 《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26浴血奋战 [ yù xuè fèn zhàn ]

解释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出处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27泰然处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释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出处 《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28发奋图强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释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9勇冠三军 [ yǒng guàn sān jūn ]

解释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30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31讳疾忌医 [ huì jí jì yī ]

解释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出处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32畏葸不前 [ wèi xǐ bù qián ]

解释 不敢向前。葸:害怕。

出处 《清史稿 高宗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33望风披靡 [ wàng fēng pī mǐ ]

解释 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交锋就溃散了。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34一往无前 [ yì wǎng wú qián ]

解释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出处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35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36傲雪欺霜 [ ào xuě qī shuāng ]

解释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37贪生怕死 [ tān shēng pà sǐ ]

解释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日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38长风破浪 [ chá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39躲躲闪闪 [ duǒ duǒ shǎn shǎn ]

解释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40畏缩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解释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41骁勇善战 [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

解释 勇猛;善于战斗。骁勇:勇猛矫健;善:善长。

出处 《南齐书 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42知难而进 [ zhī nán ér jìn ]

解释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43群威群胆 [ qún wēi qún dǎn ]

解释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44望风而靡 [ wàng fēng ér mí ]

解释 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③同“望风披靡”。

出处 《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唐·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是以乡里长幼,望风而靡;邦国贤豪,闻名而悦服。”

45敢作敢为 [ gǎn zuò gǎn wéi ]

解释 做事果敢,不怕风险,无所顾忌。

出处 明 王士性《广志绎 江南诸省》:“此自英雄大略之主,敢作敢为之事,意到即行。”

46慷慨就义 [ kāng kǎi jiù yì ]

解释 慷慨:意气昂扬。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明 朱鼎《玉镜台记 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47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解释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48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解释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49大智大勇 [ dà zhì dà yǒng ]

解释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 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50不避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解释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51面不改容 [ miàn bù gǎi róng ]

解释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52敛声屏气 [ liǎn shēng bǐng qì ]

解释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53敢做敢为 [ gǎn zuò gǎn wéi ]

解释 做事勇敢,无所畏惧。

出处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石湖(范成大)、诚斋(杨万里)……与放翁(陆游)并称,而诚斋较之石湖,更有敢作敢为之色,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

54服服帖帖 [ fú fú tiē tiē ]

解释 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回:“这几下直打得王贵服服帖帖,只得依他教训。”

55逆流而上 [ nì liú ér shàng ]

解释 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出处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56咬紧牙关 [ yǎo jǐn yá guān ]

解释 谓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一面问个着落,一面咬紧牙关把朴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朴斋忍不住叫声‘阿呀’。”

57屏声息气 [ bǐng shēng xī qì ]

解释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都在这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着。”

58奋勇前进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解释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59咬紧牙根 [ yǎo jǐn yá gēn ]

解释 紧紧地咬住牙,不张开嘴巴。形容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或忍受痛苦。

出处 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他就咬紧牙根,恨恨地说:‘干,割了脖子上了吊也得干!’”

60胆大心雄 [ dǎn dà xīn xióng ]

解释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出处 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61破浪乘风 [ pò làng chéng fēng ]

解释 见“乘风破浪”

出处 《宋书·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62气消胆夺 [ qì xiāo dǎn duó ]

解释 形容畏惧到极点。

出处 《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63东闪西挪 [ dōng shǎn xī nuó ]

解释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64不避艰险 [ bù bì jiān xiǎn ]

解释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65蹈赴汤火 [ dǎo fù tāng huǒ ]

解释 同“蹈汤赴火”。

出处 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66蹈汤赴火 [ dǎo tāng fù huǒ ]

解释 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67怛然失色 [ dá rán shī sè ]

解释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

出处 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68劈荆斩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解释 ①砍伐荆棘。②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出处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灯光下: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

69勇者不惧 [ yǒng zhě bù jù ]

解释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 《论语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0气壮胆粗 [ qì zhuàng dǎn cū ]

解释 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71有天没日 [ yǒu tiān méi rì ]

解释 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2回:“拿这有天没日头的事压枉奴。就是你与的簪子,都有数儿,一五一十都在。”

72裹尸马革 [ guǒ shī mǎ gé ]

解释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出处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73杀敌致果 [ shā dí zhì guǒ ]

解释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74侧足而立 [ cè zú ér lì ]

解释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75敛容屏气 [ liǎn róng bǐng qì ]

解释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处 《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76勇猛果敢 [ yǒng měng guǒ gǎn ]

解释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出处 《汉书 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77不辟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解释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 《汉书 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78低首下气 [ dī shǒu xià qì ]

解释 形容有所畏惧而不得不屈服。

79苦身焦思 [ kǔ shēn jiāo sī ]

解释 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80重足而立 [ chóng zú ér lì ]

解释 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出处 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81畏威怀德 [ wèi wēi huái dé ]

解释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 《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82贯颐奋戟 [ guàn yí fèn jǐ ]

解释 颐:下巴。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形容英勇无畏。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跣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

83鼎镬如饴 [ dǐng huò rú yí ]

解释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出处 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84乳犊不怕虎 [ rǔ dú bù pà hǔ ]

解释 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出处 鲁迅《外集>序言》:“我惭愧我的少年之作,却并不后悔,甚而至于还有些爱,这真好像是‘乳犊不怕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