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地方富裕的成语

形容一个地方富裕的成语


1丰衣足食 [ fēng yī zú shí ]

解释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出处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2富可敌国 [ fù kě dí guó ]

解释 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母银越多,丹头越精。若炼得半合许丹头,富可敌国矣。”

3挥金如土 [ huī jīn rú tǔ ]

解释 挥:散、出。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浪费。

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4腰缠万贯 [ yāo chán wàn guàn ]

解释 腰缠:随身携带;贯:钱串;古时穿钱用的绳索;一千文为贯。 形容钱财很多。

出处 南朝 梁 殷芸《小说 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5富贵荣华 [ fù guì róng huá ]

解释 荣:植物枝叶繁茂;华:草木开花。荣华:比喻兴旺繁盛。地位显赫;昌盛兴旺。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6锦衣玉食 [ jǐn yī yù shí ]

解释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7万贯家财 [ wàn guàn jiā cái ]

解释 形容家产极丰。

出处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牛璘有万贯家财,在赵江梅家作赘。”

8堆金积玉 [ duī jīn jī yù ]

解释 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出处 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 贪欲》:“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9荣华富贵 [ róng huá fù guì ]

解释 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

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

10财大气粗 [ cái dà qì cū ]

解释 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出处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11家财万贯 [ jiā cái wàn guàn ]

解释 万贯:古代用绳索穿钱,1贯=1000文,钱很多。形容十分富有。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3回:“挣下的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府县之中很有脸。”

12富贵逼人 [ fù guì bī rén ]

解释 无心富贵,被迫出仕。也指因有财势,人来靠拢。

出处 《北史 杨素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13富贵骄人 [ fù guì jiāo rén ]

解释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出处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14富埒陶白 [ fù liè táo bái ]

解释 比喻极富有。

出处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

15朱门绣户 [ zhū mén xiù hù ]

解释 朱门:红漆大门;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比喻富贵人家妇女的住处。也借指富贵人家。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朱门绣刻户,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

16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释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17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8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解释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20对牛弹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

解释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出处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21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释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22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23身无分文 [ shēn wú fēn wén ]

解释 形容非常贫穷。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24各得其所 [ gè dé qí suǒ ]

解释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5舍本逐末 [ shě běn zhú mò ]

解释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6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解释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 《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27能文能武 [ néng wén néng wǔ ]

解释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28笑容可掬 [ xiào róng kě jū ]

解释 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29一掷千金 [ yī zhì qiān jīn ]

解释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出处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30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释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31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释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32杞人忧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释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33张口结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34挑拨离间 [ tiǎo bō lí jiàn ]

解释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挑拨:引起;挑动;离间:隔开、拆散;使人不和睦。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35金玉满堂 [ jīn yù mǎn táng ]

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36一贫如洗 [ yī pín rú xǐ ]

解释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37黔驴技穷 [ qián lǘ jì qióng ]

解释 黔:今贵州省;穷:尽。黔地的驴;本领穷尽了。比喻极为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尽了。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8八仙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解释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39作恶多端 [ zuò è duō duān ]

解释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40不可救药 [ bù kě jiù yào ]

解释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出处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41衣衫褴褛 [ yī shān lán lǚ ]

解释 衣服破破烂烂(褴褛:破烂)。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42大家闺秀 [ dà jiā guī xiù ]

解释 大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43钟鸣鼎食 [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

解释 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44发家致富 [ fā jiā zhì fù ]

解释 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出处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45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46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47井井有条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释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48买椟还珠 [ mǎi dú huán zhū ]

解释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出处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9郑人买履 [ zhèng rén mǎi lǚ ]

解释 履:鞋。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50其貌不扬 [ qí mào bù yáng ]

解释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出处 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51二话不说 [ èr huà bù shuō ]

解释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52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解释 生:生硬。指不从实际出发;生硬地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

出处 《山村新人》:“我们反对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作风。”

53失魂落魄 [ shī hún luò pò ]

解释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54满面红光 [ mǎn miàn hóng guāng ]

解释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舅兄今日满面红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

55财运亨通 [ cái yùn hēng tōng ]

解释 运:运气;命运;亨通:顺利;通畅。发财的运气好;钱赚得顺利;痛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0回:“谁知财运亨通,飘到长人国,那酒坛竟大获其利。”

56贫病交加 [ pín bìng jiāo jiā ]

解释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57龙马精神 [ lóng mǎ jīng shén ]

解释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出处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58赤贫如洗 [ chì pín rú xǐ ]

解释 赤贫:穷得一无所有。穷得如同被水洗过一样;什么也没有了。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59一表人才 [ yī biǎo rén cái ]

解释 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60万贯家私 [ wàn guàn ji sī ]

解释 万贯:上万贯铜钱。贯:古时穿钱的绳子,既钱穿,也指一串钱,一千文为一串,称一贯。形容家产很多,非常富有。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老爹爹纵有万贯家私,自有嫡子嫡孙,干你野种屁事!”

61不紧不慢 [ bù jīn bù màn ]

解释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62小人得志 [ xiǎo rén dé zhì ]

解释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出处 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63富埒王侯 [ fù liè wáng hóu ]

解释 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等。形容非常富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64吉星高照 [ jí xīng gāo zhào ]

解释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出处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65家贫如洗 [ jiā pín rú xǐ ]

解释 家里穷得像水冲洗过一样;什么都没有。形容贫穷到了极点。

出处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小生幼习儒业,颇读诗书,争奈家贫如洗。”

66钱可通神 [ qián kě tōng shén ]

解释 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

出处 唐 张固《幽闲鼓吹》:“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惧及祸,不得不止。”

67各显神通 [ gè xiǎn shén tōng ]

解释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68是非不分 [ shì fēi bù fēn ]

解释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69学步邯郸 [ xué bù hán dān ]

解释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70轻徭薄赋 [ qīng yáo báo fù ]

解释 见“轻繇薄赋”。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赞》:“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71白费口舌 [ bái fèi kǒu shé ]

解释 谈话一无所获。

72富国强兵 [ fù guó qiáng bīng ]

解释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出处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73发财致富 [ fā cái zhì fù ]

解释 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出处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

74肥马轻裘 [ féi mǎ qīng qiú ]

解释 裘:皮衣。骑的是好马;穿的是裘衣。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75强兵富国 [ qiáng bīng fù guó ]

解释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出处 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76吃着不尽 [ chī zhuó bù jìn ]

解释 吃的穿的,享用不尽。比喻生活富裕。

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程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77富国裕民 [ fù guó yù mín ]

解释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出处 刘大白《龟——为任君茂梧题画》诗:“你大肚彭亨,好像个财神。但身没半文,说什么富国裕民!”

78多钱善贾 [ duō qián shàn jiǎ ]

解释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79破壁飞去 [ pò bì fēi qù ]

解释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80象箸玉杯 [ xiàng zhù yù bēi ]

解释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81平生之志 [ píng shēng zhī zhì ]

解释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出处 唐·杜甫《梦李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82长命富贵 [ cháng mìng fù guì ]

解释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出处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83各得其宜 [ gè dé qí yí ]

解释 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出处 《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84乘坚策肥 [ chéng jiān cè féi ]

解释 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85日中为市 [ rì zhōng wéi shì ]

解释 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出处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86比肩接踵 [ bǐ jiān jiē zhǒng ]

解释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出处 清 戴名世《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87安富尊荣 [ ān fù zūn róng ]

解释 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88家贫亲老 [ jiā pín qīn lǎo ]

解释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89安国富民 [ ān guó fù mín ]

解释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出处 《汉书 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90各安生业 [ gè ān shēng yè ]

解释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出处 《北史 隋炀帝纪》:“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

91富国彊兵 [ fù guó jiāng bīng ]

解释 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92多文为富 [ duō wén wéi fù ]

解释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出处 《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93楚楚有致 [ chǔ chǔ yǒu zhì ]

解释 形容陈列整齐,富有情趣。

出处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所居曲房密室,帷帐尊彝,楚楚有致。”

94孝悌忠信 [ xiào tì zhōng xìn ]

解释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95饫甘餍肥 [ yù gān yàn féi ]

解释 饫:饱食;餍:吃饱。饱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96象齿焚身 [ xiàng chǐ fén shēn ]

解释 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