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衣服新的成语

形容衣服新的成语


1西装革履 [ xī zhuāng gé lǚ ]

解释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出处 孙犁《澹定集闇室纪年>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2穿红着绿 [ chuān hóng zhuó lǜ ]

解释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颜俊虽丑陋,最好妆扮,穿红着绿,低声强笑,自以为美。”

3华冠丽服 [ huá guān lì fú ]

解释 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4趾高气扬 [ zhǐ gāo qì yáng ]

解释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5不修边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解释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生活懒散。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6不拘小节 [ bù jū xiǎo jié ]

解释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7万象更新 [ wàn xiàng gēng xīn ]

解释 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8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释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9衣不蔽体 [ yī bù bì tǐ ]

解释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10衣衫褴褛 [ yī shān lán lǚ ]

解释 衣服破破烂烂(褴褛:破烂)。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11花枝招展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解释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12锦衣玉食 [ jǐn yī yù shí ]

解释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13随随便便 [ suí suí biàn biàn ]

解释 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6回:“如今老爷一死,进款是少了,太太纵然贤惠,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

14珠光宝气 [ zhū guāng bǎo qì ]

解释 形容衣服、饰物华丽、光采四射。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采。

出处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15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解释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16可想而知 [ kě xiǎng ér zhī ]

解释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17鲜艳夺目 [ xiān yàn duó mù ]

解释 色彩鲜美艳丽,十分引人注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

18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解释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19衣冠楚楚 [ yī guān chǔ chǔ ]

解释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整洁;鲜明)。

出处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20面目一新 [ miàn mù yī xīn ]

解释 一下子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

21独具匠心 [ dú jù jiàng xīn ]

解释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出处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22筚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3峨冠博带 [ é guān bó dài ]

解释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24鹑衣百结 [ chún yī bǎi jié ]

解释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25奇装异服 [ qí zhuāng yì fú ]

解释 式样奇怪而异于时尚的服饰。

出处 战国 屈原《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26平民百姓 [ píng mín bǎi xìng ]

解释 指普通百姓。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假如桀是个平民百姓,还造得许多恶业否?”

27气象一新 [ qì xiàng yī xīn ]

解释 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忽然看见三官气象一新,唬了一跳,飞风报与老鸨。”

28破烂不堪 [ pò làn bù kān ]

解释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29潇潇洒洒 [ xiāo xiāo sǎ sǎ ]

解释 指人的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出处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折:“三魂儿潇潇洒洒,七魄儿怨怨哀哀,一灵儿荡荡悠悠。”

30衣香鬓影 [ yī xiāng bìn yǐng ]

解释 形容妇女仪态娴雅,服饰艳丽。

出处 北周 庾信《春赋》:“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唐 李贺《咏怀》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31破破烂烂 [ pò pò làn làn ]

解释 破旧霉烂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穿的衣裳虽然是号褂子,挂一块、飘一块,破破烂烂,竟同叫化子不相上下。”

32黄冠野服 [ huáng guàn yě fú ]

解释 见“黄冠草服”。

出处 古直《冷圃曲》:“二月梅江波滟滟,黄冠野服期许剑。”

33衣不遮体 [ yī bù zhē tǐ ]

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34低头丧气 [ dī tóu sàng qì ]

解释 失意颓丧貌。

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35复旧如新 [ fù jiù rú xīn ]

解释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36焕然如新 [ huàn rán rú xīn ]

解释 见“焕然一新”。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37缓带轻裘 [ huǎn dài qīng qiú ]

解释 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38食不充口 [ shí bù chōng kǒu ]

解释 见“食不餬口”。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39乱头粗服 [ luàn tóu cū fú ]

解释 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出处 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40黄冠草服 [ huáng guàn cǎo fú ]

解释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出处 明·唐顺之《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

41黄冠草履 [ huáng guàn cǎo lǚ ]

解释 见“黄冠草服”。

出处 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42纳屦踵决 [ nà jù zhǒng jué ]

解释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43衣不兼彩 [ yī bù jiān cǎi ]

解释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出处 清·汪琬《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素无铅华甘脆之好,衣不兼彩,食不重味。”

44衣不兼采 [ yī bù jiān cǎi ]

解释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朱家》:“家亡余财,衣不兼采,食不重味。”

45衣无二彩 [ yī wú èr cǎi ]

解释 身上没有第二件彩衣。形容衣着朴素。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绝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彩。”

46衣不完采 [ yī bù wán cǎi ]

解释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家无余财,衣不守采,食不重味。”

47衣不重采 [ yī bù chóng cǎi ]

解释 重:重叠;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生活节俭。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48衣不重彩 [ yī bù chóng cǎi ]

解释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

49衣不曳地 [ yī bù yè dì ]

解释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50衮衣绣裳 [ gǔn yī xiù cháng ]

解释 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出处 《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51披裘带索 [ pī qiú dài suǒ ]

解释 形容衣着粗陋。

出处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欲趋不能进。”

52芒屩布衣 [ máng juē bù yī ]

解释 屩:麻草鞋。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出处 《梁书·儒林传·范缜》:“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