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战士品质的成语

形容战士品质的成语


1冲锋陷阵 [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解释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 《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2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释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3临危不惧 [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释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4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解释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5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释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出处 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6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释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7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解释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出处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8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9前仆后继 [ qián pū hòu jì ]

解释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 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10勇冠三军 [ yǒng guàn sān jūn ]

解释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11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12宁死不屈 [ nìng sǐ bù qū ]

解释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出处 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13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解释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14战无不胜 [ zhàn wú bù shèng ]

解释 每次打仗没有不获胜的。形容军队每战必胜;战斗力极强。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15慷慨就义 [ kāng kǎi jiù yì ]

解释 慷慨:意气昂扬。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明 朱鼎《玉镜台记 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16奋勇当先 [ fèn yǒng dāng xiān ]

解释 精神奋发;勇敢地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列。

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17骁勇善战 [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

解释 勇猛;善于战斗。骁勇:勇猛矫健;善:善长。

出处 《南齐书 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18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19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20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21单枪匹马 [ dān qiāng pǐ mǎ ]

解释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

出处 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22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23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4面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释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25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26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27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28桀骜不驯 [ jié ào bù xùn ]

解释 桀:凶暴;骜:马不驯良;驯:驯服。倔强凶暴不驯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29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释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30浴血奋战 [ yù xuè fèn zhàn ]

解释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出处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31英姿飒爽 [ yīng zī sà shuǎng ]

解释 英姿:英俊的风姿;飒爽:豪迈;矫健;精神焕发。形容矫健威武;精神焕发的姿态。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32坚不可摧 [ jiān bù kě cuī ]

解释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 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33金戈铁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释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34为国捐躯 [ wèi guó juān qū ]

解释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35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释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36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一马当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解释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38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39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40八面威风 [ bā miàn wēi fēng ]

解释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出处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41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í ]

解释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42谈笑自若 [ tán xiào zì ruò ]

解释 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自若:跟平常一样。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43气冲牛斗 [ qì chōng niú dǒu ]

解释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形容气势极盛;直冲星空。有时也指怒气极盛。

出处 唐 杨炯《杜袁卅墓志铭》:“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

44威武不屈 [ wēi wǔ bù qū ]

解释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威武:权势;武力。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5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解释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46势不可挡 [ shì bú kě dǎng ]

解释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与“势不可当”同义。

出处 《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47大智大勇 [ dà zhì dà yǒng ]

解释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 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48戎马生涯 [ róng mǎ shēng yá ]

解释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出处 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49保家卫国 [ bǎo jiā wèi guó ]

解释 保卫家乡和祖国。

出处 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50万夫不当 [ wàn fū bù dāng ]

解释 夫:人。当:抵挡。上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万夫莫当”。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

51正气凛然 [ zhèng qì lǐn rán ]

解释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52取义成仁 [ qǔ yì chéng rén ]

解释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3英姿焕发 [ yīng zī huàn fā ]

解释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54气冲霄汉 [ qì chōng xiāo hàn ]

解释 气:指精神;勇气;霄汉:指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现也形容无畏的革命精神。

出处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

55英勇顽强 [ yīng yǒng wán qiáng ]

解释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