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死的成语

形容死的成语


1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释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2寿终正寝 [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

解释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3死于非命 [ sǐ yú fēi mìng ]

解释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4一命呜呼 [ yī mìng wū hū ]

解释 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5香消玉殒 [ xiāng xiāo yù yǔn ]

解释 香、玉: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殒:坠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6死不瞑目 [ sǐ bù míng mù ]

解释 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7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不得善终 [ bù dé shàn zhōng ]

解释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9死不足惜 [ sǐ bù zú xī ]

解释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出处 《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10百死一生 [ bǎi sǐ yī shēng ]

解释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出处 《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11驾鹤西游 [ jià hè xī yóu ]

解释 死的婉称。

出处 邓友梅《那五》:“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驾鹤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

12出死入生 [ chū sǐ rù shēng ]

解释 ①从死亡里获救。②犹出生入死。

出处 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天动地。”

13朝生夕死 [ zhāo shēng xī sǐ ]

解释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 《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生夕死。”

14风中秉烛 [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

解释 秉:拿着。风中拿着烛易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出处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15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16死灰复燃 [ sǐ huī fù rán ]

解释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17死里逃生 [ sǐ lǐ táo shēng ]

解释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18起死回生 [ qǐ sǐ huí shēng ]

解释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出处 《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19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20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解释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21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释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22垂死挣扎 [ chuí sǐ zhēng zhá ]

解释 垂:快要;接近。接近死亡时的拼命支撑、抵抗。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他这会儿真的熬到了垂死挣扎的时刻。”

23救死扶伤 [ jiù sǐ fú shāng ]

解释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24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5死心塌地 [ sǐ xīn tā dì ]

解释 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

出处 元 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26死有余辜 [ sǐ yǒu yú gū ]

解释 辜:罪恶。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27死皮赖脸 [ sǐ pí lài liǎn ]

解释 脸憨皮厚;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28苟延残喘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解释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29见死不救 [ jiàn sǐ bù jiù ]

解释 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30魂飞魄散 [ hún fēi pò sàn ]

解释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31与世长辞 [ yǔ shì cháng cí ]

解释 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

出处 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32体无完肤 [ tǐ wú wán fū ]

解释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33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解释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34摇摇欲坠 [ yáo yáo yù zhuì ]

解释 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35死去活来 [ sǐ qù huó lái ]

解释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36死得其所 [ sǐ dé qí suǒ ]

解释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

出处 《魏书 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37死气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38生离死别 [ shēng lí sǐ bié ]

解释 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

出处 《陈书 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39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释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40人死留名 [ rén sǐ liú míng ]

解释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出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41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释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42一息尚存 [ yī xī shàng cún ]

解释 还有一口气。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43为国捐躯 [ wèi guó juān qū ]

解释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44决一死战 [ jué yī sǐ zhàn ]

解释 拼死一战以决胜负。

出处 《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45家破人亡 [ jiā pò rén wáng ]

解释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46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解释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47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释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48极乐世界 [ jí lè shì jiè ]

解释 佛教指阿弥陀佛成道时所居住的乐土;是一块可以摆脱人间一切烦恼的净土。后泛指无忧无虑、快乐如意的理想境界。

出处 《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49死而复生 [ sǐ ér fù shēng ]

解释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50生死攸关 [ shēng sǐ yōu guān ]

解释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出处 《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51落叶归根 [ luò yè guī gēn ]

解释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出处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52危于累卵 [ wēi yú lèi luǎn ]

解释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53杀身成仁 [ shā shēn chéng rén ]

解释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4死里求生 [ sǐ lǐ qiú shēng ]

解释 同“死中求生”。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55没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解释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56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释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57含笑九泉 [ hán xiào jiǔ quán ]

解释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58从容就义 [ cóng róng jiù yì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59宁死不屈 [ nìng sǐ bù qū ]

解释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出处 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60成仁取义 [ chéng rén qǔ yì ]

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1捐躯报国 [ juān qū bào guó ]

解释 捐躯:舍弃生命。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出处 《元史 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62无疾而终 [ wú jí ér zhōng ]

解释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63朝不保夕 [ zhāo bù bǎo xī ]

解释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64朝不虑夕 [ zhāo bù lǜ xī ]

解释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5死而无怨 [ sǐ ér wú yuàn ]

解释 怨:怨恨。死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66死而无悔 [ sǐ ér wú huǐ ]

解释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67气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释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8生死与共 [ shēng sǐ yǔ gòng ]

解释 同生共死;相依为命。形容彼此情谊深重。

出处 《深情忆念周伯伯》:“几十年来,周总理与我父亲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69红颜薄命 [ hóng yán bó mìng ]

解释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出处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70舍死忘生 [ shě sǐ wàng shēng ]

解释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71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解释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72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释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73一线生机 [ yī xiàn shēng jī ]

解释 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一线:极其细微;微少;生机:生存的机能;指生存)。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74不死不活 [ bù sǐ bù huó ]

解释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75不知死活 [ bù zhī sǐ huó ]

解释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76五马分尸 [ wǔ mǎ fēn shī ]

解释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出处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77你死我活 [ nǐ sǐ wǒ huó ]

解释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78呜呼哀哉 [ wū hū āi zāi ]

解释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79大难不死 [ dà nàn bù sǐ ]

解释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80志士仁人 [ zhì shì rén rén ]

解释 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1慷慨就义 [ kāng kǎi jiù yì ]

解释 慷慨:意气昂扬。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明 朱鼎《玉镜台记 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82死中求生 [ sǐ zhōng qiú shēng ]

解释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出处 《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83死生有命 [ sǐ shēng yǒu mìng ]

解释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84生死之交 [ shēng sǐ zhī jiāo ]

解释 同生共死的交谊。

出处 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85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解释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86誓死不二 [ shì sǐ bù èr ]

解释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出处 鲁迅《华盖集 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87负债累累 [ fù zhai lèi lèi ]

解释 形容负债甚多。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7回:“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每日索欠填门,少不得典宅卖地,一概徐偿。”

88风中之烛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解释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 明 李贽《覆邓石阳书》:“犹闻拜疾趋,全不念风中之烛,灭在俄顷。”

89半死半活 [ bàn sǐ bàn huó ]

解释 半死:接近死亡。不死不活,形容被折磨得很惨或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刊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半活的人,都收监了。”

90年老体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解释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亲时,又感到她年老体衰,像她这样年岁的人……”

91死不悔改 [ sǐ bù huǐ gǎi ]

解释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虽是吃后悔药可悲,但总比那些花岗岩脑壳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92死不改悔 [ sǐ bù gǎi huǐ ]

解释 到死也不肯改过悔悟。形容极其顽固;坚持错误。

出处 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少数极顽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着右派帽子进棺材。”

93生老病死 [ shēng lǎo bìng sǐ ]

解释 佛教认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

94誓死不屈 [ shì sǐ bù qū ]

解释 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出处 宋·朱熹《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誓死不屈。”

95间不容发 [ 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释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非常危急。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

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96不顾死活 [ bù gù sǐ huó ]

解释 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97以观后效 [ yǐ guān hòu xiào ]

解释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给予从宽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观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98寿满天年 [ shòu mǎn tiān nián ]

解释 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死。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99死不旋踵 [ sǐ bù xuán zhǒng ]

解释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出处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