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没有忘记的成语

形容没有忘记的成语


1过目不忘 [ guò mù bù wàng ]

解释 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强;也形容给人的印象深刻。

出处 《晋书 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2铭心刻骨 [ míng xīn kè gǔ ]

解释 铭、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迹。刻写在心上骨上。

出处 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

3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4历历在目 [ lì lì zài mù ]

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5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6恋恋不舍 [ liàn liàn bù shě ]

解释 恋恋:留恋;舍:放下、离开。形容很留恋;不舍得离开。也作“恋恋难舍”。

出处 宋 王明清《挥塵后录》第六卷:“促膝剧谈,恋恋不忍舍。”

7不可磨灭 [ bù kě mó miè ]

解释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8心旷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释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释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10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11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12流连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释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回;归。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后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茺,乐酒无厌谓之亡。”

13苦尽甘来 [ kǔ jìn gān lái ]

解释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14记忆犹新 [ jì yì yóu xīn ]

解释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15刻骨铭心 [ kè gǔ míng xīn ]

解释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16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解释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17昙花一现 [ tán huā yī xiàn ]

解释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18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释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出处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19细枝末节 [ xì zhī mò jié ]

解释 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20络绎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解释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21耿耿于怀 [ gěng gěng yú huái ]

解释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

出处 宋 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22草草了事 [ cǎo cǎo liǎo shì ]

解释 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出处 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23误入歧途 [ wù rù qí tú ]

解释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24魂牵梦萦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解释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出处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25一心为公 [ yī xīn wéi gōng ]

解释 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26一日三秋 [ yī rì sān qiū ]

解释 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 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27时时刻刻 [ shí shí kè kè ]

解释 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因此他两个日夜趋奉,时时刻刻赶着凑趣不迭,都想着要从山西发发财。”

28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解释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29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释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30贫贱之交 [ pín jiàn zhī jiāo ]

解释 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出处 《后汉书 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1一见倾心 [ yī jiàn qīng xīn ]

解释 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32乐而忘返 [ lè ér wàng fǎn ]

解释 返:回还。快乐得忘了回去。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 《晋书 符坚载记上》:“坚尝如邺,狩于西山,旬余,乐而忘返。”

33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解释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 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34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释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35昼思夜想 [ zhòu sī yè xiǎng ]

解释 日夜想念。形容思念极深。昼:白天。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2章:“你听见这个保准不再昼思夜想了!”

36没世不忘 [ mò shì bù wàng ]

解释 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所以没世不忘也。”

37没齿不忘 [ mò chǐ bù wàng ]

解释 没齿终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 汉 张衡《同声歌》:“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38没齿难忘 [ mò chǐ nán wàng ]

解释 终身不能忘记。

出处 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39流连忘反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释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40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解释 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41留恋不舍 [ liú liàn bù shě ]

解释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42背槽抛粪 [ bèi cáo pāo fèn ]

解释 背:背向。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43草草收兵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解释 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出处 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44过眼云烟 [ guò yǎn yún yān ]

解释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45忘餐废寝 [ wàng cān fèi qǐn ]

解释 见“忘寝废食”。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46没齿难泯 [ mò chǐ nán mǐn ]

解释 没齿:终身。终身不能忘记。

出处 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47糟糠之妻 [ zāo kāng zhī qī ]

解释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出处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8负义忘恩 [ fù yì wàng ēn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49过眼烟云 [ guò yǎn yān yún ]

解释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50不知肉味 [ bù zhī ròu wèi ]

解释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51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52永志不忘 [ yǒng zhì bù wàng ]

解释 永远记住,不遗忘。

出处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53若有若无 [ ruò yǒu ruò wú ]

解释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出处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54身外之物 [ shēn wài zhī wù ]

解释 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权力、金钱等。

出处 唐 吴兢《贞观政要》:“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55铭记不忘 [ míng jì bù wàng ]

解释 比喻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出处 梁晓声《表弟》:“我相信,他将庆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现过那么一个女孩儿,他将对我终生铭记不忘!”

56镂心刻骨 [ lòu xīn kè gǔ ]

解释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57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 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58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释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9国尔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解释 尔:助词。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60废寝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

解释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61负恩背义 [ fù ēn bèi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 《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

62贫贱之知 [ pín jiàn zhī zhī ]

解释 见“贫贱之交”。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63若存若亡 [ ruò cún ruò wáng ]

解释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64不忘故旧 [ bù wàng gù jiù ]

解释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出处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65不忘母训 [ bù wàng mǔ xùn ]

解释 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66乐而忘忧 [ lè ér wàng yōu ]

解释 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67公耳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 见“公尔忘私”。

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68国而忘家 [ guó ér wàng jiā ]

解释 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69废食忘寝 [ fèi shí wàng qǐn ]

解释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出处 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废食忘寝,涣然有所成望然。”

70忘情负义 [ wàng qíng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后来宝玉明白了,旧病复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71忘战必危 [ wàng zhàn bì wēi ]

解释 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72忘战者危 [ wàng zhàn zhě wēi ]

解释 指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同“忘战必危”。

出处 三国 魏 桓范《兵要》:“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73念念不舍 [ niàn niàn bù shě ]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立坐食息,念念不舍。”

74没身不忘 [ mò shēn bù wàng ]

解释 没身:终身。一辈子不能忘记。

出处 宋·陈亮《众祭孙冲季文》:“失声而号,痛裂肺肠。何以尉子?没身不忘。”

75背恩忘义 [ bèi ēn wàng yì ]

解释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出处 《晋书 忠义传序》:“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

76负恩忘义 [ fù ēn wàng yì ]

解释 见“负恩背义”。

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77忘年之好 [ wàng nián zhī hǎo ]

解释 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出处 南朝 宋 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

78暮想朝思 [ mù xiǎng zhāo sī ]

解释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出处 元·柯丹邱《荆钗记·遣仆》:“形只影单添凄楚,暮想朝思愈困苦。”

79流溺忘反 [ liú nì wàng fǎn ]

解释 犹言流连忘反。

出处 《宋书·傅亮传》:“流溺忘反,而以身轻于物也。”

80盛不忘衰 [ shèng bù wàng shuāi ]

解释 盛:兴隆,盛大。兴盛时不忘记衰败时。形容安不忘危,能深谋远虑。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及孝元时,仪罢守塞之备,侯应以为不可,可谓盛不忘衰,安必思危,远见识微之明矣。”

81离情别绪 [ lí qíng bié xù ]

解释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 宋 柳永《昼夜乐》:“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82说东忘西 [ shuō dōng wàng xī ]

解释 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出处 柳青《狠透铁》:“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83国耳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解释 见“国而忘家”。

出处 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84忘餐失寝 [ wàng cān shī qǐn ]

解释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北堂负约》:“小生只为小姐,忘餐失寝,梦断魂芳,常忽忽如有失。”

85理不忘乱 [ lǐ bù wàng luàn ]

解释 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出处 宋·王禹偁《进端拱箴表》:“然而安不忘危,理不忘乱,糜不有初,鲜克有终,古圣贤之深旨也。”

86镌骨铭心 [ juān gǔ míng xīn ]

解释 镌:雕刻;铭:刻写。指牢牢记在心上。

出处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87不忘久要 [ bù wàng jiǔ yào ]

解释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88弃智遗身 [ qì zhì yí shēn ]

解释 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出处 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89徙宅忘妻 [ xǐ zhái wàng qī ]

解释 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敬慎》:“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

90意惹情牵 [ yì rě qíng qiān ]

解释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91眠思梦想 [ mián sī mèng xiǎng ]

解释 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出处 《醒世悟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92知安忘危 [ zhī ān wàng wēi ]

解释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出处 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93逐流忘返 [ zhú liú wàng fǎn ]

解释 随波流荡而忘却归来。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

出处 章炳麟《文学说例》:“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谬说滋起。”

94铭刻心骨 [ míng kè xīn gǔ ]

解释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95魂驰梦想 [ hún chí mèng xiǎng ]

解释 形容思念万分。

出处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向在宅上忧聒,自别来魂驰梦想,此心无时无刻得离左右也。”

96乐以忘忧 [ lè yǐ wàng yōu ]

解释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97久久不忘 [ jiǔ jiǔ bù wàng ]

解释 久久:好久,很久。形容印象深刻。

出处 陶铸《松树的风格》:“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98刻骨相思 [ kè gǔ xiāng sī ]

解释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 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99勿怠勿忘 [ wù dài wù wàng ]

解释 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