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日子苦的成语

形容日子苦的成语


1饥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2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3一贫如洗 [ yī pín rú xǐ ]

解释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4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5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6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7筚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8曾经沧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解释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出处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穷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解释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 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食不果腹 [ shí bù guǒ fù ]

解释 果:充实。吃不饱肚子。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1备尝艰苦 [ bèi cháng jiān kǔ ]

解释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12饱经忧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13饱经沧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释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14饱经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15备尝辛苦 [ bèi cháng xīn kǔ ]

解释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16风餐露宿 [ fēng cān lù sù ]

解释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 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17饱经风雨 [ bǎo jīng fēng yǔ ]

解释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出处 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18冲州过府 [ chōng zhōu guò fǔ ]

解释 见“冲州撞府”。

出处 《天花雨》第二回:“夫妻一世,冲州过府,在江湖上赶营生。”

19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0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解释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21千锤百炼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解释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 唐 皮日休《刘枣强碑》:“百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业。”

22千辛万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解释 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23患难之交 [ huàn nàn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24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25艰难险阻 [ jiān nán xiǎn zǔ ]

解释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6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27白手起家 [ bái shǒu qǐ jiā ]

解释 白手:空手;起家:创立家业。由一无所有而创立事业。比喻在一无所有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

出处 谢觉哉《一支不平凡的生产队伍》:“很多社和组只利用了一部分救济款作资金甚至是白手起家的。”

28自力更生 [ zì lì gēng shēng ]

解释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出处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29重温旧梦 [ chóng wēn jiù mèng ]

解释 重:再一次;温:复习。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旧梦重温”。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寻梦》:“天呵,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

30颠沛流离 [ diān pèi liú lí ]

解释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出处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31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32劫后余生 [ jié hòu yú shēng ]

解释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出处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33愁眉苦脸 [ chóu méi kǔ liǎn ]

解释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34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5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解释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出处 元 柯丹邱《荆钗记 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36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释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37悲天悯人 [ bēi tiān mǐn rén ]

解释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出处 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38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解释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出处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39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释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40粗茶淡饭 [ cū chá dàn fàn ]

解释 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41艰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42起早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43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释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44遥遥无期 [ yáo yáo wú qī ]

解释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45酸甜苦辣 [ suān tián kǔ là ]

解释 指各种滋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46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47一文不名 [ yī wén bù míng ]

解释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48一日三秋 [ yī rì sān qiū ]

解释 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 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49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解释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50傲雪欺霜 [ ào xuě qī shuāng ]

解释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51翻山越岭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释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52日久天长 [ r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53光阴如箭 [ guāng yīn rú jiàn ]

解释 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 唐 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54艰苦创业 [ jiān kǔ chuàng yè ]

解释 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

55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56傲雪凌霜 [ ào xuě líng shuāng ]

解释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出处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57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58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释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59冥思苦想 [ míng sī kǔ xiǎng ]

解释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刘谊辉把烟头丢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60戎马生涯 [ róng mǎ shēng yá ]

解释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出处 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61饥寒交至 [ jī hán jiāo zhì ]

解释 同“饥寒交迫”。

出处 晋·陶潜《劝农》诗:“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62环堵萧然 [ huán dǔ xiāo rán ]

解释 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出处 《晋书 陶潜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63备尝艰难 [ bèi cháng jiān nán ]

解释 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

64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解释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65万古千秋 [ wàn gǔ qiān qiū ]

解释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出处 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66饱经世变 [ bǎo jīng shì biàn ]

解释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

67经年累月 [ jī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出处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68生死关头 [ shēng sǐ guān tóu ]

解释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出处 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69寸阴是惜 [ cùn yīn shì xī ]

解释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 南朝·梁·周兴嗣《千文字》:“尺壁非宝,寸阴是竞。”

70箪瓢屡空 [ dān piáo lǚ kōng ]

解释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出处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71熬姜呷醋 [ áo jiāng xiā cù ]

解释 比喻生活清苦。

出处 清 李渔《怜香伴 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

72前所未知 [ qián suǒ wèi zhī ]

解释 新经历或重新经历,以前不知或未经验过。

73九死不悔 [ jiǔ sǐ bù huǐ ]

解释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4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75航海梯山 [ háng hǎi tī shān ]

解释 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76履险蹈危 [ lǚ xiǎn dǎo wēi ]

解释 谓经历危险。

出处 《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77惨无天日 [ cǎn wú tiān rì ]

解释 犹言暗无天日。

出处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78以日为年 [ yǐ rì wéi nián ]

解释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出处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下风倾首,以日为年。”

79万载千秋 [ wàn zài qiān qiū ]

解释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出处 明 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

80命运多舛 [ mìng yùn duō chuǎn ]

解释 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81历日旷久 [ lì rì kuàng jiǔ ]

解释 经历的时间非常久。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

82餐风宿露 [ cān fēng sù lù ]

解释 宿:住宿,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20出:“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83穷年累岁 [ qióng nián lěi suì ]

解释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出处 宋·陈亮《传注》:“其予‘六经’之义,穷年累岁,不遗余力矣。”

84穷年没世 [ qióng nián mò shì ]

解释 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出处 宋·秦观《任臣下》:“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85穷年屡月 [ qióng nián lǚ yuè ]

解释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出处 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这个斗争非常剧烈,从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穷年屡月的大战。”

86好事多妨 [ hǎo shì duō fáng ]

解释 妨:阻碍。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

出处 元·吴弘道《梅花引》曲:“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

87孤苦零丁 [ gū kǔ líng dīng ]

解释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出处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88筚门闺窦 [ bì mén guī dòu ]

解释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杜预注:“筚门,柴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89百舍重茧 [ bǎi shè chóng jiǎn ]

解释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出处 《尸子 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90多历年所 [ duō lì nián suǒ ]

解释 历:经历;年所:年数。经历的年数很多。

出处 《尚书 君奭》:“率惟兹有陈,保父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91生不如死 [ shēng bù rú sǐ ]

解释 活着还不如死去。指人的处境十分恶劣。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十回:“奈因阳世三间,没有我脚踏之地,是生不如死!”

92风雨共舟 [ fēng yǔ gòng zhōu ]

解释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93鞍马之劳 [ ān mǎ zhī láo ]

解释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94报冰公事 [ bào bīng gōng shì ]

解释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95久历风尘 [ jiǔ lì fēng chén ]

解释 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

96九死未悔 [ jiǔ sǐ wèi huǐ ]

解释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97褐衣不完 [ hè yī bù wán ]

解释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98日长似岁 [ rì cháng sì suì ]

解释 一天像一年一样长。形容时间过得太慢。

出处 宋 陆游《秋思》诗:“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99熬清守淡 [ áo qīng shǒu dàn ]

解释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