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交流经验的成语

形容交流经验的成语


1天花乱坠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释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2侃侃而谈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释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3各抒己见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释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4求同存异 [ qiú tóng cún yì ]

解释 寻求彼此的共同处;保留彼此的分歧处。

出处 《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5目交心通 [ mù jiāo xīn tōng ]

解释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出处 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6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7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释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 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8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释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10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11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释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2初出茅庐 [ chū chū máo lú ]

解释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3千锤百炼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解释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 唐 皮日休《刘枣强碑》:“百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业。”

14患难之交 [ huàn nàn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15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释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16游刃有余 [ yóu rèn yǒu yú ]

解释 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7百战百胜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解释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18直言不讳 [ zhí yán bù huì ]

解释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出处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19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释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20重蹈覆辙 [ chóng dǎo fù zhé ]

解释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辙:车轮轧出的痕迹。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21三头六臂 [ sān tóu liù bì ]

解释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22仗义执言 [ zhàng yì zhí yán ]

解释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23前车之鉴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解释 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24南征北战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

解释 征:征伐。转战南北;打了许多仗。

出处 唐 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25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解释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6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27情投意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解释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28温故知新 [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释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9现身说法 [ xiàn shēn shuō fǎ ]

解释 本佛教用语;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后比喻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30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释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31语重心长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释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出处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32谈笑风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释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出处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33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34重温旧梦 [ chóng wēn jiù mèng ]

解释 重:再一次;温:复习。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旧梦重温”。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寻梦》:“天呵,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

35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36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37齐头并进 [ qí tóu bìng jìn ]

解释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出处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38促膝谈心 [ cù xī tán xīn ]

解释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39劫后余生 [ jié hòu yú shēng ]

解释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出处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40妙语连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释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41津津乐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解释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出处 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42瓜熟蒂落 [ guā shú dì luò ]

解释 瓜熟了;瓜蒂就脱落了。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元气论》:“如二仪分三才,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43百战不殆 [ bǎi zhàn bù dài ]

解释 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44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解释 益:更加;彰:明显。指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45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46触类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解释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

出处 《周易 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47身经百战 [ shēn jīng bǎi zhàn ]

解释 身:亲身;百:极言其多;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形容富于实战经验;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出处 南北朝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

48同心协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解释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出处 《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49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释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50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51传经送宝 [ chuán jīng sòng bǎo ]

解释 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出处 张洁《沉重的翅膀》:“咱们单位年年搞这一套,总结呀,评比呀,传经送宝呀,有多少货真价实的玩艺儿?”

52冷暖自知 [ lěng nuǎn zì zhī ]

解释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出处 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53前车可鉴 [ qián chē kě jiàn ]

解释 指可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鉴:引申为教训。

出处 《清史稿 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复性成,前车可鉴。”

54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释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出处 《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55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解释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56齐心同力 [ qí xīn tóng lì ]

解释 见“齐心协力”。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齐心同力,锐气益壮。”

57举世无敌 [ jǔ shì wú dí ]

解释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出处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58互通有无 [ hù tōng yǒu wú ]

解释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59动之以情 [ dòng zhī yǐ qíng ]

解释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60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61备尝艰苦 [ bèi cháng jiān kǔ ]

解释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62娓娓而谈 [ wěi wěi ér tán ]

解释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63席卷天下 [ xí juǎn tiān xià ]

解释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64年复一年 [ nián fù yī nián ]

解释 一年又一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65意味深长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释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66战无不胜 [ zhàn wú bù shèng ]

解释 每次打仗没有不获胜的。形容军队每战必胜;战斗力极强。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67攻无不克 [ gōng wú bù kè ]

解释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68无往不胜 [ wú wǎng bù shèng ]

解释 往:到。所到之处;没有不胜利的。指在各处都行得通;办得好;能取得成功。

出处 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连长,我们军民一心,就无往不胜!”

69曾经沧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解释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出处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0相辅相成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解释 相:互相;辅:帮助;成:促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出处 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71老于世故 [ lǎo yú shì gù ]

解释 老于:老练;有经验;世故:处世的经验。老练而又富于处世经验。

出处 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72识途老马 [ shí tú lǎo mǎ ]

解释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73鉴往知来 [ jiàn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鉴:仔细考察。仔细考察过去;就可以推知未来。

出处 《诗经 大雅 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74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75饱经忧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76饱经沧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释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77饱经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78切磋琢磨 [ qiē cuō zhuó mó ]

解释 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79坎坷不平 [ kǎn kě bù píng ]

解释 坎坷:土地、道路高高低低。道路高低不平。引申为前进道路上有很多困难。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岁南巢之歇坷兮,易豳、歧之夷平。”

80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解释 少:年少。更:经历。指年纪轻;阅历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

出处 《晋书 周顗传》:“君少年未更事。”

81措置裕如 [ cuò zhì yù rú ]

解释 措置:安排、料理;裕如: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又完成得很好。

出处 汉 扬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

82殷鉴不远 [ yīn jiàn bù yuǎn ]

解释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83南征北伐 [ nán zhēng běi fá ]

解释 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出处 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84戎马生涯 [ róng mǎ shēng yá ]

解释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出处 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85直抒胸臆 [ zhí shū xiōng yì ]

解释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86眉目传情 [ méi mù chuán qíng ]

解释 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87覆车之鉴 [ fù chē zhī jiàn ]

解释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 晋 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88闻一知十 [ wén yī zhī shí ]

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89万代千秋 [ wàn dài qiān qiū ]

解释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出处 晋·无名氏《平西将军周处碑》:“书方易折,家揭难留,镌兹幽在,万代千秋。”

90不经世故 [ bù jīng shì gù ]

解释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91世态人情 [ shì tài rén qíng ]

解释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出处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92备尝辛苦 [ bèi cháng xīn kǔ ]

解释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93天荒地老 [ tiān huāng dì lǎo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唐 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94少不经事 [ shào bù jīng shì ]

解释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处 刘丰《后生可爱》:“所以在实际中,毛头小伙子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也毕竟不少,‘少不经事’的话不尽全对。”

95数往知来 [ shǔ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出处 《周易 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96果熟蒂落 [ guǒ shú dì luò ]

解释 谓果实成熟,果蒂自然脱落。亦以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处 冰心《悼念茅公》:“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残红后,结了硕大深红的果子,果熟蒂落,他们一个个地自己贡献出来。”

97狂风骤雨 [ kuáng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我是龙身,去处有狂风骤雨。”

98生死关头 [ shēng sǐ guān tóu ]

解释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出处 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99累月经年 [ lěi yuè jīng nián ]

解释 累:累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

出处 《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